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你可知那句“林深时见鹿” 原诗意境有多美*。(ˊωˋ*)*。

句子大全 2015-11-30 00:54:33
相关推荐

网络文学中的这个段子,真是美到极致,用它当文案堪称绝妙:

你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我: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

“林深时见鹿”原句为“树深时见鹿”,出自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作简直就是一幅画呀。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盖是时所作。

诗曰: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不知李白去找这位戴天山道士所为何事,但这八句诗,却道尽了李白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

淙淙泉水声,犬吠于其中。作者将泉水声与流水声巧妙融合在一起,且此声主次分明,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感受,李白当时所听到的声音,大概就是在超级幽静的环境中,泉水叮叮咚咚,悦耳动听,它大概是此时的主旋律吧,然而不知从何处传来了犬吠之声,若隐若现,似有若无。而诗仙就是诗仙,将此二声融于短短五字当中,便足以让它回响千年。

桃花本妩媚,带露更醉人。带着滴滴露水的桃花,怕是要把这世间美景都比下去了。诗人没有不爱花的,而李白在爱花之余,对露更是情有独钟,他的《清平调》中赞美杨贵妃时也写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美丽的牡丹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李白的眼中,花儿是美人,露水是妆容,真是美不胜收!

漫漫访友路,鹿现深林中。走了一程又一程,又到了树林深处,见到有麋鹿出没,鹿性喜静,常在丛林深处活动,可见其环境的幽静。“树深时见鹿”,可谓是家喻户晓了。

忽行至溪边,久不闻钟声。走在溪边时已是正午,本该有钟声萦绕于此,却只闻得溪水潺潺。到这时,诗人大概已察觉到所访之人可能已离开此处,诗中也有些许暗示了,但这清幽正午,桃园之中,却别有一番风味。

竹霭皆青景,所至为净土。终于行至道院前,可惜道士不在,李白观院前之景,见野竹与青霭,一个“分”字将二者的绿色加以辨别,同时使色调更加和谐,这是画中景,还是仙之境?

飞泉何所倚?悬于碧峰上。除了野竹青霭,还有飞泉碧峰,一个挂字,让二者一青一白,相映成趣,四周景色可谓妙不可言,也许正是因为“不遇”,这些景色才进入了诗人的眼中,诗人又将此景写成了画。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最后一联诗人开始写自己的所感,没有人知道道士去往何处,诗人有了些许的愁绪,倚靠在松树下开始感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此时的惆怅,融进了诗中的泉水声里,久久不绝。

不管是“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还是“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都是在叹想见之人不得见的惆怅,我们与诗人虽远隔千年,那份惆怅,始终都在“不遇”者的心头,诗人最不畏惧的便是孤独,因为终会有人从诗中理解他们的悲喜。

访道士而不遇,多么扫兴的事,要是换做当代人,大部分都应该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归,而且还是骂骂咧咧地归,而诗仙李白遇此事,没有一味抱怨,也没有一路骂骂咧咧,他将惆怅化入诗中,将所见所闻载于诗中,这份惆怅留给后人更多的是山水之间的美感,或许诗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给人情感寄托的同时,更给人以如画风景,像这秀丽山水一般,坦坦荡荡面对这世间风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