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领导:好了 好了(你怎么连话都讲不明白 用一句话把事说清楚)

句子大全 2020-06-03 23:42:24
相关推荐

领导:好了,好了,你怎么连话都讲不明白!这样的质问身边时有发生,一个连话都说不明白的人,很难讨领导喜欢和信任,也难以委以重任。今天我们讲一下如何用一句话,把事情说清楚。首先,还是先来听一听高手的故事。

故事:

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瑞士日内瓦会议。会议上要给国际友人放一部电影,是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熊向晖,是当时的新闻联络官。接到这个指示以后心里直打鼓。他心想: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越剧,外国人怎么看得懂呢?于是,他绞尽脑汁,连夜写了一份长达15页纸的影评,从背景、意义、演员阵容、对话台词等各个方面用英文做了详细的介绍。

没想到,周总理看到这厚厚的一摞纸,皱了皱眉头说: “向晖啊,我们这是给外国人看。你这内容虽然很详细,但他们不懂我们的文化,不一定看得懂啊。”熊向晖无奈地说: “总理,那可怎么办啊? ”

周总理凝神沉思了一会,对他说: “这样吧,你就在请柬上写“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别的都不需要解释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之一,在西方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不人不晓。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就这样,电影如期放映,观看电影的各国与会代表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就连著名幽默大师卓别林,都被影片的精彩情节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你看,面对巨大的文化差异,周恩来没有进行冗长的描述,而是找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共同点,用一句话就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方法:

周总理用的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打比方”,也叫做类比论证。简单说就是,拿一件熟悉的事来理解另一件陌生的事。类比,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可以让我们的语言由抽象变直观、由枯燥变生动、由复杂变简单。那怎么“打比方”呢?有两个关键。

首先,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进行类比。类,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接受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必须用熟知类比陌生,就像刚才周总理的那段话,外国人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一说大家就都能明白。

其次,类比项之间要有共性。还是说刚才那个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经典的爱情悲剧,有了这样的共性,才可以类比。如果没有共性,只是生拉硬拽地罗列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失败的类比了。

说到这里,我来你总结一下:要想成为打比方的高手,你得抓住人们熟悉的事物,抓住内在的共性。好的类比,寥寥数语,就能够讲清楚背后的逻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总结:

今天灵魂课堂分享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怎样一句话把事情说明白。今天和你讲了周总理一句话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还讲了背后的方法,快速打破理解的障碍。

著名作家刘埔说过这样一句话:话,人人会说,只是不见得人人会说话。如果你觉得有收获,欢迎把今天的故事分享给你的朋友,帮助他们成为说话的高手。

那么在你身边,你听过最厉害的类比案例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