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一)

句子大全 2010-08-12 14:08:20
相关推荐

「来源: |理科思想学语文 ID:juxiang2003」

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一)

必修一第四单元优秀教案(一)

第四单元教学设想

单元设计理念

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主要通过参与性、体验式、探究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体验过程中实现课内与课外知识的对接,达成对现代文化理性分析的能力和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做访谈的过程中,梳理家乡值得记下的“人和物”,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识,感受家乡的底蕴,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2.通过对家乡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选定一个主题,展开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掌握调查流程并撰写调查报告。

3.通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具体活动,比如中秋赏月、元旦迎新、春节庙会、元宵灯会等,思考可以改进的地方,并对家乡文化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帮助家乡人民丰富家乡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1.通过访谈,梳理家乡“人和物”,感受家乡的底蕴,撰写人物(风物)志。

2.通过对家乡的风俗人情、文化古迹等方面调查研究,感受家乡变化,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难点通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具体活动,如中秋赏月、元旦迎新、春节庙会、元宵灯会等,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

教学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六课时。

1.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共2课时。

2.学习任务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共2课时。

3.学习任务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共2课时。

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学习访谈“三要六不要”技法,练习拟写访谈录。

教学难点制定采访方案,通过收集家乡的人和物的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家乡文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化家乡记忆

阅读学习资源《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和《访谈法》《节日与文化》三篇文章,思考你的你的家乡有哪些知名的人和物值得你去了解和记录的?如果派你去做一次访谈,你重点要询问哪个方面的问题?

二、了解访谈知识

(一)什么是访谈

“访谈”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访谈强调了交流中探询的意味。访谈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访谈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二)怎样进行访谈

访谈技法“三要六不要”。

三要:①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②语速要控制好;③谁来执笔要说清楚。

六不要:①不要过于主动;②不要啰嗦;③自己不要急忙下结论;④不要一开始过度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信息、很重要”之类的;⑤介绍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⑥“随时可以问我”这种多余的话不要说。

(三)访谈的基本流程

确定访谈目的→确定访谈时间→选择访谈对象→确定访谈形式→设计访谈问题→准备访谈器材(录音或摄像)。

(四)借鉴他人的访谈技巧

组织观看央视访谈视频《面对面》,观看时提醒:

1.学习访谈的提问技巧

(1)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2)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3)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4)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5)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访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2.注意访谈的基本礼仪

(1)适当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2)对比提问: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3)语言得体: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要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使受访者更好地参与进来。

(4)态度诚恳:在访谈过程中,要怀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流,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5)察言观色:根据访谈对象的情绪变化调整问话的节奏或语气,保证访谈顺利进行。

三、明确访谈风物

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特殊习俗,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特殊的来历,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寻访探究。请你确定哪些家乡风物可以进入你采访的视野。

1.本地知名的文人、官员、村民、军属烈士等。

2.本地著名的自然景物、建筑、物产、风俗等。

3.具有本地特色,可以作为本地标志或有历史积淀能反映本地最新变化的事物。

四、做好访谈准备

1.确定访谈主题。如家乡的名人、民居、学校、饮食、古董、建筑等。

2.确定访谈对象。对要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要有所了解。还要依据访谈主题的不同确定访谈的对象,如关于家乡街道的变化,某一历史建筑的演变,要多向当地老人请教。

3.拟制访谈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

4.准备访谈工具

拍照手机、录音笔、手提袋、话筒、录音机

五、拟写访谈文本

(一)访谈的基本结构

1.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2.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3.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二)文本示例:

访谈周大新:记忆、乡土与乡情

访谈人:张延文(张)

受访者:周大新(周)

张:周大新先生,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和您进行如此近距离的交流。有一首歌唱到: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您也是十八岁参军的吧?能不能谈谈当时的具体情况?

周:是,我是十八岁参军的。1970年10至11月间,山东的一支部队来我们公社招兵。当时,我在读高中,但学校上课主要是学农学工,跟镇上拖拉机站的人学开拖拉机,到各村犁地。文化课上上停停,而且那时大学已停止招生,我看不到上学的前途。最重要的是,当时吃不饱肚子,在学校没钱买饭票,回到家也是顿顿吃红薯,只有在给人家用拖拉机犁地时,方能吃顿白面条。为了寻找前途,也为了吃饱肚子,我决定去当兵,遂在大队报了名。刚好,接兵的李连长爱打篮球,他到我们学校的球场上打球,看到我们几个同学篮球打得不错,问我们愿不愿意当兵,我们自然说愿意,并告诉他我们已经报了名。于是,他和其他接兵的人对我和我的几个同学就格外重视。我们顺利通过了体检和政审关,拿到了入伍通知书。12月份,我们坐上了开往山东的闷罐子军列,向着山东的部队出发了。到了山东肥城的部队驻地才知道,我们当的是地面炮兵,我们这个炮兵团隶属67野战军。我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一当竟然当了四十多年兵。

张:青年女作家、评论家梁鸿在2009年写过一篇关于您的评论《那荒凉而温馨的“圆形盆地”——周大新论》,你们都是河南邓州人,她对于您作品当中的故乡情结作了全面的论述;同时,她描写故乡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当代文学中,邓州还有包括姚雪垠、张鲜明等著名的作家、诗人,令人刮目相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

周:我们家乡喜欢写东西的人比较多,这可能与前辈人的影响有关。张仲景当年写过《伤寒论》;范仲淹虽不是邓州人,但他在邓州当知州时,写了《岳阳楼记》;姚雪垠写了《李自成》。我们读小学、中学时就知道了他们,他们对后人是有影响的。再就是我们那个地方比较穷,穷地方的人也会把写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起码可以挣点稿费。我最初写作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那里的老百姓一向对会写书的人怀一种崇敬心理,过去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墙上贴一张写有“敬惜字纸”的红色纸条提醒家人。人们见到写有字的纸片,都会谦恭地捡起来放在家里。大概是这种传统也在鼓励着人们去学习和从事写作吧。

张:南阳盛产黄牛,是国家小麦生产基地、粮仓。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乡村和乡土自然容易成为聚焦点。您的《第二十幕》等关于故乡的小说,主题也往往是和工商业等题材相结合的,这和传统的乡土叙事有着一定的差异,您如何理解乡村生活面临的新问题?

周:我的故乡的确如你所说,是一个粮食主产区。种植,是老百姓的主要营生和任务,但乡村和城镇从来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农业和工商业不可能完全分开。尤其是我的家乡位于豫鄂两省的交界处,处于中原和两湖的交通要道上,粮农和工坊的工人及商人的来往,一向是很密切的,而且他们之间的身份转换也在经常进行着。这可能也是我的写作和别人的乡土写作不太一样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富起来,让农民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搞好乡间的环境保护,不让空气、水体、土地遭受污染。这是我们在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张: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使用了平行叙事的方法,将神话和现实互为照应,为南阳盆地的三条河流赋予了三个异形同构的美好的神话故事,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另外一位著名的豫籍作家李佩甫的代表作《羊的门》,则将他家乡的平原上生存的各色人等比喻成了在乡间生长的不同类型的野草,现实主义的味道更为浓厚。您关于盆地的描写中,是否包含着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呢?

周:我在《走出盆地》这部作品里,是想写人改变命运的不易,当然包含着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间的冲突。一个人要超越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太不容易,超越精神观念的限制更不容易。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寻找此生的幸福,都在试图超越上天给自己设置的各种樊篱。我期望读者从这本书里能读出一种坚韧来,看到坚韧在人的命运形成过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同时,对幸福在哪里也能生出一点新的感悟。人们都认为幸福在别处,从一个地方找到另一个地方,从今年找到明年,从明年找到后年,它真的在别处和以后吗?

张:您的短篇小说《哼个小曲你听听》,讲到家乡人喜欢哼小曲,这些小曲既带有地方戏曲色彩,又有山歌的野味,这种现象在北方平原地区的乡村并不多见,这是否因为邓州受楚地文化的影响更多一些呢?

周:我们邓州古属楚地,人们爱唱歌,爱听曲。在我们村里,我有一个堂哥,在世时特爱哼小曲,俗称拉“肉弦子”,他双手一边干活,嘴里一边拉弦子哼曲,我们在一旁听着,非常好听。那些曲子似曲剧、似豫剧、似越调,但又都不像,完全是他自己的随心创作,听上去悠扬婉转。他并不识谱,不知他的创作之源在哪里,也许就是天生的?在国家搞民间歌曲普查时,我们南阳各县都收集有成本的歌曲,那都是人们在干农活时常哼唱的。

张:在《哼个小曲你听听》当中,有大量的民歌民谣,活泼动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小曲大都是您自己编的吧?豫籍作家李洱在他的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当中穿插了很多“颠倒话”,这些颠倒话作为豫北的一种民间小调,带有反讽的意味;而豫南的这些小曲大多直抒胸臆,但两者都有点冷幽默的味道。您平常喜欢音乐或者歌唱吗?

周:那些小曲,有的是在乡间流传的,有的是经过我改造的。我自己非常喜欢音乐,主要是喜欢民族音乐。年轻时,我爱拉二胡,爱吹笛子,特别爱听二胡独奏曲,对《二泉映月》和《良宵》非常着迷。也爱听民族歌手唱的歌曲,在连队当战士、班长、副指导员时,我是连队演唱队的主要成员,那时主要是唱一些民族歌曲。后来进了大城市,年龄大了,事情多了,自己不拉了,不唱了,只听,通过音响去听。直到今天,我只要一听到二胡独奏曲和唢呐曲,还有箫独奏,就特别高兴,感到心旷神怡。

张:《哼个小曲你听听》里的主人公五爷,早年就成了孤儿,后来又丧妻,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成才,作为教师的儿子又在武斗当中为了救学生被红卫兵乱枪打死。风烛残年的五爷含辛茹苦地将孙子拉扯大,孙子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高级知识分子,而五爷却仍然是孤身一人,从放羊娃成了放羊的老头。这个故事让人想起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当中的主人公徐富贵,比较起来,五爷的形象显然更为正面,他在面对命运的轮回时,是一个胜利者。《哼个小曲你听听》里塑造了一个坚强的“父亲”形象,这其中是否也有着您自己家族人物的影子?

周:乡间有些人物,当然也包括我们家族的一些人物,人生很不顺,命运很凄惨,但他们最终都能平静面对,达观地看待人生,尽力把失去的东西“忘掉”,去应付新的人生问题,去活完自己的人生。我们村里有个瞎爷,他只是瞎了一只眼睛,但我们这些孩子都叫他瞎爷,他并不生气,他终生未娶,一个人过日子,家里的财产少得可怜,可他很少有忧愁的时候,整天乐呵呵的。五爷就是这些人的代表。我塑造这个人物,就是想向这类人表达我的敬意。其实,人怎么活不是个活?不就几十年时间?人最好的待遇,是不悔来人世。

张:非常感谢您接受这次访谈,祝愿您生活愉快,创作再获佳绩!

本文是一篇访谈,读了本文,你觉得在访谈中提问者与回答者分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问者:①就主题提问;②了解受访者的基本情况;③具备相关知识;④语言亲切。

回答者:①就提问进行针对性回答;②不宜就某个问题做长篇大论。

六、确定活动规划

1.划分访谈小组(以不超10人为宜);

2.确定本组撰写风物志的具体风物;

3.自制访谈表格,研讨采访方案与问题设计;

4.安排各人要带的用具,如照相机、录音笔、书写笔、笔记本等。

七、撰写家乡风物志

(一)活动导入

我们生活的家乡有各种风光景物、风俗物产,这些风物往往承载家乡的历史、文化,寄托了人们对家乡的情思。为这些风物写一个风物志,是我们了解家乡文化、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有助于我们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本节课主要通过汇报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成果。

(二)必备知识检测

1.通过我们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风物志?

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志”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所谓风物志,是指对家乡风光景物、风俗物产的介绍。

2.谁能说说入选风物名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

原则一:本地著名的自然景物、建筑、物产、风俗

原则二:具有本地特色,可以作为本地标志

原则三:有历史积淀或反映本地最新变化的事物

3.拟写风物志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可以与人物志比较回答。

(三)结合实践,说说风物志撰写基本流程

1.选取风物的眼力:

尽量选取反映本地历史、体现本地风土民情,对本地文化生活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景物、建筑、物产、风俗等。

小组讨论,确定本地有哪些适合写入“家乡风物志”的风物。

确定写作具体对象之前,一定要明确选取理由。

2.搜集资料的途径

(1)网上搜索:根据关键词在网络上查阅相关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2)实地采访:采访与风物有关的人员,包括相关风物的管理人员、久居本地的居民等。

(3)电话或视频约谈:结合查阅本地地方志等材料,电话或视频约谈相关人员。

3.约谈要领

(1)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约谈对象陈述事实、讲述细节、介绍信息、发表看法。

(2)约谈的问题应具体、明确、集中。

(3)控制话题,避免谈话离题太远。

(4)约谈中要注意倾听受访人的看法,随时给予积极回应。

(5)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

(6)约谈结束后要及时整理约谈记录,形成文字。

4.撰写风物志

(四)优秀风物志展示

第一篇

家乡的研椒

文 姐

“辣椒就面子,一辣一垫子。”能明白这句话意思的,我觉得应该是北方80前的人啦!“面子”——我老家对窝头的称呼。“垫子”盛干粮用的,也可以叫小筛儿。意思明了起来——要有辣椒,干粮有多少吃多少!

辣椒的吃法,多如牛毛——无论它是主角,还是配角。但有一种吃法,兴奋着我的唇舌,温暖了我的世界。

这种吃法,在整个白菜、萝卜当家的北方冬天,那简直是唤醒冬眠胃的最佳方法啦!甚至是不知那位家人的一句“该研个辣椒吃了”的提议,都能让慵懒的身体灵活起来:狗蛋儿立马去涮蒜臼子,石头从风干的辣椒棵子上摘了一把红辣椒,虎子拽两大棵干葱,连话都说不利索的老生仔儿,也被这气氛感染了,吸溜着鼻涕转圈圈……

食材与工具摆在了有着几十年做饭经验的母亲面前,接下来的技术性工作,非毛孩子能胜任的。因此,娘的地位越发凸现出来。

烧辣椒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说是烧,其实是把干椒埋在做完饭后,锅底还有余温的灰烬——俗称“落火儿”里烘焙。而这个“落火儿”得用“软柴禾”烧得,像玉米秸,麦草烧出来的最好。棉柴,木头都属于硬柴火,烧得的灰烬后劲儿还是足足的,辣椒埋进去,稍有疏忽,一股呛人的浓烟足以让你涕泪交加,毁了。姥姥或是母亲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把红辣椒烧得黄灿灿,透着一股焦香。

从灰烬里扒拉出的辣椒,吹去稍大点的黑灰,外面带着的一层白灰可别擦掉,指望它提鲜呢。把它们放在石臼里,丢几大粒粗盐,蒜锤子轻轻一压,脆生生的声响儿已让喉咙兴奋起来,先咽下一口唾沫。

锤子要慢慢下落,要是用力猛了,到处飞的辣椒碎片保管钻到你鼻孔里,让你铆足了劲儿地打几个喷嚏。

一会功夫,辣椒碎了,辣椒籽也被研破,浓香释放出来。

这时该放烧好的大葱啦。

葱是在掏出辣椒后,又埋进去的。当辣椒研好后,葱也烧好了,从炉膛里掏出来的葱变得软耷耷,浓郁的香味散发出来。拔掉外面一层烧糊的葱皮,用剪子铰成小段儿,放入蒜臼,和辣椒捣在一起……

研好的辣椒和葱软软糯糯,挑一筷子放进面子的窝窝里,几口就能吃下。直叫你从舌尖到胃里,燃烧似火。哎呀呀,鼻尖冒汗了,就是解开冬衣的扣子,还是辣!嘴里一边不断吸着凉气,一边含混地说:真过瘾,真解馋!

蒜臼子见底了,干粮垫子也空了。掌柜的总会说:多吃了半顿饭的干粮哩。

年岁渐长,见过、吃过很多的饭菜,从食能果腹到食不厌精;从食如饕餮到食不甘味。总有几种食物温暖着你的胃,刺激着你的神经,时不时跳出来的时候——我想是该回老家了,那里有我熟悉的味道。

第二篇

寻访纳西东巴文字

阿 原

初识东巴文字是在某一天从新华书店买回的《辞海·语言分册》中看到。当即许下诺言:倘若有机会一定去造访那神奇的东巴文字。

终于有了一次赴丽江古镇采风的机会,我们小组一行5人决定去寻访纳西东巴文字。一到古镇到处都是以汉字与东巴文字等书写商铺门头、楹联和指示牌等比比皆是。于是乎,一种仰慕与求知欲望与时俱增。骤然间,我走街穿巷,拍下一张又一张记录东巴文字的照片。

图一纳西东巴文识字壁图二丽江古镇东巴文展示墙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据说: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东巴文,即纳西象形文字,纳西语称"司究鲁究",直译为"木迹石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

图三 丽江古镇部分商铺门头、楹联等之一 图二 丽江古镇部分商铺门头、楹联等之二

东巴文创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约有1400个单字,至今仍为东巴(祭司)、研究者和艺术家东巴文历史所使用,被当今学者们认为比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和中国甲骨文字显得更为原始古朴,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这种古文字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从东巴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还有一种标音文字,称“哥巴文”。“哥巴”是弟子的意思,“哥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哥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东巴也用它写了二百来册经书。这种文字笔画简单,一字一音,比象形东巴文进了一步。哥巴文虽有2400多个符号,但重复较多,常用的只有500多字,标音不标调,同音和近音代替很多,致使运用不广。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这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确是个奇迹。

2021年北京高考作文备考必备资料

(点击所选字体即可打开内容)

来源:资料由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