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特稿 特写(非虚构写作……这么多「新闻文体」你真的搞懂了吗)

句子大全 2018-06-07 18:58:17
相关推荐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越到最后

越需要坚持

田心·高频考点专题笔记

进入「冲刺」阶段,小田心按惯例开启我们的「高频考点专题笔记」专栏。今年的专栏将加入更全、更新的知识内容,旨在为小伙伴们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每周五小田心都会以「专题笔记」的形式为大家讲解高频考点,并将持续推送12期。12周后,高频考点知识你将了如指掌。

要注意的是,「专题笔记」专栏是为了让同学们对每个高频考点的知识框架有更清楚的认识,因此,我们会列出知识框架,并对部分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简要讲解。如果同学们在阅读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参照文末的文献来源,自行查找原文进行精读。

今天,小田心就为大家带来第五篇笔记——新闻文体

chapter 5. | 新闻文体专题

近三年各大高校真题概览

2021年

1.述评(四川大学专硕,名词解释)

2.论述深度报道的特点和优势(四川大学学硕,论述)

3.请简述图片故事有哪几部分构成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四川大学学硕,简答)

4.解释性报道(中央民族大学学硕,名词解释)

5.请简述新闻评论中常见的逻辑错误有哪些(浙江大学学硕,简答)

6.请简述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型(中央民族大学学硕,简答)

7.简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印象深刻的一篇报道并阐述理由(复旦大学学硕,简答)

8.新闻结构(复旦大学专硕,名词解释)

9.简述非虚构写作理念在新闻实践领域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学硕,简答)

10.非虚构写作(重庆大学专硕,名词解释)

......

2020年

1.结合实例简述特稿写作面临的挑战(四川大学专硕,简答)

2.请谈谈对“音响评论”的理解(四川大学专硕,简答)

3.简述非虚构写作在新闻实践中的意义(清华大学学硕,简答)

4.谈谈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和困境。你认为中国现在深度报道的水平是进步还是退后了?(清华大学专硕,简答)

5.简述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历程(复旦大学学硕,简答)

6.简述一个好的评论论题有什么特点(上海交大专硕,简答)

7.请任选一部非虚构写作作品分析特点,并阐释非虚构写作与新闻业变迁的关系(南京大学专硕,论述)

8.请简述解释性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浙江传媒学院专硕,简答)

9.请分享一则非虚构报道并谈谈其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以及你对非虚构大热的看法(厦门大学专硕,论述)

10.简述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有哪些基本要求(兰州大学专硕,简答)

……

2019年

1.请结合实例分析非虚构写作的特点及对媒介内容业态的影响(四川大学专硕,论述)

2.简述新新闻主义的主要内涵和兴起背景并列举几个代表人物(四川大学学硕,简答)

3.非虚构写作(重庆大学专硕,名词解释)

4.调查性报道(中央民族大学专硕,名词解释)

5.深度报道(成都大学专硕,名词解释)

6.请简述调查分析型通讯与叙事记述型通讯的异同(成都大学专硕,简答)

7.简述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历程(复旦大学学硕,简答)

......

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思维导图

新闻文体的基本概念

田心说:以下关于新闻文体的概念能够做到理解即可,涉及的基础知识点需要大家回到书目中回顾一下哦~

“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

当前学界对于新闻体裁(新闻报道的文体俗称新闻体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关于新闻体裁的类别概念比较混杂,且名称所指不尽相同。如此名目繁多的新闻体裁划分,缘于分类的标准不够统一,体裁名称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当然也与新闻实践的快速发展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有关。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等体裁(这些基础内容希望大家一定要掌握哦,小田心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近年来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段有了不少新的变化和发展,非虚构写作、新新闻文体、特稿等成为新的焦点,也出现了诸如滚动新闻、视觉新闻、图表新闻、预测新闻、数字新闻等新的报道样式。今天,就让小田心带你了解一下这其中的重点和考点吧~

深度报道

一、基本概念

田心说:此部分需要记忆~

深度报道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包括因果分析)、解释或预测并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写得有深度,这是深度报道的必备条件;反之,则肯定与深度报道无缘。除此以外,取用相当丰厚的背景,也应是深度报道不可或缺的要件;如一篇作品,其中的背景材料有限且单薄,则不配被称为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呈现形态,有时是单篇通讯,有时是由若干篇通讯组成的系列,有时则是数篇消息和通讯共同构成的组合性的报道单元。

深度报道的分类大致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除了传统的新闻五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 (何因)以外,深度报道更加关注“How”(怎么样)和“Meaning”(意义)的挖掘。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方式相比,它更侧重于“用事实解释事实”,以此来呈现新闻的价值和多重意义。

二、深度报道的现状

田心说:这部分内容理解即可~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传播的发展,深度报道式微,这种挑战在2015年左右达到了高峰。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重塑着媒体产业形态,再造着用户心理和习惯,也重构着新闻生产与风格。一方面,处于伟大复兴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大有可为历史机遇期的中国,为深度报道提供了丰厚的题材和广阔的写作空间;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碎片化传播与碎片化阅读和视听习惯,又严重制约了深度报道的发展

三、深度报道的崛起路径

田心说:此部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可在答题时借鉴使用。

路径一:题材选择

按照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大问题往往是受众关注的焦点,自然也是最适合产生深度报道的领域。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报道哪一领域,深度报道在题材选择上都应注意两点:体现时代性(洞察时代变化、捕捉时代精神、记录时代特征、发出时代呼声);把握规律性(反映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规律,透视和表现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由表象走向了深层)。

路径二:深入挖掘

采访和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报道的深度,也是让报道“巍然站立”的关键因素。好新闻都是“走”出来的。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在基层,心中才有群众;沉下去,才能感知时代风云、体察社情民意,才能直面现实发现矛盾,从而才能让报道“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深入挖掘既包含了深入采访,也包含了深入思考,还包含了思想认识的升华。记者的思想高度,决定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一名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要能够准确把握和服务大局,能够在大局下思考与谋划。

需要强调的是,大量自媒体和自媒体人的介入,使得新闻发布已不再是记者的专利,也使得深度报道的采写者失去了以往的从容。既“深”又“快”,成为新的传播环境下深度报道应当追求的目标。同样需要强调的是,深度报道更要注重“时度效”的辩证统一,切忌因“蹭热点”而忽略效果,为“博眼球”而放弃效果

路径三:有效展示

技术改变传媒。能否把最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模式为己所用,能否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不仅是主流媒体巩固主流地位的关键,也是深度报道能否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再度崛起的关键。

一是创新形式。全媒体环境下的深度报道,显然不是把过去报纸上的长篇报道搬到网络上,而是着眼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特点,适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加速从单一、单维、单向,向全媒、多维、互动转变,实现同一报道主题、同一新闻主体的“一次采集、N 次加工、多元化生成与多终端适配”。既“可读可听可看”,又“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

二是找准方位。一方面,面对网上热点要迅速跟进,找准人们思想认识共同点、情感交流共鸣点、利益关系交汇点、化解矛盾切入点,用深度报道解疑释惑、析事明理、疏导情绪,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社会生活焦点话题、人民群众所思所盼主动设置议题,用深度报道有效引导舆论,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凝聚在一起。尽管深度报道也强调“首发”,但深度报道的成功通常并不是仅靠“人无我有”,而是靠“人有我准”“人有我深”,突出表现在:政治上有高度以体现导向性;表达上有锐度以体现针对性;思想上有深度以体现启发性。

三是善讲故事。作为“历史底稿”的新闻记录,应该“讲好故事”。将宏大叙事同个体体验相结合,将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是提升深度报道传播力的普遍规律。

特稿

一、基本概念

田心说:这一部分需要记忆。

特稿是在保证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以故事形式呈现新闻的新闻体裁。它运用一定的文学手法写完全真实的故事,且具有原创的特质。

二、特稿的特征

田心说:此部分理解即可~

1、新闻性:特稿的文学性和故事性都是以新闻性为前提的。

2、故事性:特稿,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需要作者写出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故事,更强调角度新颖,能够逼真地描写细节,生动地传达事实真相。

3、文学性:文学性是特稿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主要特征。此外,特稿比较注重结构,注重布局谋篇,精心安排情节描述。特稿篇幅较长,一般在5000字以上,为写作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4、深入:严格地说,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新闻理念。在大多数教科书中,未将特稿列入深度报道范畴。但实际上,就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来看,特稿是可以归为深度报道的。

5、人情味:与“趣味性”(Character of Interest)相比,“人情味”(Human Interest)的含义指向相对明确,它侧重于表现新闻中与人性相关的内容。

三、我国传统媒体特稿发展的三个阶段

田心说:此部分了解即可~

(一)1995-2003年的探索期

1995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稿专栏是国内最早的特稿尝试,1996年《华西都市报》 成立特稿部。由于特稿不同于“短、平、快”的现场短新闻体裁,具有内容广深、描述具体细腻、故事曲折动人等特征,深受读者喜欢,获得市场认可。一时间,全国各报纸纷纷效仿,开辟特稿版面,但特稿作品从题材到写作,都不成熟。

就题材而言,这个时期的特稿多限于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形式单一。当时,特稿的说法还不流行,多称之为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或者调查性报道。那时的报道更注重材料的获取、内容的深度以及新闻背后的背景和原因。由此,这个时期中国媒体建立起了蔚为壮观的舆论监督阵营。

就写作而言,这个时期的特稿缺乏对文学性和创造性的关注。报道多聚焦于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解释来龙去脉,忽略文学性,反之则细节描写过于夸张,“只要里面有个人物红了眼圈, 就一定夸张为嚎啕大哭”。

(二)2003-2009年的黄金时代

2003年,《南方周末》出现《举重冠军之死》《悲情航班MU5210》等优秀特稿作品,开启了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特稿黄金时代。《南方周末》内部甚至把《举重冠军之死》看作是报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黄金时代的特稿,发展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规范意识和技术能力。

一是更加注重文学性,新闻写得更加好看了。《南方周末》历来强调文本的质量,2007年底,明确提出“追求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二是题材和指向更有广度和深度。特稿往往扎根中国情境,通过一个个故事来窥见重大的现实问题。2005 年后,《南方周末》趋向于有意识地选择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题材,来承载其他新闻产品不能承载的意义。

(三)2009年后的特稿新时代

2009年起,面对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传统媒体渐显式微之势,其特稿生产平台大幅减少,作品产出变得困难。原因之一是传统媒体经济实力的滑坡,由于特稿对采编周期、资金投入、风险把控的高要求,纸媒的深度报道部门迎来淘汰浪潮。原因之二在于优秀的特稿记者是特稿生产的核心,然而特稿记者纷纷离职或者转移平台。

在这个时期,仍有少数传统媒体仍坚守在特稿阵地。比如《新京报》,秉承“关注时代议题, 推动社会变革”的宗旨,频出优质的特稿作品,是业界标杆。对纸媒来说,除了媒体和特稿记者的坚守,报纸本身的经营状况也是推动特稿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新京报》的特稿在打造市场美誉度的同时,一度成为报纸转型路上的经济增长点。另外,《人物》杂志、《南方人物周刊》《Vista 看天下》和《新周刊》等新闻类杂志,也仍旧致力于生产优秀的特稿作品。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阅读方式的改变,一方面,拥有雄厚资本的时尚杂志开始聚拢优秀的特稿记者,产出优质的特稿作品(因为美国版《时尚先生Esquire》和《智族GQ》等有刊登特稿的传统,传统新闻媒体财力不济而时尚杂志凭借雄厚的财力有能力聚集一大批优秀特稿记者,以及时尚杂志宽松的创作环境可以保证特稿作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新媒体上崛起的非虚构平台也成为优秀特稿的生产地,如界面的“正午”栏目(NoonStory)、网易的《人间》栏目、腾讯的“谷雨”项目和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

田心说:从特稿的发展历程中,大家也可以发现特稿、深度报道、非虚构写作三者的一些细微差异吧。可以说,探索时期的特稿基本被等同于深度报道;黄金时代的特稿在深度报道的基础上开始强调文学性,特稿“独立”的身份获得确认;新时代在新媒体平台上,特稿越来越多的指向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

一、非虚构写作的基本概念

田心说:此部分可在理解基础上总结为名词解释进行记忆。

(一)非虚构写作的渊源:新新闻主义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52年,美国《纽约人》杂志发表了罗斯的长篇作品《影片》,是较早的非虚构作品。随后,美国作家卡波特基于一起发生于1959年的真实凶杀案,创作了小说作品《冷血》,被公认为“非虚构小说”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卡波特采用了新闻报道的手法写作,历时多年,在六千多字调查笔记的基础上完成创作,小说中没有一般侦探小说的悬疑和推理情节。

这类非虚构作品可以说是西方“新新闻主义”潮流下的产物。“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的新闻写作主张,它将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相结合,把文学的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这类作品被称为“新新闻报道”,或者是“非虚构小说”。它的出现与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是对现实理性的一种挑战。从新闻学的角度看,这类作品带有明显的文学和主观色彩,不符合传统的新闻报道的定义;而从文学的角度看,它的纪实性很强,又有文学创作的痕迹,偏向于纪实性小说。

从中国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已在一些学术期刊中出现,但大多是在学术讨论的层面。其实,在这之前文学界就有报告文学、新写实小说、纪实文学等,虽然没有冠以“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但实际上与后来流行的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大同小异。

(二)非虚构写作的定义

目前国内对于“非虚构”并没有明确的定义,“非虚构”主要来源于英文non-fiction的直译。不同于美国的非虚构写作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开始相对晚得多。一般认为,非虚构写作是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采用文学写作的手法,利用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将事件重新结构化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注重人物的语言、心理以及行为等细节描写。

在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中,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是两种主要的类型,虚构写作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非虚构写作则是纪实文学、散文、传记、调查报告等。相比强调快速、客观、中性的新闻报道,非虚构写作不但不拒绝文学性,反而大量借鉴文学式的心理描写、对话和讲故事的策略,增加了非虚构作品的可读性

在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流行大致有两大脉络,一个集中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如《中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等作品;二是集中在新闻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非虚构式的新闻报道如《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少年杀母事件》《了不起的茅侃侃》等成为“10万+”文章。前者为文学性非虚构作品,后者是新闻性非虚构作品,两个领域有所重叠,但又属于不同的文化圈子和写作逻辑,前者主要是专业作家或和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写作者完成,后者基本上是新闻人、媒体人完成,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有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的经验。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生,我们关注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即可,以下内容中的非虚构写作也指向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

二、非虚构写作的特征

田心说:此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关键词即可。

(一)文学性:非虚构式的写作强调叙事和故事,注重情节推演、人物塑造等文学效果,有利于吸引读者阅读。

(二)纪实性:非虚构的书写对象是真实发生的事和人物,有的就是新闻事件,这也是非虚构与虚构文学的区别所在。

(三)调查性:非虚构写作的工作方式建立在长期、深入的采访、调研基础上,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这种来自于真实生活的鲜活经验,避免先入为主的概念化。

(四)社会性:非虚构写作擅长把新闻事件放在大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来考察,带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色彩。

(五)平民性:相当多的非虚构写作关注的是普通人,是那些被压抑、被边缘化的群体,非虚构写作使得平凡人、平凡故事借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当前非虚构写作存在的问题

田心说:此部分大家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小标题作为答题框架~

(一)对传播度的过度追求

在流量逻辑当道的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也面临着在选题逻辑上过度追求传播度的问题。判定稿件的标准,不再是推动社会发展,而是一系列数据指标,甚至有一些平台直接将打造“爆款”当作追求的目标。一些非虚构平台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奇闻逸事、凶杀犯罪、情感纠纷等冲突色彩强烈的话题上,尽管这些事件真实存在,但却有明显的策划痕迹,在赢得注意力的同时,也在传播价值上打了折扣。

(二)以商业价值为导向的叙事策略

目前,非虚构平台的变现方式比较有限,绝大多数是通过贩卖影视版权盈利,例如《时尚先生Esquire》推出的作品《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具体见下文案例积累)由于故事情节紧凑、冲突感强,很快被高价买下影视改编权,成为业界兼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成功案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考虑作品的“卖相”,普遍采用影视化的强情节推动方式,但也容易让叙事结构落入套路化的窠臼。甚至有一些非虚构写作团队会专门将以往作品进行拆分,研究情节起伏和叙事技巧,以公式化的思维进行写作,这样生产出来的内容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久而久之也会让读者心生疲惫。

(三)作者的主体性对真实的影响

非虚构作品中叙事主体的在场与离场,一直是学界和业界讨论的话题。面对复杂纠结的议题,写作者需要沉浸到多个场景中进行信息采集,与不同当事人进行长谈,梳理出故事的线索,然后再用笔呈现。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作为采访对象,叙述者会有意无意地对回忆和想法进行裁剪,提供的信息本身就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情感、立场和态度都影响着内容的走向。尤其是,非虚构作品强调文学性的修饰,很容易让作者将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包裹在文字描述中进行呈现,这样的介入,难免会对作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影响。

四、非虚构写作的未来

田心说:此部分理解即可。

(一)深度介入反映时代变革的题材

面向未来的非虚构写作,首先要有更富社会责任感的选题策略。非虚构写作不仅是叙事层面的技巧性变革,它的诞生与当代社会的复杂图景密不可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整体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和资源也在快速重组。这样的时代特征,是娱乐化、消费主义和架空历史的快餐文学所不能描述的,非虚构写作者应当承担起反映时代变革的责任,在可读性和深刻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更好地发挥作品的公共性。非虚构作品的写作者们,首先要能够不被商业逻辑和个人志趣所左右,有批判意识和建设意识;其次要真正行动起来,亲身体验和经历故事场景;最后在故事呈现时,要从场景中抽离,既不悲悯也不仰视,以真诚的语言向受众叙述事实

(二)重视信息量

区别于短平快的新闻快讯,非虚构作品对时效性的要求并不太强,一篇非虚构稿件的操作时间可以长达几个月,因为写作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收集资料、与写作对象沟通,并真正融入事件场景中。仅靠几次采访、几场长谈促成的非虚构写作,很难经得起读者的检验,只有获得足够充实的细节和写作素材,才能对故事本质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一方面,这要求作者本身能够沉心收集和消化海量信息;另一方面,这也与不同媒体平台的运营方式有关。

(三)拥有跨学科的视角

未来的非虚构写作还需要作者拥有跨学科的视角。非虚构这一领域,本就处于文学、新闻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地带,也涵盖着图片摄影、影像记录等多种艺术形式,这就要求写作者能在不同的疆域中进行探索,在方法、内容和形式上做出跨界融合。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进行叙事建构,用新闻调查的态度进行事实核查和信息获取,在历史资料中研究不同时代的精神特征和社会生活,也要深入田野,关注人类的生存际遇和生活状态,并在呈现方式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非虚构作品的持久创造力。

通讯、特写、报告文学

一、通讯

(一)基本概念

田心说:此部分需要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掌握。

“通讯”一词一般为我国新闻界所用,在西方并无“通讯”这一概念。通讯是指运用多种文学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对新闻事实或人物的全貌及细节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报道的一种基本的新闻体裁。

《新闻采写教程》认为通讯的分类,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照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和工作通讯;二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记事通讯、专访、新闻故事、集纳、巡礼、速写、侧记、散记、记者来信等。《新闻采访与写作》认为根据写作的方式与要求,通讯通常分为叙事记述型、调查分析型、谈话实录型三类。

(二)通讯与特稿的差异

田心说:此部分理解即可。

1、通讯强调教育功能和思想启迪作用,特稿重视可读性

2、表现手法不同。通讯作品中,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并重。特稿主张用事实说话,主要通过叙述与描绘的手法来展现事物的特征。

因此,特稿不等同于通讯,不能将其概念泛化,不然容易失焦。

二、特写

田心说:此部分作为名词解释记忆即可。

新闻特写是指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或细节,通过细致详尽的描绘和集中刻画,将其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从而更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的一种新闻体裁。其特征:形象性——再现画面、聚焦性——放大细节、片段性——窥一斑而见全豹。与消息相比,特写往往是抓住一个点就进行细致精准的描写,用强烈的画面感深刻地表现新闻主题,特写比一般的消息更形象、生动;与通讯相比,特写比一般的通讯更集中、更细致,能给受众留下更深的印象。

新闻特写分为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其特征非常明显:镜头感、透视感(以小见大,典型化)和现场感。也就是说,新闻特写就像新闻记者拿了一个长镜头相机,呈现放大的特定场景或人物。另外,新闻特写篇幅也不会太长,一般一两千字。因此,特写与特稿、通讯等体裁的差异明显,大家辨别起来也很容易。

三、报告文学

田心说:此部分作为名词解释掌握即可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处于新闻报道与小说之间,兼具新闻、文学这两个特征。同时,报告文学是借助文学艺术,更真实地反映出社会中各类人物、事件的文学体裁之一,能够叙写出平时生活中真正存在的各类先进人物,全方位地反映出多彩绚烂的生活;还可以揭露出人们不以为然的丑陋现象。其最基础的特征就是文学性、新闻性、政论性

此外,部分学者笔者没有把报告文学列入新闻体裁,主要原因在于,它一方面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方面又允许艺术性处理(例如夸张、想象)某种故事情节,达到文学化的效果,这就有可能背离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客观真实的宗旨;而且报告文学作品多出自于作家之手而非职业新闻记者,将它划归文学作品可矣。

四、通讯、特写、特稿、深度报道、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的关系

田心说:此部分理解即可。

总的来讲,我国的通讯和美国的特稿最为接近

我国所称的特稿过去包含特写、深度报道等。现在中国流行的新闻特稿更多的指向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特稿写作广义上也称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演进轨迹,也是与新闻写作的脉络或显或隐地纠结在一起的。诸如报告文学、特稿、特写等文体,均以不同形式彰显“非虚构”的样态和形式,以至于这些概念经常交叉感染,难以用锋利的界定将它们切割清楚。

小田心想提示大家的是,新闻传播学科乃至于整个人文社科的各类概念之间可能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一个概念的兴起往往与其他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上文所说,这些概念经常“交叉感染”,难以用锋利的界定将它们切割清楚。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用太过于钻牛角尖,能够从每一个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特征、特点去进行把握和辨别即可,重要掌握每种文体各自的要点才是正确的复习方向~

记者手记

一、基本概念

田心说:此部分需要记忆~

手记这一文体最初应该来源于笔记文体和日记文体。相关解释为,亲笔写的书信、日记、笔记等。记者手记,顾名思义,就是记者这一特殊从业者写的“手记”

此外,记者手记也被称之为记者札记,是指记者在完成新闻稿件后对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主要体现记者的所思所想。“记者手记”虽然也可以独立成篇,但大多是依附于新闻本身,单纯报道新闻的较少。

“记者手记”是事件与记者的内心表达相融合,有情,有理。但这种有情有理与述评新闻和编辑札记也有区别。述评新闻重在说理,是夹叙夹议,没有记者的直接情感流露。编辑札记虽然也是配在新闻之后,也是新闻的延伸,但编辑札记说理居多,情淡而弱。而“记者手记”篇篇有情,并且是以“情”取胜。其实,“记者手记”和日记很相像,区别是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私密的。

二、记者手记的基本特征

田心说:这一部分了解即可。

(一)亲历。这一要求是记者必须在新闻现场。记者要参与在新闻之中。必须是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是记者对新闻这一事件的思考和感悟。

(二)有感而发。这一要求是记者必须亲历新闻事件,并在新闻现场和采访后有所感悟,而这一感悟必须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千万不可无病呻吟。而记者的感悟必须是该新闻的延伸,并服务于新闻,能给新闻本身增加亮色,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是一个没有作用的多余的尾巴,更不能画蛇添足。

(三)写事、写人与抒情议论结合。“记者手记”除单纯地以报道新闻事件为主的之外,必须是一个综合体,写人、记事与议论抒情说理相结合。让受众见人、见物、见记者的思想感受。

(四)短小精悍。“记者手记”不可长篇大论,必须是围绕着新闻事件本身,说其精髓。短小精悍,更是根据新闻事件的报道篇幅来要求的。“记者手记”是新闻事件报道的补充和新闻的延伸,所以篇幅上不能长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否则,便不是“记者手记”了。但单独成篇的“记者手记”除外。

三、记者手记在新闻报道中的定位

田心说:此部分理解即可~

首先,在内容题材上,记者手记由记者的采访札记而来。采访札记是记者在采访中的记事。包括与采访有关的见闻,自己对新闻事件的剖析、体验、思考、感受,包括记者采访中的笔记、手记、日记、杂记、随笔等。这种作者采访、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从中提取新 闻素材供新闻写作之需,可以留存作为新闻报道的备案,也可以整理、提炼、升华在媒体上发表,形成“采访札记”、“采访随笔”、“采访手记”、“记者手记”等小栏目。

其次,在新闻文体上,记者手记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通常和新闻报道同时配套发表,主要发表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态度和观点,一般采取有叙有议、有述有评,以评为主的方式,“述”为基础,“评”为实质,多以述评的形式展开,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记者手记的实质是媒体的态度和言论。新闻媒体可以通过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等传播其观点,可以通过编辑发表评论,也可能通过记者表达相应的观点。

四、记者手记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田心说:此部分了解即可。

总体来看,记者手记对新闻有强调重点、引申联类、交待背景、补充情况、纠正偏差、指明隐点、借题发挥等作用,初步概括有三种效应:强调的效应、深化的效应、协调的效应。

记者手记的强调效应,在于通过其运用突出了新闻报道的意义和地位

记者手记的深化效应,在于通过评论点明新闻事件的实质,通过类比、补充、延伸使报道深化

记者手记的协调效应,在于通过记者的言论,引导读者,平衡报道

新新闻文体

一、什么是“新新闻文体”

田心说:此部分了解即可~

在传统的新闻写作领域,比如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新闻写作文类都有一套基本的结构方式和话语体式。遵照基本的结构方式和话语体式进行新闻写作的观点曾一度占据主流。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新闻文体被创造和认可。早期的新闻文体变化还在新闻写作的范畴之内,比如深度报道、特稿和记者手记等。后来新闻的生产方式逐渐由单一的“写作”过渡到了借助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的“制作”,诞生了诸如图表新闻、数字新闻、数据新闻、电视新闻节目等一系列新的报道样式。而近年来,关于日记体、口述体、锐评体等具备新传播特色的新闻样式获得了广泛关注。

伴随着疫情期间民众信息需求的大量增加,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多元传播主体也相应释放出了井喷般的内容生产能力。几个月来,无论是传统媒体信手拈来的消息通讯还是在战“疫”期间带动新闻杂志成功“复兴”的特稿;抑或是公众号自媒体热衷的“口述体”“日记体”等,新闻文体百花齐放,众多新式新闻文体层出不穷,引发了信息生产者基于新闻表现形式的持续狂欢:对受众喜好的迎合以及传媒技术的赋能不断深化和拓展着新闻文体的内涵外延,降低着新闻生产的门槛。专业化、技术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新闻生产正在通过不可计数的自媒体从微观且可视的文体呈现上被解构成一项诸如开车、网购一样的普通“生活技能”。

目前,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涵盖了诸多新鲜样式的新闻文体进行统领性概括,无论称其为“融合”“杂糅”抑或“模块”,均无法完整诠释当前日新月异的新闻文体样式,因此有学者根据时间远近,模仿西方“新新闻主义”的命名方式,将其称为“新新闻文体”

二、“新新闻文体”的特点

田心说:此部分了解即可~

(一)个性化。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体裁意识不存在,人们在文本生产中,没有统一规定的模式,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按自己的兴趣写作,一人一个看法,一人一个样式,甚至一文一个样式。这种个性化写作方式对新闻文体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彻底解构。如日记体式,没有传统新闻体裁上的倒金字塔式,没有讲究 5W、没有导语,记录所见所闻,信手而书。

(二)情绪化。当前出现的这些新闻文体多是个体生产的,带有个性化的特点。同时,这些个体之所以要生产文本,是要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和心里话。他们的写作完全是情感驱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渗透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如在交流式文本中,主、次部分和参与者之间交流的重要内容并不是客观事实信息,而是意见和情绪;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不一定是真相,而是情绪的共鸣和观点的共识。

(三)动态生成。现在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新媒体的报道,将事件进展的时间逻辑链条砍断,作滚动式碎片化报道。在社交媒体时代,事实只是全部新闻事件的由头,文本生产者只要抓住由头加入主观看法,进行信息和意见勾兑,就可以形成所谓“后真相”特殊的文本。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文本带着潮水般的情绪在媒体中汹涌澎湃,又推动着事件不断发展,新的事件和内容不断涌出,事件催生着情感,情感催生着事件,事件和情感都在作滚雪球式发展。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动态的文本生产机制。

三、“新新闻文体”的体式

田心说:此部分了解即可~

1. 深度调查体式

近几年来,当国家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媒体人总是在第一时间投身一线,深入调查,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深度调查性报道。这种报道有四大特征:表现手法上的文学性,观察视角上的探幽入微,报道品质上的真情实感,目的诉求上的直取真相。有人认为,深度调查式报道有些像前些年的深度报道。但这种报道没有深度报道那么强烈的问题意识,它不懈追求的是深藏纷纭现象之下的事实真相。

2. 短视频体式

短视频是网络媒体平台中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同时它又展示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本形态。短视频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传播内容文本的特殊性。其呈现内容文本的特点是生动、形象、逼真。

3. 日记体式

即新闻记者用写日记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这种体式,在国外早已有之。在国内,也常有记者在战地和重大突发事件一线采写日记体报道。但这种表现形式是个别零星的,没有形成风气,也没有什么影响。近年来,日记体新闻时常出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许多机关媒体如人民日报、人民网、大众日报等纷纷开办了日记报道栏目,一些自媒体人和关注时局的社会人士也纷纷坚持写日记,记录这个关键时刻的点点滴滴。

4. 数据图表体式

这是近年来产生于媒介新闻实践领域的新闻文本形态,业界称之为数据新闻。“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可视化新闻样式,在新闻叙事中使用数据呈现原本仅靠文字所难以呈现的内容;或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而挖掘出新闻故事。”数据图表体式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这一新闻体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可视化。二是形式简洁。三是具有科学性。

5. 只言片语体式

网民有个十分有趣的阅读感受:文本越简短,事情越重要。只言片语体式新闻,为网民的这种感受作了准确的注释。所谓只言片语体新闻,指媒体上一句话只是一个由头,接下来有可能发酵成一个新闻事件,再接下来是相应的社会事件,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形成一条动态式的事实和意见信息链。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这样的语言“蝴蝶效应”事件时有发生。

6. 锐评体式

锐评就是媒体对热点新闻事件发表深刻锐利的评论。其特点:一是一针见血,深刻到位;二是将新闻与评论结合,对事实作主流价值观层面的诠释,并以大众化话语形式呈现。从中央到地方,多家媒体开辟相关栏目,锐评新闻事件,引导舆论。

7. 交流体式

在新媒体中,一种信息+意见的文本形态正在广泛使用。如微博中的“主帖+跟帖、点赞”“微信消息+留言、点赞”等。这种体式的特点是主、次两部分互相依存,又互相独立;主部分以表述客观信息为主,次部分以表述主观信息为主,两者合而为一,完成信息的告知和舆情的显示。有时候甚至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次部分的效果价值超过主部分,成为影响舆情的重要内容。这种交流体式看似只言片语,不成章法,而整体观之,主次信息形成了一种阵势,它们既是舆情的重要内容,也对催生舆情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上面的新式新闻文体,是目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中较为有形有色的几种。此外,还有书信体式、随感录体式、媒体问政互动体式、表情包等。严格而言,这些“新新闻文体”似是而非,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文体。

四、“新新闻文体”兴起的原因

田心说:此部分了解即可~

(一)融合的传播技术。传播技术对新闻文体的融合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现有的信息发布平台几乎都支持文字和图像的呈现方式。各种方式配合,互为辅助,使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且能满足人们在各种场景之下的阅读需求。其次,传播技术缩小了传受双方的时空距离,甚至能够营造出一种虚拟的重合感。以第一视角呈现的新闻使得受众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获得了讲述者或拍摄者的视听体验,镜头在已经发生了的事件中成为受众在远方的过去的“化身”。以上两个方面的融合效应最大限度地赋予受众一种浸入感,而这种浸入感促使受众与新闻内容进行实时互动并给予即时反馈。

(二)受众参与的需求。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环境为受众的聚集、分享和表达提供了资源和平台。研究者普遍承认受众已经从“应声即倒的靶子”成为“文本盗猎者”,从等待信息的接受者成为自主搜寻和生产信息的参与者。这种强调参与感的文化渗透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人们在公共事件或个性展现中体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

(三)多层次的新闻传播过程。无论是从文字体裁还是从呈现形式上来看,视频新闻的崛起折射出新闻文体向“融合”和“杂糅”变化的趋势。从新闻传播主体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能够在新闻生产流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除了专业媒体之外,还有多层的把关者。第二,新闻生产主体也从一元走向多元。每一类主体的社会角色在时空意义上随时都在发生转化。而多元的传播主体必将使用个性化和多元的表达方式,只遵循一种样式进行信息传播显然不现实。能够满足现实信息传播需要的“新闻”既要传达事实真相,又要刺激感官表达观点情绪,还要以尽可能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趋势之下,今后必将出现在内容和形式上综合性更加突出的融合性新闻文体

(四)特定的历史情境。新闻文体的产生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了不少新的新闻文体,这些文体的走红离不开这个特殊时期的特定情境。武汉之外的人们,很难体会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经历和日常本身就是宝贵的历史记录,经历者亲自表述和呈现能够为受众还原疫情地区的真实面目。因此,来自医护人员、城市服务工作者、疫情地区居民的日记、口述和Vlog 成为媒体报道和整合的素材。

案例积累

1、深度报道应具有时代价值:2020年9月,《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爆社交网络。这篇稿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选题的独到性,把冷冰冰的系统与一个个鲜活的骑手放在对立面,聚焦深处系统中的外卖骑手的生存困境,瞬间就充满了公共讨论价值。在选题立意指导下,文章通过多个真实案例反映出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不顾个人安危与时间和死神赛跑,成功地引发人们对外卖平台算法的思考,并审视外卖等平台的用工模式。

2、深度报道的创新:《神秘“曹园”》 是 2019年引爆全网的现象级舆论监督报道。它虽然是一个广播作品,但之所以在舆论场引起全网关注,是因为该连续报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首播的同时,官方微博、微信、央广网同步进行了转载。另外,报道中除了使用图文之外,还利用无人机进行了多视角的视频拍摄,甚至在记者跟随调查组进入“曹园”后,还对“曹园”内的布局和建筑等进行了网络现场直播,最终形成了广播新闻全媒体传播的盛况,再加上选题本身自带的话题性、戏剧性,使得该新闻事件在网络舆论场引起巨大波澜。

3、非虚构写作的代表:杜强写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由于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因而被认为是“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成功案例,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2010年12月,“鲁荣渔2682号”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8个月后渔船被发现时船上只剩11名船员,11名生还船员被判杀害22名同伴,11人中6名被判死刑,5名被判有期徒刑。其中有1人出狱后接受了杜强采访,杜强以《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为题还原了整个故事。这篇刊发在《时尚先生Esquire》上的特稿于2016年1月14日在网络推出后,其内容价值引发媒体圈极大关注,乐视影业以高价买下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的影视改编权,11月9日由蜻蜓FM、时尚先生、乐视影业联合出品的《太平洋大逃杀》广播剧上线。

4、非虚构写作的题材应具有社会价值:2016年帝吧出征事件后,《智族GQ》的记者何瑫辗转多个城市,对百度贴吧李毅吧的多位关键人物进行深入探访,观察了这一网络社群成员的心理机制,并还原了他们宣泄集体愤怒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因素。最后发现,李毅吧从早期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自由组织,逐渐变成娱乐化、情绪化、充满权力规则的虚拟社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现实社会的缩影。

5、非虚构写作的多媒体叙事:2012年12月《纽约时报》在其官网发布的多媒体新闻报道《雪崩》(Snow Fall),是特稿多媒体呈现的榜样实例。它用三维动画模拟再现雪崩发生时的情景,用文字、图片形式的历史资料衬托现实,用文字、显微图片、三维动画细解雪崩成因,加上电影表现手法以及文字加幻灯片构成的平滑的延伸阅读方式,从而逼真、细致、多角度和深入地报道和再现了雪崩灾难的前情后况。

答题金句

1.在传统媒体时代,特稿走过探索期和黄金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特稿迎来新的发展—一方面时尚杂志成为特稿生产地,另一方面新媒体上非虚构写作平台纷纷崛起。新时期的特稿,内容更广泛、写作者更多元、叙事多媒体化,且逐渐与资本市场接轨。非虚构写作在内容和作者两方面都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未来可以在融合媒体呈现、争取产业主动权等方面取得突破。【可作引言】

2.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新闻信息符号化的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其形态也发生了演变:各种新式新闻文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现象,体现出特有的时代文化意蕴。【可作引言】

3.全媒体时代,社交媒体让“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现实。同时,也让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显然更加珍贵。碎片化时代、后真相时代、“全世界都在说的时代”,受众需要从主流媒体获得真正负责任的信息。在全媒体时代,尽管深度报道的发现和表达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但不变的是,受众对事实真相的需求,尤其新闻真实性仍然是新闻的生命,传统新闻生产遵循的采访写作法则,仍然必须严格遵守。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导向,仍要在全媒体时代成为深度报道的“定海神针”。【可做结语】

4.当今时代,媒体界限此消彼融,时空覆盖之全,受众涵盖之广,生产主体之多样,传播渠道之多元,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媒体图景都更加复杂。但是,不论传媒格局、舆论生态、受众需求如何变化,优质内容和主流声音永远都是“刚性需求”。只要在原创性上用心用力,在权威性上用心用力,在深刻性上用心用力,只要在理解媒介和理解受众上用心用力,顺势而为,守正创新,深度报道的崛起不仅可期,也必然会到来。【可做结语】

5.特稿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它在新时代的发展立足于两点—内容和写作者。内容是核心。正如“每日人物”在“发刊词”写到:“内容的寒冬还是春天,不过是气候变化。在变化中,坚持内心的核,才能对得起这波涛汹涌的巨变。”好的报道、好的故事永远不缺乏读者,不缺乏市场。优秀的写作者是优质内容的生产者,优秀的特稿记者在的地方就是特稿生产地。【可做结语】

6.在新闻文体日益繁荣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喝彩,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存在的不足:情感过度放纵,个性无限张扬。在这个全民生产文本的时代,有时候事实被虚化、真相被淹没,能见的唯有张扬个性、意气冲天的“雄辩”。这看似激情澎湃,实则是充实假象掩盖下的一片虚无。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克服一些非理性的浮躁之气,形成一些必要的规则,是保证新闻文体健康发展、不断繁荣的关键。 【可做结语】

以上内容整合自:

[1]陈航行、谢丛容:谈谈新闻体裁的类型划分

[2]贾永:全媒环境下深度报道如何再崛起

[3]孙曌闻:新闻文体的创变趋势及现实原因

[4]丁柏铨:深度报道:概念辨析及深度探源

[6]曾润喜、王倩:从传统特稿到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时代特稿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7]宋洋:特稿用什么方式才能动人心弦

[8]张玉洪:新闻特稿“特”在哪里?

[9]范以锦、匡骏: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新闻文体创新发展的探索

[10]田香凝、刘沫潇: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的现状、问题与未来

[11]张虹蔚:新闻报道中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特征研究

[12]何村:如何写“记者手记”

[13]唐晓安、张硕、李江月:“记者手记”在新闻中的运用

[14]冯帆:大浪淘沙还是买椟还珠?——对融媒时代“新新闻文体”热潮的冷思考

[15]孙少山、孙发友:不拘一格的“新新闻文体”及其意蕴

[16]孙曌闻:新闻文体的创变趋势及现实原因

祝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