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古代鞋子的发展变化:从注重功能性到看重文化含义

句子大全 2019-05-07 11:50:55
相关推荐

服饰文化是一种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背后蕴含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审美倾向、文化发展进程等各方面信息内容。鞋子作为人们必不可缺的一种服饰,经常被用来研究服饰文化的发展。

古代鞋子的变化,和古代文化的发展同步,鞋子的材质、装饰等内容,会体现出古代文化的诸多内容。男性和女性的鞋子,区别非常大,背后的寓意也不相同。不过古代鞋子没有左右脚的分别,更没有同的尺码,人们在制作鞋子时,都是按照自己的脚量身定做。

古代女性鞋子体现出三寸金莲之美,儿童虎头鞋象征着祝福和希望

现代人虽然在穿鞋方面也有一些约定成俗的规矩,但并不严格,就连男鞋女鞋,有时候也可以混穿。但古代鞋子的区分非常明显,男鞋和女鞋也绝不可以混穿,就连儿童,也有专属的虎头鞋。

提起古代女鞋,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词语就是“三寸金莲”,这是古代对女性的一种审美倾向。古人偏好女性的小脚,专门为三寸金莲准备了小脚鞋。

小脚鞋被认为是古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但小脚鞋的起源却有两种传说,其中一种甚至是歌颂女性勇敢正义的说法。

第一种传说,认为三寸金莲和小脚鞋起源于南唐后主李煜,他让宫女缠足后在莲花台上起舞,借此欣赏宫女曼妙的舞姿。因为缠足后宫女的脚只有三寸,莲花台又是金制,所以称为“三寸金莲”。

另一种传说,认为三寸金莲和小脚鞋起源于隋炀帝。隋炀帝挥霍无度,国库亏空了大半,他却还想开凿大运河,导致民不聊生,很多人都对他的统治怨气满满。

不少人都曾针对隋炀帝进行过一些刺杀活动,可惜最后全都失败了。隋炀帝特别喜欢沿着大运河的航道游玩,驾船需要纤夫,隋炀帝为了享受,决定将纤夫全部换成女性,吴月娘就是被选中做“纤娘”的女子之一。

她和自己的父亲密谋刺杀隋炀帝,吴月娘的父亲是一个铁匠,为了刺杀行动,他特意打造了一柄三寸钢刀。船上美女众多,想要吸引隋炀帝必须有特别之处,于是吴月娘将自己的脚缠足到三寸左右大小将三寸钢刀藏在小脚的绣花鞋内。

可惜最后刺杀失败,吴月娘也被扔进了大运河中。但吴月娘的英勇事迹却流传了下来,人们为了纪念她,纷纷开始缠足,以此表明自己也有这份正义之心。

不管缠足和小脚鞋的起源如何,从结果来看,这就是封建社会男权对女性的一种压迫。缠足后女性行动不便,只能完全依附于男性生存,将自己的自由完全交到男性手中,小脚鞋也成了女性臣服于男性的一种象征。

儿童专属的虎头鞋,寓意就要比女性的小脚鞋好得多。儿童的出生,对一个家庭而言意味着新生和希望,是一件喜事。儿童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受到家庭照顾最多的时候,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都完全由家中长辈打理。

古代儿童的存活率不高,为了让儿童尽可能地健康成长,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除了精心照顾之外,人们还专门发明了虎头鞋,用这种服饰来表达自己对儿童的祝福和希望,期望这个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从动物毛皮制作的功能性鞋,到逐渐加强文化因素的各种材质鞋子

古代鞋子的材质并非从一而终,而是经历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材质一起变化的还有鞋子的样式。古代鞋子的选材非常丰富,包括动物毛皮、植物茎叶、布帛丝绸……

起初,原始社会的人只用动物毛皮制作鞋子,目的也只是保护双脚不受伤害而已。当时的人类还没有进入农耕社会,生存主要依靠打猎和采摘果实,这两种活动都可能会对双脚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了避免这些伤害,人们将打猎得来的动物毛皮捆绑在双脚上。

这一时期的鞋,只有功能性,几乎不具有美观性,只要能够保护双脚不受伤害即可。到了农耕时代以后,人们不再需要功能性特别强的鞋子,主要活动也从打猎和采摘果实变为耕种。

相比之下,耕种的条件要比打猎等更好一些,双脚可能受到的伤害更少。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有了闲暇时间和余力去关注鞋子本身的美观性,鞋子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防护用具。

早期人们曾经使用植物茎叶制作草鞋,也被称为“草履”。草履通常更轻便凉快,非常适合夏季外出使用,这也是现代凉鞋的起源,但到了冬天,草履显然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布帛成为鞋子的制作材料,是在植物茎叶之后,布帛制作的鞋子种类和样式也是最多的。因为布帛的种类很多,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四季的需求,所以后期布帛成为了鞋子制作原料的主流。

除了植物茎叶和布帛,木头也曾是古人制作鞋子的原料,制作出来的鞋子被称为“木屐”。木屐和草履一样,样式比较凉快,和今天的凉鞋类似,御寒性较差。

木屐还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人民主要使用的鞋子。木屐其实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除了御寒性差外,行动不便也是木屐的一大问题。穿着木屐行走,对道路质量的要求很高,人在行走过程中也需要特别小心。

进入封建社会一段时间后,人们对鞋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非常注重其中的文化因素。鞋子的款式、花纹图案等,开始复杂化,同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少数民族的鞋子和中原地区一直有很大区别,少数民族的生存依然比较依靠打猎等活动,所以服饰也更偏向于适合骑射。中原地区百姓已经进入农耕社会,服饰自然也随之变化。

在少数民族和中原人民生活的边界地区,二者的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鞋子的花纹图案中,既有中原文化的内容,也有少数民族的特点。

古代鞋子色彩中蕴含着等级制度,装饰中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

除了材质,古代鞋子的色彩、装饰中也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几乎每项内容都对应一定的文化内容。到了现代,这些内容有很多都已经减弱,不再被人所注意,但若要研究古代文化,从鞋子入手必然能发现很多东西。

鞋子的色彩,在现代有非常多的搭配,用随心所欲来形容毫不为过。但在古代,鞋子的色彩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甚至还涉及到古代等级制度的内容。

中国古代对颜色的讲究,不止局限于鞋子等服饰,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意义,在区分方位、占卜、区分尊卑等方面都有用处。相比于今人多数时候依照个人喜好使用颜色,古人使用不同颜色时都要依照不同的规矩。

鞋子的颜色,通常用来区别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等级。这种区分也会随着朝代的更替而进行改变,但也有些颜色代表的等级一直没有改变,比如黄色。

黄色在古代一直都是尊贵的象征,代表着皇室,是普通百姓不能使用的颜色。通常情况下,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够使用黄色服饰,其他人如果未经允许就使用,会被认为是僭越之举,严重的可能有抄家灭族的风险。

鞋子色彩中体现出的等级制度,更反映出了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的特点,即使是在服饰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也必须严格依照等级制度。

除了那些受等级制度限制的颜色外,民众在其他方面使用的鞋子颜色就要随意得多,通常也是依照自身喜好或流行趋势。女鞋的颜色往往要比男鞋丰富得多,男鞋通常都是比较单一的色调,而女鞋使用的色彩一般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色调。

装饰作为鞋子上不可或缺的存在,能够体现的内容很多。多数时候,不同时期鞋子的装饰都能够反映出当时的审美和流行趋势,这就好比今时人们追求时尚。

很多地区的鞋子,会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地域文化。每个地区的鞋子,其装饰上几乎都会有明确的地域文化特点,能够很容易地识别。

比如北方地区,盛产动物毛皮,经常会使用部分毛皮来装饰鞋子;南方地区纺织业发达,鞋子上经常会用刺绣点缀,以此来显示鞋子的精美华丽。

古代男性的鞋子,多数比较方正,而女鞋则圆滑许多,这是采纳了男子为天,女子为地的思想。方正的男鞋展现出男性顶天立地的特点,女子需要顺从男性,自然女鞋比较圆滑。

古代鞋子不分左右脚的特点,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清末民初时,才出现了区分左右脚的鞋子。此后,因为使用方便,区分左右脚的特点就一直保存了下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