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了解学习成《疏》对《庄子》文学性的阐释

句子大全 2007-08-01 21:56:21
相关推荐

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文学性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庄子疏序》的文本结构理论、散见于各篇中对譬喻这一文学手法的揭示、“三言”理论和对《庄子》的评价方面。此四部分内容分在两章中研究,这一章我们只研究前两方面:文本结构理论和譬喻的揭示。这两方面理论都具有独见性,对后世《庄子》文本文学性和散文点评的研究起到开发性作用。充分体现其在详实训话基础上提出观点的特点。

成玄英关于《庄子》各篇关系理论的合理性研究

成玄英《庄子疏序》在阐述内、外、杂篇关系之后,没有就此结束,他发觉各篇之间是由义理串联起来的结构关系,尤其内篇是环环相扣、分义式的线性结构关系,让人眼前一亮,成玄英将整部内篇七篇作了拟人化的描述。

首先是一个达道之士的形象,具有“智德明敏”的本性,能“所造皆适”、“遇物逍遥”《(逍遥)》;以成为无待圣人,这个无待圣人,能明“权实”、齐万事万物(《齐物论》);以致于内能“混同庶物”、“自灵凝澹”,以达“摄卫养生”之境(《养生主》);外能“善恶两忘”、“随变任化”,达到“处涉人间”之境(《人间世》);内德圆满和随外部环境变化相互冥合,《德充符》起到连接内、外的桥梁作用(《德充符》);达到如此之境界,就可以“无心”、“无知”、“忘德忘形”,成为大宗师,以化育万物(《大宗师》);知天地、同造化,寂应随物,成为帝王,而驱驭万物(《应帝王》)。

成玄英认为道境是可以通过“智德”二途修炼逐步达到的,同时,也体现了体道之士内外兼修,以至成为大宗师、古之真帝王,能够化育群品,为万物所归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内篇七篇是体道之士的修炼过程,逐级提高,是一个分义式上升的线性结构。

受成玄英此种思想的影响,后世不少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内七篇的结构观念,北宋王雳《南华真经新传》就以内篇为纲要,认为内七篇是相互联系、按次序安排的,“奥稽庄子之指义,大都以至理自然,故首《逍遥》,逍遥则彼此齐,故次之《齐物论》,齐则无生,无生和生所以存,故次《养生主》,善养生则足处世变,故次《人间世》,能处事变则德日起,故次《德充符》,德者得起所真宰也,故次《大宗师》,真宰得则天下不能违,故次《应帝王》”,虽然,没有成玄英认识得深入,但受他的影响,己将内七篇视为一条前后相连的线性结构。

明代方以智《药地炮庄》以太极解《庄子》,认为内篇统摄外篇,内七篇的结构是一卦六艾的模式,《逍遥};是卦辞,是内篇之主,《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如内三艾,《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如外三艾,由《逍遥进》统领六篇,形成了一个分义式垂直下降的线性结构。以上观点无不是受成玄英对内七篇结构认识的影响。

下面将对《庄子》内七篇的内在结构联系,进行简要论述,以分析成玄英的线性结构的合理性。《逍遥进》营造了至大逍遥的道境;达到这一境界的无待圣人具有“一生死”、“齐万物”的本质;内“缘督以为经”,“无知无识”、“摄卫养生”;外随变任化,以无用之用处涉人间;内德充实,内外合一;出世为大宗师,化育万物,自然任性,死生两忘。

《应帝王》篇是《大宗师》篇的继续,是体道圣人的具体申说。笔者认为,内七篇是一个水平分义式的线性结构。成玄英《庄子》内七篇的结构关系整体上是合理的,以《逍》、《齐》为始,《养》、《人》二篇并列,以《德》合二为一,继之以《大》、《应》二篇;外、杂篇与内篇紧密相连,是内篇的例证和发展。

但在论述的过程中体现出逐层递进的、上升关系,将《大》和《应》作为“至人”达到的最高道境,这与事实不符。成玄英的文本结构理论总体上是合理和先进的。与今人叶舒宪的多重回环、层层相套的文本结构理论相比,成氏的结构理论更有从文本出发的现实合理性。

成玄英关于《庄子》篇题阐释的合理性研究

对篇题或将篇题和内容相结合予以阐释,这并不是成玄英的独创,在成氏以前的郭象、向秀和支遁等己经做过,《逍遥进》篇郭象《注》曰:“人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从“齐物适性”的角度阐释逍遥之义。

支遁《逍遥论》曰:“人逍遥者,但是内心都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庄子先生建议的康庄大道就像是大鹏展翅般,扶摇直上。大鹏飞行的道路因为其身形很大所以道路也很宽敞,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看到,虽然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事情,可能跟我们有关也可能和我们没有关系,但是真正决定我们去做不做的原因在于我们内心的想法,我们不能局限于具体的事物,我们需要有好的追求,这样才有可能拥有逍遥的机会!

支遁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逍遥游”遥然自得、所造皆适的道境,为成玄英在《庄子疏序》中征引,以备一说。除此之外,成玄英还征引了顾桐伯和穆夜(王叔之)关于逍遥义的解释。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成氏认为《逍遥进》是开篇第一篇,“言达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皆适,遇物逍遥,故以逍遥命物”。

基本适当的阐述了《逍》篇描述的逍遥旷达之道境。后世也多有对此阐发己意的,清代吴世尚《庄子解》就认为“逍遥进即今方言活泼泼三字也,活泼泼者,内外本末巨细精粗全体大用兼该毕贯之谓也,是故莺飞鱼跃道之活泼泼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活泼泼也,每年四季都会催生万物,天地之间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些东西都为庄子提供了很大的灵感,因此庄子写了一篇佳作为其歌颂”。先不论吴世尚以“活泼泼”解“逍遥”义是否正确,单他着眼一“大”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这己补充了成氏阐释之未到之处。

《齐物论》篇郭象《注》曰:“人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郭象以无是非、忘彼我来解读“齐物论”,而成玄英看到各篇的联系,从内在联系出发,承接上篇圣人形象,解读“齐物论”,曰:“人无待圣人,照机若镜,既明权实之二智,故能大齐于万境,故以《齐物》次之”一句,“大齐万境”总括全篇,和很多解《庄》者一样,受到刘韶《文心雕龙·论说》篇对《齐物论》解释的影响,大体上认识“齐万物”的主题,而没有细分是“齐万物之论”,还是“齐万物齐众论”。

《养生主》篇郭象《注》曰:“人生以养存,那么在解决了生存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真理存在。如果我们养生观念太过了,那么这样只会造成更多的负担,反而起不到最初的作用了”。郭象以适度养生之理解释“养生主”之意。成玄英从精神养生出发,认为“混同庶物,心灵凝澹,可以摄卫养生”,并将《养生主》与《人间世》并列,以内养生,外“随物任化”,处涉人间,二者互为表里,来解读二篇,并将二篇释题合于《德充符》,以“内德圆满”、“随物升降”、“内外冥合”解读“德充符”。以成为“接物无心,忘德忘形”、“知天知人,与造化同功”的“大宗师”、“应帝王”。

至此内篇篇题的阐释基本合于《庄子》文旨,只有《应帝王》篇阐发与篇旨不合。相比前人闸释篇题时,看到了文旨的内在联系,在互相联系中闸发一篇主旨。

譬喻的文学性阐释

《庄子》行文,多用譬喻,这也是《庄子》文本的一大特色。在成玄英之前,学者们对此并未予以重视。成玄英在疏解《庄子》过程中,对譬喻的修辞手法多予以揭示,我们在读他的《庄子疏》时,像“此举譬也”、“此起譬也”、“此是起譬也”、“此且起譬也”、“此重起譬也”、“此下合譬也”、“此结譬也”、“此起喻也”、“此合喻也”、“此合前喻也”一类疏语,多见于文中。据笔者粗略统计,成玄英在《庄子疏》中,明确标明譬喻的有17处,成氏独具慧眼,认识到《庄子》文中譬喻的修辞特色,并对此明确标出,在疏解《庄》文时,同时进行讲解。下面就从成氏《疏》对《庄子》譬喻阐释的特点、作用和对某些譬喻的忽略及原因两方面对成《疏》进行分析。

成《疏》对《庄子》譬喻阐释的特点和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成玄英《庄子疏》中揭示的譬喻修辞方式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比喻差不多,“起譬”,相当于现代修辞学所说的比喻形式上的喻体;“合喻”,则相当于比喻形式上的本体。成玄英疏语对譬喻的明确提示,不但使人们比较容易地找到庄子寄寓在一些比喻文字中的真正意思,而且使后代学者在评点《庄子》文本时,对譬喻这种文学修辞手法给予充分重视。

如《逍遥进》篇有:“且人水之积也不厚,那么他要承载船只在水上航行也是有心而力不足如果我们想要将要把杯水放置在朝堂之上,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这杯水就是那个船只;杯子装的水只有一点,远远解决不了问题,同样的道理如果水浅了,船只也没有办法在上面航行。

如果吹的风不大,翅膀再大也没有办法飞翔所以要想飞上九万里,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风,只有这样才有机会以此为媒介飞向图南”。成玄英疏语曰:“此起譬也。人翻覆一杯之水于坳污堂地之间,将草叶为舟,则浮泛靡滞;若还用杯为舟,理必不可。何者?水浅舟大,则孰地不行故也。是以大舟必须深水,小芥不待洪流,苟其大小得宜,则物皆逍遥”,“此合喻也。

人水不深厚,则大舟不可载浮;风不崇高,就算翅膀特别大也不能翱翔于高空,同样的道理朝堂之上,我们要想起到作用,首先自我的能力就要足够,就像大鹏飞翔九万里,一个有它自身的原因,另一个就是外界的因素,比如强有力的大风”。成玄英认为水积不厚,只能覆草芥而不能载杯子,这是喻体,以此比喻大鹏必在大风之上一飞冲天,又将隐含的小鸟必在小处,日抢榆仿之上点出,明确说明小大之别,各安其性的道理。

《大宗师》篇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如果泉水干涸了,鱼也没有办法生存,所以这两个东西都是彼此相依的,缺一不可,但是这也有一种其他的意味在里面,相忘于江湖”。成玄英疏语曰:“此起譬也。堕鲸困苦,去之远矣。

圣迹斯起;矜鳖孽以为仁,人丧道所以亲爱之者也”,“此合喻。人唐尧圣君,夏某庸主,故誉尧善而非某恶,祖述尧舜以助将来,仁义之兴,随变化而遨进;莫往莫来,履玄道而自得;岂与人峋濡圣迹,同年而语哉!”成玄英以“鱼失水而相峋”比喻“人丧道所以亲爱”,来说明“誉尧善而非某恶,祖述尧舜以助将来”,还不如“善恶两忘”、“是非双遣”、“随变任化”、“履玄道而自得”的道理。

成氏《庄子疏》对存在于上、下句中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也予以阐释。《秋水》篇曰:“人水行不避蛟龙者;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成氏疏语曰:“情有所安而忘其怖惧。此合喻也”。

成氏指出,庄子以“渔父之勇”、“猎人之勇”、“烈士之勇”作比喻,旨在说明“圣人之勇”。点出两句之间的起譬和合喻的关系。可以使人们更清楚的理解庄子的主旨,有助于对上、下文的理解。

成氏把对譬喻的揭示和章句的串讲相结合。《天运》篇“颜渊与师金问答”一章,在“人当狗之未陈也,盛以筐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之下。成氏疏语曰:“此下譬喻,凡有六条:第一当狗,第二舟车,第三桔榨,第四碴梨,第五猿狙,第六妍丑”。并在“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

今薪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句下,疏曰:“此合喻也”。成氏对这一章进行完整的串联,第一喻“当狗”时,将后面的“舟车”、“桔榨”、“碴梨”、“猿狙”和“妍丑”五个比喻串在一起,展现给人们,让读者清晰的了解这一章中各句间的譬喻关系和喻旨。有效梳理了章节间的行文脉络。以上关于成《疏》对《庄子》譬喻特点和作用的观点,方勇《危言录》中己经揭示给我们了。但成《疏》对《庄子》譬喻并没有全部点出,有的以“寓言”称之,有的根本没有注意到,对此,《危言录》没有进一步发掘原因。

成《疏》对某些《庄子》譬喻的忽略及原因

据笔者统计,成玄英《庄子疏》中标明“庄子寓言”、“寓言也”、“盖是寓言”等字样的,共有10处。《齐物论》篇曰:“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和王同住一张床,食的却是不好,已经发生之后,就感到了极其后悔,后悔之后就哭泣,但是我们看来,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虽然看到很后悔,但是仍然没有办法。”

成氏疏语曰:“庄子寓言也”,的确,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同时,也是一个譬喻,以“丽姬后悔初到晋国时哭泣”比喻“也许死后也会后悔生时的薪生之举”。此段文字体现了《庄子》中寓言和譬喻紧密结合、互相渗透的关系。对此,成氏只注意到了寓言。

《马蹄》篇“伯乐善治马、陶者善治垣、匠者善治木”一段,民国学者郎擎霄举此为例,在该段下曰:“此借治马治垣木者,以明治天下之过也”。在《大宗师》篇“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子语”章下曰:“此篇父母大冶二喻,何其精切邪!”,对于以上两则譬喻成玄英没有标明。

上文所述成玄英或只标寓言,或根本什么也没标的两种情况,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一、《庄子》中寓言和譬喻紧密结合的特点,使人很难明确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二、文学修辞方法的发展,至唐代时,还没有明确的譬喻概念和划分标准;三、成玄英《庄子疏》主要是一部疏解义理的文献,对譬喻的阐释,只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义理,譬喻等文学性的揭示,不是成《疏》著作的主要目的。

由于以上原因,成《疏》对于《庄子》譬喻的特色,给予明确标出,在疏解义理的过程中,体现出成玄英对《庄子》譬喻特点的认识,但也只停留在这一程度上,没有进一步全面整理和深入挖掘。

结语

成玄英《庄子疏》,因为是道教典籍、注疏体著作和文献本身质朴的风格等多种原因,没能引起唐以后的历代注《庄》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不但没有给予足够的评价,即使受到成玄英思想、文学观念影响,对其学说有所继承和发展的学者,也并未意识到《庄子疏》的重要性和独创之处。

直到近代,儒学至尊地位被打破,子学兴起,成玄英《庄子疏》才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清末民初郭庆藩将成玄英《庄子疏》和郭象《庄子注》从道藏中辑出,将郭象《注》、成玄英《疏》、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的全文编入《庄子集释》,并收录了清人俞越、王念孙、卢文昭、郭,等人的解庄之语,间下己意。

成玄英是初唐时期在庄学史上、道教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在唐代三教合一和道教转折的大变革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结束了魏晋时期玄学的贵有、崇无的争论,发扬了初唐重玄学的研究,学识广博,开启儒、道、释、老、玄多角度解读《庄子》的发端,他的《庄子疏》是其晚年成熟期的作品,前人只注重对他哲学思想的解读,很少涉及他的文学性,偶有涉及,多是对他文学性观念的批评,没有看到他在文学方面对《庄子》的理解,有些具有独创性和开发性,有些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可备一家之说,有些开启后世深入研究的大门,因此,笔者在大量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本论题,希望能对成玄英《庄子疏》的研究有所补充。

成玄英《庄子疏》产生于盛唐三教合一的大时代背景下,庄子学发展达到繁荣时期,文本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固然是文本的主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其文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他首开《庄子》文学性研究的先河,对宋代以后重视《庄子》文学性和散文评点起到前瞻性的作用。

文中首次提出《庄子》文本结构的理论,最先揭示《庄子》譬喻的特点,对“三言”的阐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庄子》评价极高。同时,《庄子疏》作为对《庄子》注释的文本,在语言风格、形象描写、神话色彩和散文体裁方面,也有值得研究的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