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宋人情景相生的艺术境界(催动了斋堂记文的兴盛)

句子大全 2020-04-25 04:09:02
相关推荐

宋代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全盛期,也是记体文成熟和转型的重要时期。北宋名家辈出,创作数量丰富,质量高,代表了宋代记体文的最高成就。北宋古文家们的创作实践大大拓展了记体文的各类题材,确立了其创作风格,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随着北宋城市与园林建筑的发达,士人生活态度与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斋、堂、轩、室等与文人燕居生活密切相关、为士人们提供修身养性,凝神谛听精神空间的私人场域越来越得到文人的青睐,此类场所不仅可以燕休燕居,也可登临宴游,总体来说更接近士人的心灵场域,趋于私人化。与此同时,斋堂记文的创作亦随之兴盛。

一、北宋斋堂记文的兴盛及其成因

(一)北宋斋堂记文的兴盛

记体文成熟定体于唐代,斋堂建筑类记文在唐代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至北宋才迎来其繁盛期。唐代是斋堂记文的初创时期,随着记体文在唐代的独立,题材领域的不断扩大,营建类记的繁盛,斋堂类建筑记文的创作也开始出现。

唐代共有斋堂记文共十四篇,其中包括私人斋堂记文八篇,官署斋堂记文六篇。从作者与记文创作情况来看,初唐斋堂记文创作空白,中晚唐时期才陆续出现此题材的创作,作者有李华、柳宗元、柳识、吕温、白居易、徐锴等。

这与中晚唐后韩柳古文运动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古文革新倡导下散文创作的发展,也推动了记文题材与内容的开拓,加之中晚唐社会走向衰微,士风浇薄,文人心态转向消极衰颓,开始逐渐把眼光转向主体心灵场域与日常生活,以白居易闲适心态为代表,更能迎合“幽人之致”的山斋草堂等私人化空间也越来越受到文人的青睐。

宋代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全盛期,散文在宋人手中发展到了鼎盛,两宋也是斋堂记文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据《全宋文》统计,宋代共创作了堂记 893 篇,斋记 286 篇,轩记 129 篇,室记 31 篇。其中北宋时期的斋堂轩室记文共 216 篇。

而据《全宋文》《全唐文》统计,北宋 160 余年间共创作记文 2400篇,约为唐代的 3 倍;但仅就斋堂记文这一题材来看,北宋年间创作数量是整个唐代 21 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力压唐代,名篇的数量也更多,创作景象蔚为大观。

(二)北宋斋堂记文兴盛的原因

北宋士大夫的审美取向、价值选择和观照心态及行为方式无一不与北宋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息息相关。北宋斋堂记文作为反映士人审美风尚与精神生活的载体,势必也会为历史长河的流动所裹挟,在内容主题、体式风格、审美情趣上体现出北宋的时代特征,并随着其社会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大背景的交互影响呈现出其独特的美学色彩。

北宋斋堂记文的兴盛,与北宋书斋文化的勃兴、北宋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北宋社会思潮与创作主体心态均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方面,古代燕体类建筑的形态随朝代的更替发生变化,但随着宋代城市经济和士人自身需求的发展,斋堂等燕休之所的审美功能增强,实用性不再是建堂的唯一目的,宋人追求精致的生活观念成为宋代斋堂建筑数量骤增的重要推动力。

宋人不仅好为书斋书堂起名,甚至不乏有文人以斋名自号,借书斋精神寄寓对后人传承家风家学的厚望。

宋代斋堂文化之盛,不仅体现在斋室雅号,与其紧密关联的文房清供、盆景艺术、题匾文化、包括诗词文在内的书斋文学创作的发展,都进一步加深了斋堂的文化底蕴,使斋堂自构建之初就成为与文人生活、文学创作密不可分的文艺场域。这也成为了斋堂文化风行的土壤。

另一方面,北宋经济高度发展,这给园林建设兴盛奠定了基础。北宋的城市生活环境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士人心态,士人们在斋堂中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陶冶个人情趣爱好,转向朝堂之外的新领域的事业追求,北宋文人画、书法、私史文集、笔记小说等文化成果因此空前丰硕,士人们以热爱和艺术汲汲钻营生活之道,推动了斋堂建筑的发展。

北宋崇文国策与士人风尚也使得适意随性的休闲生活对士人们的吸引力也变得空前强烈,进一步影响了宋代随笔、日记等记录日常的短篇小制的风行。

最后一方面,宋人的审美观照方式很大程度上亦受理学影响。北宋理学的发展也赋予了北宋士人高度活跃的哲学思辨意识,他们在文学创作时好发议论,阐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批判,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对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等命题的见解,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意识.

将人的主体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推动了记文的议论化发展,北宋人本精神的高扬亦有赖于此。

二、北宋斋堂记文的思想内容

斋堂建筑和文人园林庭院相似,自诞生就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联系,正如园林与宋词的绝妙呼应,斋堂建筑与记文也有着默契配合。在宋人审美意识的统摄下,各艺术门类得以互融互通,记文作为建筑精神的载体和导引,折射出北宋时代背景下的士人风尚和士人行为方式、价值体认,具有深刻广泛的社会与人文意义。

北宋士人将官署斋堂与私人书斋草堂的功用合二为一,来调节出入行藏的矛盾。这样,官署斋堂的固有政治属性被打破,兼具了私人斋堂的多样性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北宋斋堂记文的主要内容

北宋时期,建筑竣工后请文人作记以扬其美成为一种风尚,滕子京为向范仲淹邀记,特地写了《求记书》,这才有了传世之作《岳阳楼记》,岳阳楼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古往今来四大名楼之一。文人赋予建筑的文化内蕴是具有巨大价值的,这使“景与意并”成为游观类建筑记重要创作标准,记文正是洞查建筑精神与主人思想的重要途径。

北宋的斋堂轩室类建筑数量颇丰,记文内容除了反映斋堂地理位置、营建始末、主人生平背景外往往也透露了记文的功能与传播形式。

(二)北宋斋堂记文的思想意蕴

从整体上看,不论是请他人还是自己所作的记文,主要内容还是表情达志。由于记文情境和表现对象的不同,所要表达的内容往往各有侧重,文体形态也必然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过记文寄意,以表达宋代士人们的价值取向、理想目标、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才是作记的主要目的。

如果说官署斋堂所代表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私人斋堂则更多是文人意趣,儒释道三教对士人思想特质的影响发展出宋人文化性格中经世致用与幽栖独处的两面,投射在斋堂记文中,则是功业与志趣二者并存,这使得记文的对象——斋堂建筑的精神意蕴空前丰富而多样化,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开拓也越发深邃幽微。

三、北宋斋堂记文的创变与影响

(一)写景笔法的发展

北宋斋堂记文继承发展了唐代记文炉火纯青的写景艺术,并创造性地融入了个性化思考,营造出情景融汇的“写意”之境。宋代是一个文化性格思辨老成的社会,也是一个人本精神高昂的时代,士人为文好议论言理,可谓无事不可入文,宋人的“以论为记”正是对传统叙事性记文的革新。

北宋斋堂记文表达的内容不同,思想侧重不同,境界深度也各不相同,独立的个性色彩与主体之“意”的千姿百态正是记文的一大特色。

北宋在唐代斋堂记文“工于景物刻画”的基础上将写景摹物又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景物的描写性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不仅如此,北宋斋堂记文还学习了唐宋山水游记移步换景手法,以动态的观赏视角再现斋居清雅幽静生活,注重情景交融。同时吸收了北宋文人画在审美上重写意的艺术特点,创作者形成了对文章“意境”的自觉提炼意识。

语言风格则上又兼有散体的自由灵动与诗歌凝练隽永的特点,从而使北宋斋堂记中的景物描写极具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具备了美文所需的审美要素。

(二)斋堂记文的变体

宋代文学的开拓创新正得力于宋代文人致力打破文体之间的壁垒。宋人的泛文学观念主导下力求各文体间相互融会贯通的文学创作,孕育出了苏轼的“以诗为词”“以论为记”、欧阳修的“以文为赋”、辛弃疾的“以文为词”等灵活多样的文体表现形式,记文的破体创作也是重要代表,北宋斋堂记文突破了唐以来的定式.

不仅“以论为记”,同时还吸纳了赋法、对话体、寓言等文体特点,形成了“集大成”之貌。

宋代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论”,宋人诗文处处析理透辟,议论横生,宋人的尚理思辨意识使他们在创作时即使打破文体间的壁垒也要直抒胸臆,其中记文的议论化最具有代表性。

北宋的文家对斋堂记文的文体发展贡献最大的是欧阳修和苏轼,欧苏二人作文向来不拘常格,极尽议论之能事。如欧阳修的创作依托其史家襟怀纵横议论,言简而意丰,其创作实践是北宋记文创作由“叙事”到“议论”转变的关捩。

(三)北宋斋堂记文对后世的影响

北宋斋堂记文作为记体文文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文类,其内容上包罗万象,艺术上创新性强,个性色彩强烈,具有较高的文学与美学价值。北宋文家的创作实践不仅在语言风格、表达手法、书写模式、审美造境各方面影响了南宋与明清时期的斋堂记文创作,更将这种影响漫延至其他文体。

斋堂记文由唐至宋再到明清的发展好比诗歌从魏晋到到唐宋的发展,体制与思想的臻于完备,造境入化都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

纵观古代文体发展史,每一个文体的发展皆有其规律,正如文学与文体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散文与记文、记体文与斋堂记亦是如此。散文与记文的发展鼎盛下,斋堂记文这一题材的成熟完备是必然现象,而斋堂记文的发展又丰富了记文题材,完备了记文的体式与艺术形式,文体的演变皆是如此。

从纵向来看北宋斋堂记文的文体地位,斋堂记文的特殊题材使其成为“载道”古文向性灵小品的短制散文发展转变过程中影响极大的一个重要文体,上承宏篇正论下开短制美文,骈散结合,亦庄亦谐,亦俗亦雅,其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的美文特质,在记体文乃至散文发展史中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以横向来看,北宋斋堂记文在吸收唐宋厅壁记、碑记、地志、亭台楼阁记的艺术形式的同时,有“破”有“立”,直接影响了明清小品文如晚明意象体小品这类文体的发展,间接影响了笔记小札日记等反映日常生活题材的短制散文的创作,其艺术意境与审美情趣对宋以后的散文创作影响尤为深远,斋堂记文在宋人的手中壮大并达到了鼎盛,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结语

记体文这一古代重要文体在唐以前只是备忘的实录文字,与“文章之文”无关,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才成为了独立文体,摆脱了它的纯应用性,具备了文学性散文的审美价值。斋堂记文本属于营造类记文,产生于唐而鼎盛于宋,北宋是其确定了文章体式、结构、表现形式、表达技巧、语言风格并形成成熟的艺术特色的重要时期。

北宋斋堂记文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留存至今的文化资源,记文中体现出的审美态度与价值理念对整个宋代乃至宋以后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