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统编小学语文六上第3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重难点

句子大全 2010-06-30 02:47:27
相关推荐

3古诗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知人论世

苏轼其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代表作品有: 《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写作背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这一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

二、结合重要注释翻译诗歌

⑴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⑵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⑶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⑷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忽:突然。

⑸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诗歌:

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三、朗读诗歌

1.读正确流利、注意停顿,223断句

2.再读诗歌,前三句写雨急来急去,读出紧张感来,第四句写雨后水天一色的情景,读得舒缓一些。

3.集体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四、 诗歌赏析

1.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以简洁的语言给每一幅画起个名字。

黑云翻墨图

白雨跳珠图

狂风吹散图

水天一色图

2.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色彩变化之美;修辞之美;视角之美;有声有色之美

(1)色彩变化之美

夏季雷雨前黑云遮住天地,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

霎时,豆大的雨点乒乒乓乓地打在船上,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响起了乐器一样的打击声。

一阵狂风把乌云吹走,雨过天晴,西湖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2)修辞之美

作者把雷雨前的黑云比作打翻的墨汁,强调黑云来的迅猛、云的浓黑。

把白雨比作天上撒下的珍珠,写出了雨的大与急。

“白雨”和“黑云”映衬,把雷雨来势凶猛的特点传神地写了出来。

(3)视角之美

作者选择的视角有层次的变化,“黑云翻墨未遮山”是远景,“白雨跳珠乱入船”是近景,“望湖楼下水如天”是中景。写景富有层次之美。

(4)有声有色之美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的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一个跳字一个乱字,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暴雨之大雨水之急

小结: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

五、悟情感

补充资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一组诗,要体会作者的情感不能把五首诗割裂开来。

五首诗所写的内容:

第一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第二首诗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表现在船上泛游的情趣;第三首诗以野生植物自况,隐含希望再受朝廷重用之意;第四首诗写越女的无忧无虑,对比自己的多愁失意。第五首诗反用古诗句意,体现了一种淡然与豁达之情。

通过联系五首诗,诗人表达的情感就比较明显了。

补充资料,苏轼几次被贬: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的不满,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他的不满之后被贬。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

联系五首诗及苏轼被贬的经历,体会诗中作者使用的象征手法及诗人的情感。

诗中的的风雨一语双关,即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雨。

但是诗人坚信这些风雨迟早会被吹散,也表达了作者敢于迎接政治风雨,无所畏惧的心理以及豁达的情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