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鲁迅文章经典 为何接连从课本中删除(原因:难懂 不如看宫崎骏)

句子大全 2012-10-31 04:38:36
相关推荐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告诉我们青年人要勇往直前,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他说希望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不要理会冷笑和暗箭。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了,能容这浊流使他干净。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他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思想文化领域都有重大影响。

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他的学生时代和以前经历,是他的著作《朝花惜拾》的主要素材来源。

曾经,我以为像鲁迅这样的人,大概都是直锐的,然而却偏偏忘了,能写出这般尖锐冷峻的文章的先生,往往都有一颗最柔软的心。

鲁迅的著作许多,“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狂人日记》;《呐喊》迫切而不能已于言,想振臂高呼;对新生活的《彷徨》;想改变国民精神的《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的名作,相信谁都能说出几篇。他的心分外寂寞,不知道希望什么时候来临,然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的文章经典,曾经年少时觉得难懂的文章,如今再读会觉得其中所表达的东西很深刻。

但随着教育的改革,教科书也在不断改版,文章删删减减,如今再看,会发现教科书中,鲁迅的文章被删减的所剩无几。

《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药》等文章都被课本删除,另外还有《背影》《狼牙山五壮士》等多篇文章,其中鲁迅的文章占大多数,被称为“鲁迅的大撤退”。

许多人认为,这样删除大量经典作品,对学生学习不利,认为这样的改革有些“矫枉过正”,删除了不少佳作,是鲁迅的“撤退”,也是教育的“倒退”。

而后,鲁迅的《风筝》也从教科书中删除,这篇文章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文章被替换的原因也有些令人无奈,专家认为,鲁迅的文章太深刻,初中生无法感知深刻,倒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这再次引发激烈讨论。

教材其实是不断在改革的,鲁迅文章在初中教材中占据尴尬地位,老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学生仍然不能完全理解。鲁迅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毋庸置疑,但选择教材也要看学生的实际情况。

鲁迅许多文章都是在他40岁之后写的,从内容上看,对于初中生来说确实很深奥,文字晦涩难懂。

还有人抨击,鲁迅作品已经过时,对于现代并不适用,他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根据当时实情实景发出来的感慨或者号召,如今情形早已不是当年。

删掉鲁迅作品,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倒退”,甚至有人说,鲁迅的“淡出”是“教育的悲哀”。

大家不应该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初中教材,将一些晦涩难懂的作品放到初中教材中,其实对孩子是“揠苗助长”。

鲁迅的文章并没有真正减少,只是做了前后调整,经典不会淡化,而是更好的让学生们去理解经典,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鲁迅文章的改变,也是给其他作家一些机会,他的作品确实占据了教科书很大篇幅,孩子们的认知也会受限,好文章数不胜数,但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情,这也许才是教育的最大智慧,你们觉得呢?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