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城雕背后的成语故事

句子大全 2008-12-24 09:04:55
相关推荐

编者按:

城市雕塑是解读城市文化的名片之一,在我市各县区街头小巷、公园广场,许多雕塑颇有看头。它们来源于宝鸡的炎帝文化、周秦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讲述”着文化味浓郁的成语典故。立在渭河百里画廊里的雕塑“蒹葭姑娘”,讲述着“蒹葭之思”的诗经故事;周公庙前、石鼓山上的雕塑“周公”,诉说着“周公制礼”的往事;蟠龙文化公园里的“马援”,展现着“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不妨多看看本地的山水、城雕,品味其背后的地域文化。

商彝周鼎

何尊、秦公镈、胡簋、大克鼎……走在市区经二路,可以看到多尊青铜器仿制品雕塑,这些雕塑是依据我市出土的稀世珍品青铜器仿制的,看着它们,不禁让人想到一个成语——“商彝周鼎”。

“商彝周鼎”形容十分珍贵的器物,闪烁着青铜文明的华彩,与宝鸡文化密切相关。虽然这个成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传递着庄重典雅的意蕴,是“奇珍异宝”“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等词语无法替代的。

“彝”是古时盛酒的器具,也泛指宗庙常用的祭器;“鼎”则指古代煮东西用器形,有圆形三足两耳鼎,也有方形四足鼎。宝鸡作为周文化发祥地、青铜器之乡,出土的青铜鼎不少,如大克鼎、毛公鼎、大盂鼎、五祀卫鼎等。

“商彝周鼎”这个成语为何有庄重典雅、珍贵至极的意味呢?《左传》里有这样一句:“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周人把祭祀看作国之大事,祭祀用的礼器也颇为贵重,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活动时,“彝”“鼎”作为青铜重器,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参与着这些有庄重仪式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为“彝”“鼎”蒙上了一层庄重而神秘的色彩。

按照西周礼制规定,鼎与人的身份地位直接关联,列鼎制度对鼎的使用划分严格: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鼎被明确赋予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乱用可不成。如今,考古工作者也会借助鼎来与古人“对话”,根据鼎的数目、造型、花纹、铭文等来评判墓主人的身份。

2014年10月16日,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村民在后院取土时,意外发现青铜鼎、青铜簋、铜铃等文物,并及时上报文物部门。按照青铜鼎、青铜簋的数量造型,考古工作者推断,墓主人为春秋早期士大夫,仅次于诸侯。

除过欣赏雕塑,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周原博物院等地观赏青铜器珍品,更能感受到“商彝周鼎”这个成语的青铜文化光彩以及庄重典雅的意味。(记者张琼)

剪桐封弟

市区中华石鼓园内,有一个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小游园,名唤五德园。五德园用雕塑展示了五个不同的历史典故,形象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做人的道德标准。信园雕塑“剪桐封弟”为我们解读了“君无戏言”的故事,表示人与人之间要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

周武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名诵,次子名叔虞。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其弟周公辅政,周武王长子、13岁的姬诵继承王位,史称周成王。

有一天,年幼的姬诵和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叔虞说:“给你这个玉圭,封你去做唐地的诸侯吧!”叔虞双手接过梧桐树叶剪的圭放于胸前,并向周成王行礼致谢。而后,叔虞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听后去见周成王,求证封侯一事的真假。周成王说,那不过是游戏时的一句玩笑话而已。周公道,天子无戏言,天子说出的话,史官会记下来,朝廷上下的人都会谈论,怎么可以当儿戏呢?于是,周成王听从周公的劝谏,把唐地封给弟弟叔虞,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这则故事,也是“君无戏言”这句话的最早来源,它告诉人们应言而有信、谨言慎行。

后来,周成王做到了君无戏言,叔虞到达唐地之后,也不辱使命,发展农牧生产,兴修水利,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受到了后人的赞誉。这个故事,成就了“剪桐封弟”的成语,也彰显了周人注重信用的优良品德。在周人眼里,人要言而有信,一旦许下诺言,就要一辈子信守,这是做人的根本。时至今日,诚信仍然是我们追求的高尚品德之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会给人留下不靠谱、难以信赖的坏印象。相反,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则会让人感到可信赖、有威望!(记者 于虹)

虞芮之讼

市区石鼓山上,有一组雕塑:两名农人手持农具,正在相互礼让地畔;旁边站着两名身着华服的人,他们一边观察着两个农人的举动,一边谈论着什么。这组雕塑讲的是西周“虞芮之讼”“虞芮让畔”的典故,展现了周原大地上的文明礼让之风。

《史记·周本纪》里有这段历史的明确记载:“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

与这段记载相吻合的是,在岐山贺家村、礼村一带,流传着西周农人让地畔故事。周初时,两个小诸侯国虞国和芮国相邻,为争夺一块土地,两国互不相让,争执不下。虞国和芮国国君决定前往西岐,去找威望高、名气大、做事公正的西伯侯姬昌评理,裁决这场土地纷争。两人到了周原,被眼前的一幕幕场景所触动:耕种的农人相互谦让地畔,走路的人相互礼让道路,年轻人礼让长者,周人的一举一动有节有礼,十分文明和谐。

周人文明礼让的社会风气,让虞、芮两国国君颇受震动,并反思起来:周的普通农人尚且知道相互谦让地畔,作为两个诸侯国国君,哪还有什么脸面为争一块土地去找姬昌评理呢?于是,两人虽然到了周地,但没有去见姬昌,选择放弃争执返回,并决定将那块争执的土地让了出来,借此将周的礼让美德广为传播。石鼓山的这组雕塑,形象地展示了西周人的礼让故事——“虞芮之讼”。

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采用仁德治国的方针,重视礼仪对民众的教化。久而久之,周人养成了敬老爱幼、礼让文明等行为习惯。周公制礼,使礼仪规范更加系统化,从吃饭细节到祭祖注意事项,再到人们的言谈举止,无一不被纳入礼的范畴。西岐社会风气良好,古人在品评姬昌的功德与西周的社会风尚时,赞誉西岐“疏风犹在,于此一吸,可得三日饱”。

时间的车轮滚滚而过,周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崇德尚礼的价值观,至今仍影响着后来人。(记者张琼)

泰伯奔吴

在中华石鼓园里,有这样一组雕塑:一人骑马前行,一人牵马回首,眼神中充满对家乡故土的眷恋。这组雕塑讲述的是“泰伯奔吴”的历史典故,静默地向我们“述说”着一段不计名利、顾全大局的千古佳话。

史籍记录了“泰伯奔吴”的始末,周文王的伯父泰伯为了让贤,离开岐山,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来到了吴地,这组雕塑正取自这段历史故事。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古公亶父看到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伶俐,有治国之才,想传位于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当时,周族的继承顺序是父死传子,子多传长。泰伯、仲雍明白父亲心思,为了不为难父亲,也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兄弟俩从周地岐山来到了当时的荆蛮之地吴地(今无锡一带)。一方面他们学习当地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并“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另一方面,泰伯把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经验,传授给当地民众,教他们兴修水利、种桑养蚕、饲养家禽……

父亲去世了,泰伯同仲雍回岐地奔丧。三弟和众臣要他继位,泰伯绝不从命,王位仍让季历继承,后来王位自然传给了姬昌。姬昌继位后励精图治,为灭商兴周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泰伯三让王位、开拓江南的功绩被孔子称为“至德”,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泰伯为“第一世家”。在泰伯及追随者、当地人的共同开拓下,使荒蛮之地成为富庶江南。

在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里有一座吴岳庙,当地村民说,泰伯奔吴的第一站就在吴山,泰伯、仲雍到达这里之后,就带着当地人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最终成为他们的首领,建立起吴氏部族。由于泰伯在这里施行仁政,让这里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泰伯、仲雍走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修建了吴岳庙。(记者于虹)

【来源:宝鸡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