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知否中袁文绍是真的娶不上媳妇吗(是袁伯爷和妻子斗气不给他娶)

句子大全 2008-03-18 04:43:31
相关推荐

《知否》四个女儿中除了如兰低嫁,其余三个兰都是高嫁。

华兰嫁进忠勤伯爵府是盛纮为她选的,明兰嫁进宁远侯府是顾廷烨千方百计的算计来的,墨兰嫁进永昌伯爵府是她拿着盛家所有女儿的名声赌来的。毕竟吴大娘子心仪的儿媳妇可是明兰。

当初吴大娘子为了想办法娶明兰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又是下拜帖来请,又是组织马球赛,还时常送明兰东西,无非就是希望明兰能早点嫁进梁家。

能让吴大娘子如此不顾及门第的原因是自家儿子的不争气。梁晗在国丧期间弄大了小妾的肚子,梁晗以后婚事艰难事小,被有心人上告,梁家丢官罢爵事大。

儿女犯了错,自然是做父母的想办法解决。通过接触吴大娘子相中了明兰明事理,能掌家,以后说不定也能管束住梁晗,这才一次又一次的制造机会跟明兰见面拉拢感情。

事出反常即为妖。

明兰实在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吴大娘子不在乎门第,非要娶她这个小门小户家的庶女。好在明兰机敏,了解了这其中的原因并巧妙地把这个“机会” 抛给了墨兰,让墨兰有机会如愿以偿地嫁进了高门大户。

因为家里出了这样的龌龊事情,吴大娘子才这样不顾及门第的想娶明兰。那么袁家同意跟盛家的婚事又是为了什么?仅仅是因为袁家受过冷落,京城里高门大户家的嫡女不肯嫁进袁家吗?

其实这场婚事也是袁伯爷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后做的决定,盛家嫡长女华兰是最合适的儿媳人选。

儿女的婚事一向都是家里的大娘子为主导的,盛纮亲自上阵是因为自家大娘子短视,考虑事情太过简单,实在是指望不上。盛纮不得不自己支棱起来为儿女的婚事把关。

袁伯爷的境况比盛纮更加艰难,他家大娘子不仅指望不上还帮倒忙,袁文绍的婚事只能袁伯爷自己操心。

袁家受冷落这么多年,当年袁文纯娶妻的时候也有过一些挫折,最后才定了大娘子娘家姐姐的亲闺女。

如今袁文绍娶不上媳妇,袁大娘子一定还想再娶一个娘家的姑娘——这一次袁伯爷是坚决不同意的。当时袁大娘子的娘家章家还是国子监的祭酒,如今早已经落败,地位不相等也就算了,重要的是袁伯爷怕了章家的女人。

袁大娘子拿钱补贴娘家就不说了,但是她心里只有娘家人,连袁家的香火传承都不顾这一点袁伯爷实在是接受不了。

世界上哪有儿媳妇生不出孩子婆婆却不让儿子纳妾的道理,儿媳妇生不出孩子的那几年他想孙子都想疯了。子孙满堂才是家族兴旺,人口稀薄那是败家之相。

两个章家女人已经让家里不消停了,如果再娶一个章家女人,那袁家干脆直接改姓章算了,到那时估计就连他这个伯爷恐怕在家里都没有说话的地方。

袁伯爷为了不娶章家女儿费尽心思,袁大娘子为了娘家孩子能嫁进袁家也想尽办法。于是在两个人的拉扯中袁文绍也二十几了。

袁大娘子不止偏心娘家,还偏心大儿子。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这二十多年下来就连袁文纯都看不上自己的亲弟弟了。

袁文纯看不上自己的弟弟,自然也就看不上弟弟的岳父家,要不然有哪个哥哥会在亲弟弟的迎亲宴上故意制造一些小事故,就为了看弟媳的娘家出丑。

在袁文纯的眼里替弟弟迎亲这件事都没有讨好顾廷烨重要。

袁家和顾家是没有亲戚关系的,那为什么还是个孩子的顾廷烨会跟袁文纯一起去扬州迎亲?应该就是两个人遇到了,袁文纯不想丢掉这个讨好巴结定远侯府未来主子的机会,于是邀请顾廷烨一起到扬州游玩。

为弟弟迎亲这样的大事在袁文纯的眼睛里都是小事,可想而知在袁家他是如何欺负袁文绍,不把他放在眼里。

袁文绍看不上袁文纯这件事情袁伯爷是知道的,他从来没放心上。再就是袁文绍在袁伯爷的心里也没有袁文纯重要,否则他答应盛纮去扬州给儿子迎亲怎么又不去了,甚至连个解释都没有。

小儿子迟早要分家单过的,他们以后还是要依靠老大袭爵养老的。

他们是亲兄弟,有点小摩擦也很正常。再加上袁文绍本身就是个老实忠厚的人,又孝顺,不计较,袁伯爷从来没有听到小儿子对母亲和大哥有一丝的埋怨。所以他不觉得兄弟俩有什么问题,这就是他们袁家的相处模式。

现在的问题是袁文绍的婚事等不起了,但是儿媳妇的人选是个难题。妻子偏心大儿子一家,大儿子一家看不上小儿子这都是事实,袁伯爷可以假装看不见,袁文绍的妻子能假装看不见吗?她能容忍婆婆大嫂一起欺负自己吗?

袁伯爷的想法很简单,与其要家里人改变,不如找个外人跟袁文绍一起受委屈。只要娶一个能受委屈,贤惠,有教养的儿媳妇就能解决目前的所有难题,继续维系三方的平衡,家庭的和睦。

就算受委屈也是暂时的,袁文绍是次子,总会分出去单过的。只要袁文绍正妻,那以后有好日子等着他们,而袁伯爷和妻子就可以安心跟着袁文纯在伯爵府养了了。

儿媳妇的品行,教养很重要,门第也不能太差。

如今朝中的情况是皇上年老,中宫皇后无子,大家为了立哪个皇子为储的事情争论不休。京城里无数的勋贵为了将来的前途纷纷站队,牵扯进立储的大事中去了。

袁家上一辈曾卷进谋逆案中,被先帝夺了爵,后来现在的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查出袁家是被牵连的。虽然皇帝给袁家恢复了爵位,但袁家还是受到了斥责,褫夺了十几年的米银被冷落了。

袁家是切实地感受过什么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句话,所以作为一家之主的袁伯爷是比其他勋贵人家都知道明哲保身的重要性。

京城里高门大户不把嫡出女儿嫁进袁家是肯定的,庶出女儿是可以嫁的,只是袁伯爷不敢答应。他生怕这些高门大户的人家卷进立储之争,袁家能起复不容易,他不能让袁家有任何闪失。

袁伯爷看不上京城里的小门小户,一是怕他们教不出好女儿,本来门第相差就大,万一娶了个厉害的回来闹得家宅不宁,再被有心人告发他管家不当那就得不偿失。

毕竟官场之上无小事,盛纮想发卖几个奴才也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引起什么风波影响了自己的官声。袁伯爷没有能力复兴袁家,但是至少他能保证不让袁家断送在他手里。

二是他一点风险也不敢冒,万一连这些小门小户也跟那些王孙贵族有什么牵牵绊绊的关系,将来会连累袁家。所以袁伯爷现在根本不敢跟京城里的人结亲。

他巴不得这个亲家离得京城越远越好,因为离京城越远就代表越安全,最好的儿媳妇人选还是那些家世不算太差的地方官家的孩子,

袁伯爷觉得地方官的女儿能嫁进伯爵府也是她家祖上积德了,嫁进袁家受些委屈也是能忍受的。

当袁伯爷知道盛纮有意结亲之后,应该是开心坏了,没有比盛家嫡女更适合的人选了。

盛纮一直都在地方上做官,跟京城里没什么牵扯,虽然他只是六品官,但是名声很好。

盛家老太爷是当年名动天下的探花郎,妻子是勇毅候独女,盛纮的岳家是天子老师,配享太庙的王家。

虽然说盛家的家世还是有些单薄,但不算小门小户了,最最重要的是盛家是被盛老太太守护着的。

盛老太太是何等的重情重义,丈夫死后不肯改嫁,一心一意抚养庶出的盛纮。为他请名师,要他刻苦读书。

为了盛纮的前程不惜跟娘家决裂,在盛纮成人之后把盛家的家产全部都交给了盛纮。如今盛纮在官场上如此顺利也少不了盛老太太在后面帮扶。

华兰是盛家嫡长女,还在盛老太太跟前养过几年,必定是个能持家,有教养的好孩子,以后嫁进袁家也一定能做个好妻子,好儿媳。就算华兰真碰上了什么委屈,盛老太太也能完美地帮她解决。

袁伯爷思量再三,发现没有比盛家更好的亲家了。所以他赶紧跟盛纮提亲,甚至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他还承诺到时候会亲自去扬州迎亲,给足盛家面子 。

袁家为什么要娶华兰,因为华兰是最好的受气包。

娘家在扬州离京城太远,受了委屈也没地方说,也不会有娘家来抱不平。有足够好的教养,不会挑唆袁文绍跟家人闹情绪。知书识礼,受了婆婆的委屈也不敢抱怨,生怕落一顶不孝的帽子。

这十年里,如果不是盛老太太时刻挂念,为她出谋划策,明兰最后教了她一招釜底抽薪,华兰的苦日子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

谁能想到故事的结尾会是袁文绍越来越好,因为盛家,因为顾廷烨,袁文绍有了更大的天地可以施展拳脚。而袁文纯却籍籍无名,也因为袁大娘子总是接济娘子,等袁文纯接手忠勤伯爵府的时候就剩了个空壳子。

将来哪个儿子为他们养老还真说不准。

此时的袁伯爷应该庆幸,他此生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选了华兰做儿媳妇。没分家前华兰受尽委屈,孝顺公婆,服侍丈夫,教养儿女。后来随着盛家的家族壮大,盛家又成了袁家最大的靠山。

身份,地位是天生就注定了的,但是这些就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走在别人的前面吗?

袁伯爷至少是看错了。

袁文绍就努力证明了人生是一条马拉松,谁能笑到最后谁知道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