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散文《闲话古诗词与“春雨”》

句子大全 2024-01-04 07:50:01
相关推荐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作品里,描写“春雨”的名篇佳作有很多。特别是以下两首诗,给人的印象很深。大家口口相传,成了名副其实的流芳百世的好文章。

我们不必去探究这些作品,出于那个时代、谁之手;而只需通过鄙人的一点肤浅的分析,让我们像品尝美食一样,来体会其中的韵味吧。

我想说的第一首诗,就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对“春雨”特点的描叙也很精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春雨”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把握文字的深厚功底。

太阳每年沿着南北回归线,有规律的进行往复的运动,从而造成了昼夜长短差异的交替变化。有一句农谚说得好“长不到夏,短不到冬”,就很形象贴切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太阳过了春分点以后,白昼变的越来越长。人们还没有从漫长冬夜养成的睡眠习惯里走出来,而其它生物对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则比我们人类灵敏的多。

所以就让诗人很自然的发出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感叹。这是多么的顺理成章,多么的写实手笔啊!而“不觉”两个字,看似平常,却生动传神。

接下来的“夜来风雨声”,又表达了“春雨”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春雨”往往喜欢在夜静人息时,才播撒人间。不然古人也不会写出“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佳句了吧?而作为春风最紧密的伙伴“春雨”,在这其中的贡献更大。

最后一句,一方面向我们透露出了写作的时间,也同时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恍然与哀叹。

正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样,都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惊醒与吝惜之情。提醒着人们珍惜今天的大好光阴,不要到头来承受“空折枝”的烦恼与懊悔

咱们再来看第二首:“春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描写“春雨”的诗,比第一首来得更细致入微而精彩纷呈。

如果说第一首采用的是素描手法的话,那么这一首就是一幅独局匠心的工笔画;如果说第一首是一位站在乡野的俏丽村姑,那么第二首就是一位婷立城市花丛里的娇媚处子。

读第一首给人“惊”的体会,而后面这首则完全是“惊呆”的感觉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首诗所描写的时间,从第一和第二句来看,不难看出诗中“发生”的“春雨”的时间,明显早于第一首。应该和拙作一样,是诗人抒发对降临人间第一场“春雨”的欣喜与体会。

诗人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表达对“春雨”降临的兴奋与踊跃。你看她知道时节到了,就像舞台后的角色感知到登场的时机一样,款款而来了。一个“知”字,便让春姑娘勤快的形象跃然纸上了。

紧接着又用一个“当”字和“乃”字,很自然的让她走到了我们的面前。而最为传神的地方则在第三、第四句,就像戏剧的高潮一样,诗人只用了短短的十个字,就把“春雨”的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潜”字用的是多么的恰到好处啊!它和第四句的“细”字,一下子让我们体会到了“春雨”的特点,她仿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美女子,让我们触手可及。她是那么的珍稀少有,不然,又怎么会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呢?。

而且和上面的诗一样告诉了我们,“春雨”喜欢在夜里给我们创造生机与活力。况且,她又是如此的善良淳朴而又娇媚动人,如此的勤劳而又不事张扬。这和当前社会上有些人的表现,真是有着天壤之别;真该让他们好好的向这位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春姑娘学习一下呢!。

以上两首描写“春雨”的五言诗,用字平常,几近白话,没有一丝一处的生拗之感。但却都因为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的特色,而成为千百年来盛传不衰的文学佳作。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还会传的更加久远的。

2010.2.25 于 公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