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诗人送给好友一把剑 并写诗留念(最后一句说出了李白的心声)

句子大全 2011-08-10 11:56:10
相关推荐

宝剑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只有士大夫阶级的贵族才可以佩剑,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拥有它的。到了后来,宝剑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却被文人墨客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

有人把它看作侠义的化身,例如贾岛的《剑客》;也有人用它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例如敖陶孙的《秋日杂兴》。总之在古代,宝剑不仅被频频写入诗歌,还成为了亲朋好友相互馈赠的佳品。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首有关宝剑的小诗。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刘叉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先来分析这首诗的题目。姚秀才,这是一位在历史中没有留下任何记录的平凡人,因为是本诗作者的好朋友,才得以青史留姓。姚秀才喜欢诗人的一把小宝剑,诗人在送剑的同时又写诗一首留作纪念。根据《康熙字典》的记录,“予”就是“我”的意思。

余予古今字。

解读这首诗,首先要了解“剑”与“水”的关系。早在汉代,古人就把剑和水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汉代的《越绝书》

欲知泰阿,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

这里还仅是说泰阿剑的文采,有如流水的波纹,“釽”是指剑身出现的文采。而到了唐代诗人的笔下,水俨然成为了宝剑的代名词,如白居易的《李都尉古剑》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如此看来,本诗的作者通篇把剑比喻成水,也就其来有自了。

诗人在头一句诗里,用十分口语化的语言,对剑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一条”这个量词是为了对照后面的“水”字,而“古时”则交代了小剑悠久的历史,显示了赠品的贵重。

接下来,诗人借助水的特性,把握剑在手的动作,形象的比喻成清水在手中流淌。这句诗里,作者用“手心”这个词,而不是使用同义的“手中”或“手间”等词汇,是要借此表明小剑是自己的心爱之物。而“流”字也不仅仅是对水的形容,还通过它的本意“移动”,来表明馈赠的含义。

诗人在诗中强调对剑的喜爱,及剑本身的贵重,再借赠剑的行为,一举表露出自己与姚秀才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三句以“临行”开头,表明了离别在即的现实。“泻”的本意是很快的流动,在此句中用这个字,既是对水(剑)的描述,又与“临行”两字契合,使赠剑、送别两件事完美地呈现在一句诗里。

尾句的“勿薄细碎仇”是包含深情的关怀和期许。其中“薄”在《说文解字注》中有一个解释是:

引申凡相迫皆曰薄

即“薄”引申的含义是指接近或逼近。所以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希望你不要因为琐碎的个人恩怨,而使用这把剑。这是对好友的关怀,不希望友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陷入危机;这又是对好友的期许,因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就是,希望好友能仗剑千里,借此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

李白曾有一句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而本诗作者对好友的期许则是:愿将腰下剑,赠君斩楼兰。

静阅闲话

诗人以水喻剑,借水的无形使这首诗充满了自然流畅的趣味。“流”和“泻”虽然是对水的形容,但却写出了宝剑的光华和威力,使人读来颇有“一剑霜寒十四州”的感觉。

诗末一句,既表达了诗人豁达大度的心胸,又表现出对好友的期许。建功立业的道路上,肯定危机四伏,所以诗人希望所赠宝剑能为好友今后的人生保驾护航。诗人借赠剑之举,不仅表达了对好友的关怀,还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剑在诗中不再是一件赠品,而是成为诗人的化身,长久陪伴在友人身边,保护着他。

参考资料《全唐诗》《康熙字典》《越绝书》《说文解字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