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我的父亲母亲”主题作文点评

句子大全 2014-11-09 15:16:24
相关推荐

【佳作一】

弯腰

母亲要回乡下去,本来我要开车送她去车站,但单位有急事,要我马上赶回去,所以我就叫了辆出租车来。车来了,我俯身为母亲拉开车门——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曾经无数次为领导弯腰开过车门,却是第一次为我的母亲而弯腰。

母亲唠叨着“干嘛叫出租车来啊,浪费钱”,坐了进去。她坐进去很容易,不用低头——她本来就矮小,这些年来腰又弯了,比车门高不了哪里去。她的白发在我的眼下,白得刺眼。她的腰,弯成了老家门口的那棵歪脖子老树。

母亲,是真的老了。我蓦然心酸,不甘心,却不得不再一次确认了这个事实。

母亲的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弯的呢?两年前,三年前,还是更多年前?不知道。我曾经问母亲。母亲也摇头,笑着说自己也记不清了,为了宽我的心,紧接着又说,人老了不都是这样嘛。

母亲原来是挺拔的啊,小时,我仰望她,就像仰望一棵白杨树。那时,我手拙,不会系鞋带,每次回家,鞋带大都是松开着的,母亲见了,嗔怪着我,弯下腰来,替我把鞋带整理好。那时,母亲的发乌黑如墨玉。

母亲的腰,是被生活这块大石头硬硬地坠弯的。我在八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当爹又当年,辛辛苦苦拉扯着我,没白没黑地劳作。我每次在田里见到她,她都是在弯腰忙碌着,半天也不见她抬起身来。播种、收获,母亲一次次弯腰,只是希望田里能长出我们母子生活更多的依靠来。

我渐渐长大,努力读书,在母亲期待的目光里,走出了乡村,成为她所希望的城里人。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母亲的腰渐渐弯了下来。

第一次发现母亲腰弯得厉害时,是在乡下老家的田野上。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我不由自主地表露出了我的震惊和难过。母亲没说什么,只是挑起两桶水,说,你看,我还壮着呢。我努力笑了笑,假装没看出她的吃力来。

那一次,我在家多住了几日,最后母亲赶我走,说,别误了你城里的工作,那才是正事。送我出院门时,看到我鞋上沾着一片草叶,弯下腰去摘了下来。

这辈子,母亲把自己弯成了一座桥,只是为了我能踏着这座桥,到达成功的彼岸,然后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母亲啊,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弯下腰去,把自己弯成一个拐杖,让您扶着,安安稳稳、踏踏实实走好以后的路。

[赏析]

本文以“弯腰”为主线,从两个角度行文,写出了母子情深。一是“我”弯腰给母亲开车门,二是看到母亲的腰变弯了。那一刻,母亲的白发刺眼,母亲的弯腰令人心疼。文中,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儿时的母亲”和“眼前的母亲”进行比较,并通过“弯腰”来突出母亲形象;结尾又写“我”愿成为一把拐杖陪母亲走路,流露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佳作二】

复原

那时候,父亲已经病得很重了,咳嗽起来脸憋得通红,好一阵才能止住。

但就在那时,父亲决定要为他打一套组合家具。因为他快要结婚了,准备在城里安家。

他不同意:“您都这样了,就别辛苦了。”“咋了,我咋样了?”父亲生气地反问。他知道,倔强的父亲从未向谁服过软,疾病也不能让他低头。他决定了的事,多少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带父亲去了省城几家大医院,专家都摇头,最后一位老专家说:“回家去吧,喝中药试试,也许有效果。”回家后,母亲每天给父亲熬中药,院子里总是弥漫着淡淡的中药味。

放在南屋的木匠工具已经很久没用过,刨子、锛、锯等等都已经生锈。父亲为它们一一上油打磨,使它们锃亮如初。可惜父亲已不是当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干起活来大刀阔斧的那个男人了。他动作很迟缓,干一会儿就必须歇一阵。

还要杀树,这个活父亲已没办法完成。找来专门杀树的师傅,管了一顿酒,给了一些钱,请他把房前屋后几棵足够粗的槐树和榆树伐了。

剩下的活,父亲全是自己干,偶尔要母亲打个下手。父亲在赛跑,和那个叫“疾病”的猛兽。拉锯时,他就像灶房里的风箱,呼呼大喘气。下料、掏卯、刨木花……母亲拿着毛巾守在一边,毛巾是给父亲擦汗的,但她不时用毛巾抹一下自己的眼睛。

父亲给他做了椅子、立柜、橱柜、八仙桌、梳妆台,还有床,用了三个月时间。他将家具运到城里的新家。婚礼那天,宾客们对这些家具赞不绝口,说“用料扎实,样式古朴,如今不多见了”。

他婚后的第二个月,父亲去世,走时脸上还带着笑。

他将母亲接到城里和自己住。没事时,娘俩喜欢坐在父亲打的椅子上,默默眺望窗外。从身下的椅子上,他能感觉到父亲当年手掌的温度,相信母亲也能感觉得到。

父亲刚去世时,他感觉天塌了一半下来。那些日子,即使走在喧闹的人群中,他仍感觉像走在荒凉的沙漠上,身边空无一人。

如今,他常和母亲一起静坐。心里的那塌了一半的世界,正慢慢复原如初。就仿佛,父亲从未离开,这世界从未残缺过。

[赏析]

本文记叙了一位病中的父亲为儿子打家具的故事,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父亲已经病了,却执意为儿子打家具,以便结婚时用。文中,作者一边写写父亲生病,一边写父亲打家具,将亲情融人字里行间,突显出父亲的高大形象。父亲是孩子背后的山,即便生命的气息不在,却仍使人感受到爱的温度。从“父亲生病”到“父亲打家具”,从“父亲去世”到“心灵复原”,作者以时间为序,将事件条理清楚地呈现出来,并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突出了亲情的力量。

【佳作三】

陪母亲春游

“你们这是从哪里来啊,跑得这么气喘吁吁的。”放学的时候,遇到小凯和他母亲骑着自行车跑得一身汗,我有些奇怪——这样的天气,大家都还裹着棉衣呢?

“三条岭看桃花来。”小凯的母亲兴致勃勃地说,“这人啊,真要多出出门。走走路,散散心,身子都觉得轻了。你啊,什么时候也把你妈带出去走走,透透空气。”

她的话何尝不是呢?但一想到母亲的腿,我就有些迟疑了。母亲七十多岁了,因为脑卒中留下后遗症,走路一瘸一瘸的,就是在平路上走,我们都担心她摔跤,更何况爬山了。母亲曾唠叨着去三条岭看桃花,而我却总是劝她,年纪大了,腿又不方便,就不要累自己了。我这样说,是为母亲着想,其实多少也有些自私的成分。今天,看到小凯的母亲那样兴奋,心底像被什么揪了一下。

第二天是星期六,恰逢晴天,是个踏青的好日子。我就把去三条岭春游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她的眼里闪过一道光,瞬即暗淡了下去,“我不方便,你去玩吧。”“没事,我们骑电瓶车去。今天,你是主角,就别推辞了。”母亲笑笑,答应了。

到三条岭有十多里地,但是跑起来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路上是泛滥的春色,让你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完——绿油油的麦浪,金灿灿的菜花,清凌凌的溪流,哪里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为担心着母亲,过桥的时候,我想扶着她,她却甩开了我,说她自己走。望望小桥,并不陡,我就没有再坚持。母亲走得有些艰难,但是脚步却比以往快了一些,连手都前后摆动起来。我紧紧地跟在后面,留意着母亲的一举一动,唯恐有高低不平的石头把她绊倒了。我的担心明显是多余的,看,母亲登上桥,她扶着桥栏正回头找我呢。

站在桥上,眼前的色彩丰富起来:除了小麦的绿,菜花的黄,还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棠梨,深红的山茶……在溪边,还有两个孩子在放着风筝,叫着,闹着,比较着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母亲呆呆地望着,呵呵地笑着,孩子一样。

到了桃花林,到处是一片粉色的童话世界,那甜甜的香灌进胸腔里,就像在蜜糖里浸过一样。母亲仰着脸望着,到处走动,摸摸这棵,看看那棵,连脸都被映得红红的。

“你说,要是能生活在这里该多好啊。有山有水有新鲜的空气,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你也认为这地方好,那我过几天也来买一块地,盖个房子。你要是高兴了,就来住几天,好不好?”“我一个人?”“怎么一个人呢?老齐、老姜他们都在这里买了地盖了房子,住在这里呢。你要是来了,不更热闹嘛?”“我不来。这地方好是好,出去不方便。”

我没有接她的茬儿。我知道母亲的心思,她习惯了和我们住在一起,说是热闹。让她一个人住,她是不习惯的,更何况她的身体也不容许我们这样做啊。

看到母亲弯腰拔起了荠菜来,心里掠过一丝担心。“荠菜有什么拔的,要吃到菜市场买就是了。”“这荠菜绿色无污染,还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能一样吗?”想想也是,我蹲下身帮她拔了起来。这地方荠菜还真多,不一会儿,我们就拔了一方便袋又大又肥的荠菜。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回到家,母亲似乎并不觉得累,一边高兴地和爸爸说着一路的风景,一边切着荠菜包着饺子,说要我们晚上尝个鲜。

看着母亲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我感到愧疚,并暗暗地做了一个决定,以后只要有空,就带母亲出去走走,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篇文章围绕“春游"展开叙述,一方面写担心母亲走路困难,另一方面写母亲的愉快心情,将亲情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动。在写法上,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质朴的真情,将其融人到游玩的过程中。另外,作者还通过母亲春游时的神态和心情,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生病而不愿母亲出行,这种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原创稿件,敬请关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