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学草船借箭 考赤壁之战(语文怪象频发 考得很广却学得很浅)

句子大全 2014-07-07 17:05:58
相关推荐

语文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三大主课之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两年语文教育领域的发展状况却并不理想,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也越来越不稳定。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语文这门学科是三门主科中难度最小的,然而这样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在语文这门学科的考试中想要拿到一点分很容易,但是想要拿到高分的话却很难。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都处于中上游水平或者稍微上游一点的位置,但是高分的学生并没有几个。而在备课的过程中,语文老师也越来越找不到每一节课教学重点了越来越摸不着头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近两年语文考试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了,可是出题的范围却很少涉及到书本上的内容。平时学习生活中所学的课文很多,但是最后考的却不多。就比如以往小学阶段的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的题肯定会包含一部分课内阅读的内容,大概所占的分值有14分,还是比较高的。

这一部分的题所摘选的课文片段,就是选自了语文书本上的某篇文章。这一篇课文一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详细的讲过,学生如果认真听讲的话就一定会有印象,那这14分也自然就是囊中之物了。如果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话,就非常可惜了,白白的丢掉了这么容易就能拿到的分数

但是近两年小学阶段语文的考试试卷,所囊括的考试范围就不再如以往一样了。无论是大型考试还是小型考试,都不会再摘选课上学过的课文了。反而是将原来的这一部分题型,都换成了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课外文章的数量数不胜数,而且范围无边无际,很难猜到老师所选的那一篇文章。

就好像上课学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但是考试的时候考的却是《赤壁之战》的典故,看似有一定的关联,但实则没有任何的联系。这让很多小学生都感到费解,既然考试的时候不考上课学过的文章,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平时这么努力的学习呢?这难道不是浪费时间吗?倒不如把这些时间都放在学习其他的科目上面。

要说没用的话,确实是有一些鸡肋,毕竟上课所学习的内容,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就算将所有的课文和解析都背了下来,在考试的时候也不一定会适用于考试的那一篇文章。但是上语文课时多听老师讲课也是有一定用处的,毕竟既然语文是一门主科,就一定会有它存在的意义。

语文老师辛苦的制作教案和ppt,真情实感的为学生们讲课和分析课文,其实也是为了带领学生们切身的体会到文章作者在创作时心中的那一份情感。让学生们学会剖析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当找到了阅读理解规律和方法时就会发现,即使考的文章再多,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因为语文的解析过程,一般都是有一套固定的流程的,也就是所谓的答题模板。只要能够掌握到其中的精髓,就算是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够轻轻松松的在阅读理解这一部分拿到较高的分数。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得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所以只适用于难度较低的阅读理解。

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太过依赖这个答题模板的话,就会使得语文考试变得越来越题型化,老师的讲课思路也会越来越模式化。阅读理解本就是考察学生对陌生文章的鉴赏能力的题型,需要根据文章中的描述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来推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固定的模板使得答案千篇一律,而阅读理解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除了阅读理解部分,对于学生的文学常识的考察也变得更加灵活多变了,而且逐渐倾向于对学生课外内容的拓宽。当学生们读完一本书时,往往会遗漏掉很多的细节,为了让学生们重视读书的过程和态度,老师通常会将容易遗漏的细节作为考试内容

当孩子真的静下心来认真的反复读一本书时,他才能融入到书本的内容中,才能将细节都牢牢记住。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总会有忘记的那一天,而且最后也很难真正的明白书中所表达的含义。

总结:

当前应试教育占据了学生教育模式中的主导地位,成绩确实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学习好绝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的。背的太多却并不理解的话,忘的速度也会很快,最后只是浪费了时间还没有特别大的效果。语文考试的题目大多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只要是与参考答案相近就可以拿到一点分,所以一定不要空着不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