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当代散文|草原之行散记

句子大全 2012-04-21 17:55:13
相关推荐

文/谷家全

八月十二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三十多人,从牡丹之乡古曹州登上大巴车,远赴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汽车在高速上奔驰,车轮滚滚,期盼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每个人心里都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情,仿佛要生出一双翅膀,尽早一睹内蒙古大高原的芳容,美丽神秘的草原,我们来了!

壮观的马群

经过一天的旅途奔波,十二日晚,我们夜宿河北省的张北。地处黄淮海平原的鲁西南,八月份的昼夜温差还不大,夜里如果不开空调,还一定会让人燥热难耐,可这儿,晚上不盖薄被子,身体都会有微微的凉意。如此宜人的温度,在家乡简直不可想象,我想,或许是张北毗邻内蒙古,才会如此的凉爽吧?默念中,不禁又多了一份对草原的神往。草原就在咫尺之间,我却隔着一个长长的黑夜,不能与她相见,心中不免又生出一份焦灼与怨叹!

第二天一早,大家六点半起床,简单吃了早餐后,就向着蒙古草原进发了。大巴车渐渐驶出河北地界,路标中出现了汉语和蒙文两种地名,车窗外的地貌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原来种着庄稼的田地里,我们平原熟悉的玉米少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上,长着的几乎全是绿意浓浓的矮草,偶尔也能见到小块的土豆或者甘蓝跻身其间,但它们只能委屈得被淹没在草的海洋里。在家乡平原上到处都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婀娜多姿的垂柳、枝繁叶茂的法桐,可在草原上,只能偶尔见到几棵树,乍一看像白杨,可树干低矮,枝丫短小,叶片碎小,似乎生长得小心翼翼。一时猜不出它到底是什么树木,一问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才知道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胡杨。原来只知道新疆戈壁沙漠中才有胡杨,想不到它也会也在草原上生长栖息。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走出好远还碰不到一辆车,有人开玩笑说,在草原的高速上,驾车的“二把刀”也能把车开得又快又稳,大家不免开怀大笑。可放眼远望,这条宽阔平坦的公路,在草原的怀抱里,却逐渐窄成了一条暗黑的线,穿梭其上的车辆,就如爬行在线上的蚂蚁。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绝对是绿草一统天下。视野中也渐渐出现了零零散散的牛、马和羊,在辽阔的天地之间,它们也被缩小了。越往前走,成群的牛羊渐渐多了,车里开始热闹起来,人们放下了诱人的手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窗外,并有人猜测羊群或牛群的数量。但它们还没有多到让大家吃惊的地步。

正常行驶的车辆突然减速,随着大家身体的前倾,一个数量庞大的马群瞬间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只见几百匹骏马,在牧马人的带领下,从高速公路上依次穿过,只见它们走得不慌不忙,悠闲自在,每一匹马儿都昂首挺胸,绅士风度十足,它们在公路两侧,形成了一股活生生的马的洪流,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呀!”“哇!”“哈!”车上的人一边大声惊呼,一边快速拿出手机对准窗外的马群,及时记录下这壮观的景象。一天多来坐车的疲惫单调与厌厌欲睡,也在马群的冲击波里瞬间消散了。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马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力量,遥想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当年,带领蒙古铁骑在广袤的亚洲和欧洲原野上纵横驰骋的时候,如果没有马背的支撑,他们很难能够走出那么远,元代统治者所开拓的辽阔疆域,不知有多少骏马曾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不知有多少战马一去不复返,用鲜血染红了异国他乡的土地,再也回不到养育它的家园,只能让血性十足的战魂漂泊无依。人们如果再想领略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也只能去古装电视剧里寻找了。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马作为农耕时代的主要畜力与交通工具,曾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垦田驾车,丝毫不逊于牛,赶路远行,又有着牛望尘莫及的优势。“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多年苦读的书生,十年寒窗,一朝中举,那份得意与荣耀,恐怕连身下的骏马也会光彩熠熠,身价倍增。今天,在现代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时代,马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方便快捷的各种交通工具,也早已盖过了高头大马的荣耀。人们似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可也正是这种忘记,让它们终于回归了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回归了草原母亲温暖的怀抱。

马群经过后,大巴车才缓缓启动。大家意犹未尽,还在谈论着它们的数量,导游告诉我们,在草原上,所有车辆必须避让牲畜,否则就会受到严重的处罚,这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草原人对牲畜的珍视甚至是敬畏,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牲畜是草原人赖以生存的根基,其实也是他们的朋友,在人烟稀少的天地之间,牧人的歌声与牛马的嘶鸣声,彼此应和,不也是一种沟通与交流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草原上得到了最有力的诠释。

风味醇厚的蒙古大营

十三日上午十点半,我们终于到了此次蒙古高原之行的第一个景点:草原漂流。

一只小皮艇,载着两个人,在弯弯曲曲的小河里漂浮,两岸长满了芦苇,不时还有柳树的枝丫垂到水面上,河水有些混浊,水温也凉得出奇。本来准备好打水仗的一群孩子,也只能象征性地泼了几下,就被大人制止了。和尧山等地惊险刺激的漂流相比,这儿的漂流,实在是不值一提。大家的第一个期望,有点落空了。可转念一想,在水源相对较少的蒙古草原上,能有这样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实属不易,这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眷顾,我们作为见惯了各种河流的平原人,当然生不出发自心底的珍爱,可在牧羊人眼中,它或许就是草原流动的血脉呢!

午餐除了几个小菜外,主菜是铁锅炖鱼,大家初识草原餐饮的风貌,倒还差强人意。所有人都在尽心等待,晚上的蒙古烤全羊,据说一只就要两千八呢,这也是大伙一路上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真的会像每个人期待的那样美味吗?导游开玩笑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可蒙古烤全羊的诱惑,还是禁不住让人想入非非。

下午四点多,我们乘坐的大巴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蒙古大营。几十座大小不一的蒙古包,错落有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下车,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就为每个人端上一碗下马酒,献上一条蓝色的哈达,用这种古老的方式,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最诚挚的祝福与最热烈的欢迎。在《请喝一杯下马酒》深情悠扬的旋律中,每一个接过酒的客人,都虔诚地左手端碗,用左手的无名指蘸着碗里的酒,第一次弹向头顶的天空,表达对上天的敬畏,第二次弹向脚下的土地,表达对大地的感恩,第三次弹向自己的额头,表达对自己的祝福。然后再一饮而尽,不能喝酒的女士和孩子,可以用闻闻的方式代表饮酒。草原人对天地、对生命的敬畏,也再一次震撼着我们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入住蒙古包前,好多人只见过它洁白的颜色,圆圆鼓鼓的外形,却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它会像导游一路渲染的那样,潮湿且满是爬虫吗?打开门往里一看,下面铺着地板砖,顺着蒙古包的形状,放着一个半圆形的大床,足够五个人居住,坐在床上,抬头仰望,整个蒙古包的支架都是有钢管焊接而成的,厚厚的毡布紧紧围在支架上,做墙壁和屋顶,外面看是白色,里面则是耀眼的黄色,整个蒙古包里显得整洁热烈又不失温馨,让我们这些外人,也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上百座这样的毡房排列有序,组成一个浩大的部落,不知道当年成吉思汗的汗庭,要比这大多少倍?这样的问题,或许只能交给每个人的想象去还原了。

六点半,我们走进了一座巨大雄伟的蒙古包,放眼一看,里面已经坐满了各地的游客,将近一千平米的餐厅里,摆着不下五十张桌子,同时就餐的将近五百人。上面圆圆的穹庐顶,也是三层构造,让整个蒙古包透明又透气,和在外面看它的感觉又有明显的不同。除了蒙古草原,或许再大的酒店,也很难建成这样规模的餐厅,幕天席地,这才是真正的野餐!我们的心胸,也因了这阔大无比的蒙古包,一下子变得宽广了起来,不亲身到过草原的人,或许很难生出这样的感触。

宴会开始了,我们急切盼望的烤全羊还迟迟没有现身。原来,在全羊宴开始之前,还有一个隆重的开羊仪式,充满浓郁的蒙古民族风情。首先由司仪高诵全羊赞词,表达对远道而来的贵客的欢迎和祝福。随后从旅游团队中选出了两位男士和两位女士,以“王爷”和“王妃”的身份,接受主人献上的哈达和美酒,“王爷”和“王妃”接过蒙古刀,在羊的身上划个“十”字,从羊身上割下一块肉,再接受蒙古族姑娘的银碗敬酒,用无名指蘸酒弹酹,举杯祝辞,然后一饮而尽。仪式结束后,分开的烤全羊被端上了游客们的餐桌,舞台上的蒙古族姑娘和小伙,放声歌唱,《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路》,一首首洋溢着蒙古高原风情的民歌,迎来了大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吃着味道鲜美的烤全羊,喝着蒙古草原出产的白酒,听着热情洋溢的蒙古歌曲,游客们一天旅途的劳累,都在无形中消解了,阔大的蒙古包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纷纷感叹,真的是不虚此行!

晚饭结束了,很多人还玩得意犹未尽。司仪说,晚上九点,广场上将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大家的胃口又被吊了起来。天很快黑了下来,草原上的气温也迅速降低,不穿外套都感觉有丝丝凉意。抬头仰望,草原的夜空清凉如水,月牙低低地挂在西方的天边,月色朦朦胧胧,群星闪烁,像许多顽皮的孩子在眨着眼睛,大地和天空好像离得很近,仿佛只要你一伸手,就能够到头上的那颗星星。九点一到,熊熊的篝火点燃了,欢快的音乐奏响了,几百人围着噼啪作响的篝火,和着节拍跳起了热烈的舞蹈,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这一刻,每个人似乎都忘记了尘世间的所有烦恼,在广袤的天宇下,在无垠的草原上,尽情享受生命的奔放与快乐。

或许也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人们才能真正体味出自由的内涵,生活的真谛。

草原看日出

在来时的路上,导游就再三叮嘱,要想第一时间看到草原日出的美丽景象,必须早起!奔波千里,吃苦受累,哪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我们入住蒙古包的当夜,上床前早早就定好了表,安全起见,赵老师居然还定了两个!

临晨四点,大家都早早从蒙古包中走出来。大地上一片黑暗,夜空中依然群星闪烁,不时还有流星划过。四周凉气逼人,在阳历八月的黄淮海平原上,十五度的低温,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为了在第一时间看到草原日出的壮观景象,大家热情高涨,可再高的热情,也抵挡不住低温入骨的侵蚀,只身穿单衣的我们,禁不住瑟瑟发抖,聪明的人儿披着被子站在蒙古包外,静静等待。难得一闻的鸡鸣声,从不远处传来。刘广银同志,素有硬汉之称,今天也坚持不住了,披着被子在镜头前留念。

四点三十分,东方暗黑的天空逐渐露出亮光,一抹红色映衬得远方的小山,越发青黑,几块铅黑色的云还固守在天边,似乎迟迟不愿退去。时间在一点点推移,东方的天空越来越亮了,原来暗黑的苍穹,逐渐呈现出蓝蓝的底色,闪烁的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行迹,悄悄隐没不见了。天地间慢慢变得明亮了一些,一座座蒙古包在眼前逐渐揭去了神秘的面纱,远方的景色还笼罩在一片迷蒙中。

五点钟,东方的天空更加明朗,只是等待了将近一个钟头的太阳,还迟迟没有露出身影。一群孩子迫不及待,争着走向离太阳更近一点的地方,希望自己是第一个迎来日出的人!回头一看,几个身披“哈达”的女士,依然坚持在冷风中,为了早点迎接新一天的日出,她们今天也真是拼了,不经历寒冷,哪能见日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五点十分,东方的天空变得更亮了。前方的小山挡住了太阳。但山一侧的云彩却被染成了金黄色。五点二十分,小山南侧的云彩,上面是金黄色,下面的苍青色,金黄色的云彩范围逐渐扩大,苍青色的云彩节节退缩。头顶上空的一架飞机无声无息地穿过。一群黑色的鸟儿,扑闪着翅膀从头顶飞过,还唧唧有声,难道它们也在迎接美丽的日出吗?高空里那架飞机,在红色太阳光芒的辉映下,显得更加银白耀眼。五点二十五分,东方天空的云彩,被即将初升的太阳染得愈发明亮耀眼。五点三十分,小山遮住的太阳越发显得光亮,旭日东升的时刻,即将到来!五点三十一分,太阳终于露出了它神秘的容颜,从小山后面一跃而出。太阳的光芒向四周喷射,它上方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弧。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阳光覆盖的草原面积逐渐扩大,像一条亮色的线一样,迅速拉动,很快就到了我们的跟前。五点三十二分,太阳光在手机的镜头里,映出了一个红红的光晕,直接用眼去看太阳,显得分外明亮刺眼。在平原上看日出,从来就没有如此纯洁的感觉。五点三十三分,太阳在飞速上升,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从小山的后面跃出了半边身子。放射出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围在栅栏边上的人,都拿着手机记录着瞬息万变的日出景色。没有人大声欢呼,一切都笼罩在日出的寂静与光彩中。五点三十四分,太阳在小山的顶端,露出了大半个身子,放射出的光芒,盖住了脚下大片的草地。五点三十五分,太阳完全跃上了小山的顶端,它光芒万丈,用肉眼直接去开,那份明亮直接照进了人的心底。太阳出来了,天空中格外明丽,大地上的小草,头上都顶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中闪闪发亮,一切都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中。

六点钟,太阳已高高的升上了天空,蒙古包被笼罩在了清晨明媚的光辉里。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的人群渐渐散去,不少人又爬回蒙古包里的床上补觉,眼前的世界一片寂静。

青青的草,白白的云

草原是小草的天堂,草原是白云的故乡。

如今,为了省时省力,农业生产越来越离不开除草剂了,在田间地头,野草生命力虽然强大,可它们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人们恨不得把野草赶尽杀绝。只有在草原上,小草的生存才是合法的,在这儿,它们可以生活得理直气壮,草原成了野草族类的乐园。

好多人没有踏上草原时,对草原的印象或许都来自那首敕勒族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人们的想象中,草原上水草丰茂,草的高度可以没过牛羊的身体,只有一阵风吹过时,才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牛呀、羊呀,在草丛里悠闲自在的觅食。鲜花到处都是,蜂飞蝶舞,能把整个草原都熏成香的!放牧的姑娘或是小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漂,白云下边马儿跑……”

可真的站在草原上时,才发现,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除了偶尔有几棵野草高度超过三四十公分外,大多数野草都紧贴着地面生长,野花极少,也没有特别浓郁的香味,倒是蚂蚱在低空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吱吱不停,一问当地的牧人,才知道那并不是蚂蚱的叫声,而是它飞行时翅膀摩擦发出的声音。

但草原上的草,却像一位魔法师,有着变化无穷的色彩。站在蒙古高原上,无论你往哪个方向眺望,都能看到青葱欲滴的草,越是远处的草,越给人一种绿油油的感觉。在阳光与云影的帮助下,草儿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容颜。阳光朗照下的小草,显得绿中透亮,叶片上好像闪动着无数晶莹的眼睛;一片云彩飘过来,遮住了阳光,云彩身下的小草,就变成了青绿色,仿佛害羞的少女一般,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远处背阴的小山上,小草的颜色更显得浓了些,看上去一片深绿,如同草原女孩忧郁的眼神,让人很难猜测她多变的心;当乌云遮住整个天空的时候,远处的山丘陷入苍茫与迷蒙之中,草原就像一片黛青色的海洋,深不见底。

如果蹲下身来,仔细观察蒙古高原上的一株小草,你很快会发现,它们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地面的土壤只有薄薄的一层,用手指轻轻往下一挖,很快就能触摸到砂砾或小石块。一些植被遭到破坏的地方,已经严重沙化,裸露出下面的流沙和岩石。因为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草原上的草都显得清瘦单薄。所以,为了在这片贫瘠的地方生存下去,每一棵小草都拼命地用根须咬住身下的土地,贪婪地吸收水分和养料,争取让自己长得粗壮一些。它们委屈了自己,却保护了大地母亲免遭风沙的侵袭,给牛羊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营养。在艰难中咬牙坚持,活出不一样的自己,不也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草原上的小草是绿意盈盈的,草原上的云朵是洁白温柔的。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眨眼之间,天边就可能生出朵朵白云,不禁让人心生诧异,即使你想破脑袋,恐怕也弄不清它们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蒙古高原的云很低很低,好像只要你愿意,伸出手就能触摸到。坐在飞驰的越野车上,穿行于草原腹地,看车窗外的云朵紧紧贴着小山,向车的后面悠悠退去,你也许会在那一刻放松紧张的神经,静静体会生活的真谛。蓝天,清风,绿草,轻轻吸纳一缕迎面而来的微风,让它沉入丹田,放空身心,把自己融化进草原的怀抱里,幻化成一朵洁白的云,随意飘飞,也不失为一种生命的美丽。

平原上的云彩高高在上,它们似乎不屑与地面上的一切扯上关系,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冷漠无情的。而草原上的云朵,是低矮而温顺的,不管飘多远,都紧紧地贴着地面,因为它们的根始终在草原上。如果你定睛凝视,会发现草原上的白云,是一团一团的,像棉絮,像棉花糖,更像埋头吃草的绵羊,彼此的挤着挨着。一个孩子抬起头问妈妈:“那朵云有头有脚,真像一只羊,它是不是地上的羊走着走着,就跑到了天上,变成了云彩?”年轻的母亲轻轻抚摸着他的头,悠悠地回答:“宝贝的想象力真丰富,也许真像你说的那样!”周围的大人会心一笑,看云的眼神也多了一份清澈。

一阵风吹来,天空的云朵不断地变换着形状,有的成了奔驰的骏马,有的成了双峰的骆驼,有的聚成了更大的一朵,圆鼓鼓的像极了地上的蒙古包。远处,有人在马头琴伴奏声里演唱呼麦,悠扬的旋律、多声部的合音,禁不住让人沉醉其间,想入非非,也许他是在放牧草原上的白云吧?或许只有如此神奇美妙的音乐,才能让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变得更加温顺。

四天的草原之行,在来去匆匆里很快结束了。可草原上的一草一木,牛羊马群,蒙古大营,蓝天白云,都深深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蒙古的歌儿唱不完,纯朴的风情让人留恋,对草原的思念与挚爱,已化成了一条清凉欢快的小溪,潺潺流淌进了我们的心里边……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