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育之月|陶行知:人民的教育家(万世师表|宝藏分享|学科语文)

句子大全 2016-05-31 23:25:31
相关推荐

陶行知(7月25日)

民主之士,万世师表

都用来称赞这位伟大的中国教育家

他就是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

他的头衔丰富,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也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在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给自己取名“陶知行”,而后又认为“行”比“知”更重要,随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

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民众和儿童探索教育的出路。

1、回家,回那天亮的地方

很多年后,晓庄这个地方重新迎回伟人陶行知,却也是他与世长辞之时。

晓庄,中国不起眼的乡村之一,承载着陶行知最初的教育梦想。在当时,中国肩上扛着的,是沉重的“苦难”二字,饥饿、贫穷围绕着老百姓,更不必谈教育。至少有两亿人是文盲,而至少七千万儿童没受过一点教育。陶行知就住在牛棚里,放弃优渥的教授待遇,就这样走上为中国寻找出路的探索之路。

陶行知说“要在晓庄培养一百万个乡村教师”,这当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他踏实地做起来了——主持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开学典礼,开山辟路修建校舍。

晓庄一路坎坷,陶行知甚至步行出校筹款,但终于还是被封校。蒋介石密令停办,陶行知在《护校宣言》里说“晓庄的门可封,它的嘴不可封。”

这是先生魂牵梦绕的地方,最后,先生葬在这里。

晓庄的“晓”,是天亮的意思。

陶行知在黑暗的道路上匍匐前进,一步一步寻找光明,中国的天地亮起来了,中国的教育,彻底亮起来了。

2、育的是才

陶行知学习成绩优异,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他先后担任教授、教务主任,有稳定的工作,收入颇丰。然而这些通通被他抛弃,他背道而驰,转而走上坎坷、艰难求处的教育之路。除了晓庄,陶行知还在国难之中建设了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收容战争之中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为他们力所能及地提供教育的机会。

陶行知曾请医生治好一个孩子的癞疮,这个脸上长疮的孩子,后来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陶行知为育才的孩子请最好的老师,大作曲家贺绿汀教授音乐、大戏剧家章泯教授戏剧、诗人艾青担任文学组主任。学校艰难运作,买不到米,筹不到钱的时候,陶行知就冒雨去“乞学”,向四方筹集资金。

陶行知毫无疑问是“才”,可为了这批未来的人才,他下乡,脚踩泥土地,为学生呕心沥血,积劳成疾。

他发明的“小先生制”传到了20多个县区,懂得一个道理便立即传给别人,一传一,十传百,培养更多的小先生。这是平民教育的一小步,改变中国的一小步,更是改变贫苦中国的一大步。

3、挥动民主的手臂

在空闲时间,陶行知也没有闲着,他的身影出现在各种大会上。他发表演讲,反对内战,为人民求和平、求民主。“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 他曾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奔走多个国家宣讲,为了就是争取国际对于中国的帮助。陶行知的右手是教育的指挥棒,左手则拿着民主的话筒。

陶行知在那个年代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责任心,以及对于平民百姓的怜悯和良知,让他整个人熠熠生辉。

后来,陶行知发表《创造的儿童教育》,主张儿童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他能够在政府中做一名显臣,能够在社会成为要角,能够做学术的大家,可是他只愿做属于孩子的“陶先生”。

他的满脑满心,都装满了孩子。

李公朴和闻一多先后遇害,陶行知也成为了名单上的通缉分子。临终前,他戏称自己要么倒在暗杀下,要么倒在自己的书桌前。最后,陶行知躲避在上海友人家中,长期劳累,终于病逝。晓庄迎回先生那天,万人空巷,挽歌不止……

陶行知伟大的一生都被“教育”、“民主”、“学生”串联起来,毛泽东盛赞其为“人民的教育家”。如今我们回过头来,再望先生,仍不由说一句——您称得上,万世师表。

4、好句

人生为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样的心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