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的茶文化从何而来(背后又有什么内涵)

句子大全 2020-11-13 12:35:27
相关推荐

中国的茶文化从何而来?背后又有什么内涵?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饮茶品茗”,是一件非常文雅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些文人雅士来说,更是将“品茗”

作为人生一大乐事。从茶杯中飘出的氤氲茶香,总是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关于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神农氏在“尝百草”之时,偶然间尝到了一种叶片较小,但入口后先苦涩后甘甜的树叶。这种树叶散发出的天然香气,具有非常好的提神醒脑作用。

从这之后神农氏就开始教授人们,使用山泉水冲泡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但此时“茶”的概念尚未形成,人们只是将这种树叶当做“药饮”。喝过之后不仅可以让身体倍感清爽,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病抗病的作用。

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应该是古代人“品茗”的源头。虽然当时并未有任何文字记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给人们身体和精神方面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历史起源

谈及中国人饮茶的历史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茶文化”,想必很多酷爱饮茶之人都会非常感兴趣。毕竟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但由于茶文化在推广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载体,所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一个“小众文化”。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今社会中,能够了解茶文化并熟知“茶道”的人并不多。这不得不说是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一种遗憾。

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所谓的饮茶只不过就是,将茶叶放在茶盏之中,然后直接倒入滚烫的开水进行冲泡,然后等到不烫嘴的时候直接饮用即可。如果从味道上来讲,也只是比普通的白开水多一些味道而已。

笔者认为这种想法不仅大错特错,而且也彻底失去了古人“饮茶品茗”的意境。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以及在饮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茶道”,所承载的不仅仅是饮茶的行为,这其中所涵盖的内涵、意境、思想等,才是古人“饮茶品茗”的真正目的。

1.神农氏“尝百草”说

据说生活于4000多年前的神农氏,在“尝百草”的过程中,由于尝到了毒草所以毒发身亡。但此时正好下了一场倾盆大雨,而神农氏则被雨水浇醒。原来雨水中含有大量的茶叶成分,所以神农氏才会起死回生。

很显然这只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传说而已,已经死去的人根本不可能死而复生。但是这个传说中起到灵丹妙药作用的茶叶,却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植物。而且从上古时期一直流传至今。

2.先秦时期有关“荼”的记录

成书于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曾有很多关于“荼”的诗文。《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其中的“荼”就是后来的“茶”,大概意思是谁说茶菜苦?我感觉茶菜的味道就像,荠菜一样回味甘甜。

实际上这两句小诗所表达的是,生活在周朝底层的老百姓们,虽然每天都累死累活的劳动,但是特们却从未放弃向往美好的生活。每天喝或者吃“荼”,就像吃芥菜一样幸福。也表达了一种苦中作乐的乐观态度。

《郑风·出其东门》中也有“出其圈阅,有女如茶;虽则如茶,匪我思且。”“圈阅”指的是城门,从城门中走出去后看见了 ,熙熙攘攘如“茶”的女孩。用植物比喻女孩应该是,想表达女孩们向“茶”一样清新纯洁。

但是后两句却说虽然游女如“茶”,但可惜的是却看不到自己的意中人。这其实是一首用“茶”表达爱情的诗歌。但笔者却从中了解到了,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茶”,并且当时的人们也有了饮茶的习惯。

《豳风·七月》中也有过对“茶”的描写,“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首诗里面所提到的“采茶”,其实就是大家印象中的采茶过程。

从而可以得知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茶园,并且也有了比较系统化的采茶、制茶流程。

3.秦汉时期的“茶”文化

如果按照“茶”的起源去分析,实际上可以从史料中获知,中国最早的茶叶产地其实是“巴蜀”。顾炎武曾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这段话说明了中国人“饮茶”,应该是从秦朝扫六合之后,才逐渐成为国人的一种日常行为。

其实在原始社会后期,“茶”这种具有神奇效果的树叶,就已经被人们作为,“物物交换”的媒介开始使用。尤其是到了殷商时期,“茶”的属性除了饮品之外,还被当时的诸侯作为“贡品”供奉给周天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饮茶”已经蔚然成风,无论是公卿贵族还是普通文人百姓,几乎每天都要“以茶代水”。而到了战国时期“茶”的发展更为广泛,不仅已经有了颇具规模的茶场,而且以“茶”为载体的文化,也开始在当时社会盛行。

“三国两晋”时期的长江中游地区,已经成为了茶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地。当时人们的主要饮品“汤茶”,实际上就是茶水的一个分支。而且此时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都已经无法离开茶水了。

4.唐宋时期的“茶道”精神

(1)唐代陆羽《茶经》

但是“茶”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真正开始与君王大臣、文人雅士、男女爱情;民间百姓、参禅悟道融为一体,实际上是在唐宋时期。因为在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被写为“荼”。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在唐代之前,中国并没有出现“茶”。

而是唐代著名茶艺奠基人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将“荼”字改为“茶”,至此中国才有了“茶”文化。但事实上在汉代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使用“茶”字了。只不过是陆羽在撰写《茶经》时,正式将“茶”字定型了。

所以如果只是按照“荼”与“茶”的字形变化,就说茶起源于唐代并不具有客观性。但如果说“茶”在唐代得到了,更加完善、深化以及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实还是具有一定客观性的。

《茶经》作为中国现存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具有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等特点。在这本著作中陆羽将先人饮茶的历史,以及流传几千年的“茶文化”进行了深刻总结。作为中国古代最权威的“茶叶百科全书”,对中国茶文化和茶道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宋代蔡襄《茶录》

当古老的茶文化和茶道精神传到宋代之时,宋朝人蔡襄受到了陆羽《茶经》的启发,撰写了古代另一部具有影响力的茶学著作《茶录》。这本书一共分为上下两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茶”的色、香、味等十目。

同时在“下篇”中所论述得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不仅在当时社会中形成了一种饮茶风潮。而且这种以茶为载体,以茶文化为契机的“茶道”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也依然长盛不衰。

(3)茶道精神

相信一提起茶道精神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日本。因为按照现代“茶道”文化的发展趋势,只有日本的茶道才真正的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精神”。虽然这样说有很多人会特别不服气,认为“茶道”的源头在古代中国,那么茶道精神一定是中国最好。

但是大家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茶道”这个词虽然从唐代,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所谓的“茶道”,以及“茶文化”都失去了正统精神。

“茶道”始于中国唐代时期,据《封氏闻见记》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大概意思就是“饮茶品茗”等习俗,在经过不断发展之后演化成了“茶道”。并且在唐朝时期被广泛推行。

上至王公贵族朝臣下至黎明百姓,几乎没有不饮茶之人。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茶道”在唐朝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载体。

而且大有“品赏茶之美感”的意味。而且“茶道”作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早已经融入了每个中国人血脉之中。

但是“茶道”在发展到元朝之时,由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茶道”在元朝灭亡之后就已经消逝了。虽然在元朝之后的历朝历代,也都以饮茶作为一种自用风雅的文人雅趣,但是“茶道”精神已经不复存在了。

“茶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活礼仪,不仅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的载体,而且也可以通过“品茶”,达到静心、静神、陶冶情操的目的。笔者认为如果从“茶道精神”的本源上去分析,其实所谓的“茶道”就是一种古代中国精神的象征。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茶道文化虽然起源于古代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人精神、思想、生活;交友、爱情、政事、外交,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的载体。在南宋时期传入日本之后,已经被衍生出来的“日本茶道所替代。

结 语

笔者认为从上古一直到先秦时期,有一种神奇的东方树叶,演化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茶饮,无论是“荼”还是“茶”,其实都凝聚了古代先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泡茶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选取适合个人口味的茶叶,然后烧上一大壶沸水,将茶叶倒入茶壶或者茶杯中,直接用沸水冲泡就可以获得,一杯茶香四溢的茶水。

但是笔者要说这种所谓的,“泡茶”或者“饮茶”方式,不仅没有体现出“茶”的灵魂,而且也失去了传承了几千年的“茶道”精神。虽然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特别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非常快,但是能够安静的坐下来泡一杯茶喝。

并且能够在芳香四溢的茶水中,闻到一抹古色古香的历史韵味,以及凝聚了几千年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可以感同身受的去体会,古人在饮茶时的恬静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真意。

【参考文献】

王建《中国茶文化的复兴——明代文人茶与日本煎茶道的起源》

张杰《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

胡长春《浅谈对中国茶道的若干认识和理解》

李喆《日本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比较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