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句子大全 2008-11-01 14:32:45
相关推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育教学的目标,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追求。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我的理解是:“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人们常说医生的功夫在临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呢?实践证明,深钻教材,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把握教学难点,对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

如我在教学《穷人》时,对于前面部分的环境描写,我处理的方式是“略”,而对于后面的有关桑娜的内心活动以及她和渔夫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部分,我的处理方法是“详”。因为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我安排学习的时间要多得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每个环节大概要多少分钟,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都是心中有数。因此,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有的放矢地研读文本,在读中理解感悟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达到了教学目标。由此可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抓住课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的形式,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灵活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才会收到实效。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现今仍然存在着 “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现象。学生越是不动脑,不发言,教师便问个不停,讲个不休。一节课结束,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处于被动的听课接受状态。这样的教学活动实效性不强,既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又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着手,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本学期我们实施了生本课堂的五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从课外预习到课堂中的对学、群学、展示、评价等,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教学每篇课文时,我都安排学生去预习,并提出要求:读熟课文和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学写课后田字格里的字,然后理清课文的顺序,会讲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重点语句处写自己的理解、体会。课堂上先让同桌交流预习情况,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每个小组里都有组长,由组长安排每个人都发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之后到讲台上向大家展示。学生在展示时,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如:有的拼读生字词语,有的说对词语的理解,有的讲课文写作的顺序、主要内容,有的提出不懂的问题。下面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可以补充发言,也可以作点评,教师在一旁作适时点拨,并针对一些难度大的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问题再次让学生小组讨论。

比如我在教学《西门豹》这课时,发现学生没有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讨论,于是我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了解到了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官绅和巫婆给河伯娶媳妇造成的,这时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杀了,而是叫他们去到河边,当着老百姓的面叫巫婆和官绅去告诉河伯姑娘不漂亮,然后把他们投进漳河?他的办法妙在哪里?学生一时语塞,他们就认真地研读文本来。在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汇总意见作代表发言,其他组的同学听后作点评或纠错。这样,课堂就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获取了知识,又得到了能力的培养。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呈现,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我们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便捷又形象,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或选用课件时,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教师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的画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我在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很好的感悟,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根据这段内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走在德国哥廷根的大街小巷时看到了什么奇丽的景色?请同学们通过对句子的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情境,然后用文中的句子或用概括性的词语来回答。结果大部分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如入山阴道上,简直是花的海洋,他们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看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就顺势用课件出示德国哥廷根满街都是花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文中语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所描绘的奇丽景色,感受德国特有的民族风情。然后结合每个画面出示相关的重点语句,图文结合,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句子,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这样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鼓励学生质疑和解疑,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作用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他人合作,与老师交流。

如我在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当学习到“圆明园被毁灭”这一部分时,学生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咬牙切齿,非常气愤,同时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时的清政府怎么让这些外国人来我国横行霸道?我国的军队呢?”我于是筛选出学生在预习时搜集到的有关的时代背景资料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与同学讨论交流作答。我刚一播出资料,学生就认真地阅读起来,他们都默不作声,在边默读边思考……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在引导学生交流反馈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解答刚才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为当时的清朝政府的无能感到耻辱,为国家失去这样珍贵的文化遗产无比遗憾,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引导研读语言文字,激荡情感的浪花

用心研读文本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知道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魅力之所在。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其品读文中关键语句,扣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谐共振。

如在学习《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阮恒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进行研读,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这句中阮恒的“沉默、颤抖、举起、放下、又举起”,思考他每个动作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阮恒内心的紧张、矛盾、最后决定献血救人的情感,让学生一边带着感情朗读这句话,一边模仿阮恒的这些动作,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感受阮恒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对阮恒的敬佩之情。还有后面写的阮恒的几次哭泣和动作,我都引导学生去研读、品味,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演,去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此时的课堂出现了“忘我”的境界。那由浅入深的感悟、那淳朴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在学生的研读中逐渐积聚,逐渐凝练,进而逐渐升华。以语言为介、以情感为媒,学生在细细的研读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立足新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和自身修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