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一)

句子大全 2011-02-19 16:47:21
相关推荐

「来源: |理科思想学语文 ID:juxiang2003」

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一)

必修一第七单元优秀教案(一)

第七单元教学设想

单元设计理念

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任务群,着力培养核心素养,重视深度阅读、读写结合,强化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单向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做法,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在个性化的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以品味语言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把握主题,体味情感,品味思想。《故都的秋》重在品味其短句、写景句、比喻句,品味作者蕴含于其中的对故都之秋的浓浓深情;《荷塘月色》则通过叠词、比喻句、通感句的欣赏,体味语言的典雅传神之美;《我与地坛(节选)》则抓住富有哲理的句子,品析蕴含的对母亲的深情。《赤壁赋》多用铺陈手法,语言工整,富有韵律;《登泰山记》语言简洁明快,写景生动有力,情趣盎然。

2.关注自然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手法,体会其中的人生思考。《故都的秋》着重表现对北国之秋的眷恋,所描述的五幅画是重点;《荷塘月色》则着力于“荷塘”“月色”之美,综合运用比喻、通感等手法激发读者想象;《我与地坛(节选)》在景物与追忆中穿插饱含哲理的语句,融入对生命的思考,对母亲的怀念。《赤壁赋》“主客问答”包罗深刻哲思;《登泰山记》抓住小细节表现雪后登山的情趣。

3.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欣赏名段名句,逐步提升欣赏水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4.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把握自然之美、中和之美、感伤之美、豁达之美和慈爱之美,努力传承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

1.精读精学《故都的秋》《赤壁赋》,小组合作学习其他篇目,展示学习成果。

2.围绕单元主题、搜集并阅读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及资源,拓展阅读视野;联系现实生活,深化主题研究。

3.按照整体把握,重点品读,深入探究,综合评价,回扣反思的流程研读文章,概括文本特点,梳理章法语言,总结方法。

4.群文阅读探究,共同归纳规律,提炼方法,指导课外阅读。

5.学习古今写景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和内容;分析文本思路、章法、作者情感思想;鉴赏语言、形象、表现技巧、风格特征;评价观点态度、文化内涵、当代价值。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点拨。

教学课时13课时。

1.第十四课,示范研读《故都的秋》2课时,合作探究《荷塘月色》2课时。

2.第十五课,单篇示范《我与地坛(节选)》2课时。

3.第十六课,示范研读《赤壁赋》2课时,合作探究《登泰山记》2课时。

4.单元学习活动,1课时。

5.单元写作指导,2课时。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知人论世,探究作者在景物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通过对三幅画的解读,把握荷塘月色之美;“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归纳借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文本赏读,合作探究,诵读指导。

课前预习自主阅读课文,梳理生字词,勾画精彩句子和关键语段;搜集作家、作品的资料,上课交流展示;初步把握文意和情感,梳理文章脉络。疑惑的问题交小组长,课堂讨论。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示范阅读,掌握方法(《故都的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把握(自主梳理,个体展示)

(一)知人论世

1.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交流展示,互相补充,了解作家经历和写作背景。

2.资料链接

作家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梳理字词

1.快速浏览全文,理解生字词、疑难句段。圈点勾画精彩句子和关键语段。小组交流对精彩句的理解。

2.重点句子: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3.关键段落:“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画的相关段落。

(三)找出“文眼”

1.本文的内容侧重写什么?请再读第一、二自然段,找找哪句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统领全篇,是全篇的“文眼”。

(板书:清、静、悲凉“文眼”)

2.知识链接

文眼: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

如《爱莲说》的线索或文眼就是第一句“可爱者甚蕃”中的“爱”字,统领了下文。作者不仅写了陶渊明及世人的花之“爱”,更写了“予独爱”,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再读课文,概括“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画面并向同学介绍。

课文定位:第3段主写秋晨,第4段主写秋槐,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秋果。

二、重点品读(自主研读,交流分享)

1.作者选取五幅图来表现故都秋的特点,请从景物选取、景物特点、语言的色彩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鉴赏这些段落。小组交流,分享展示。可以用图表的方式,从“景物选取,景物特点,语言的色彩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来呈现。

2.小组展示。

(1)秋晨图

鸽声、日光:“驯鸽的飞声”写出了城市的宁静,还有作者内心的安宁。“细数”两字传达出了作者悠闲的情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写出了环境的清静。

破屋:作者选“破屋”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这是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审美情趣的超越显得不平凡而更加动人了。(悲凉)

牵牛花:为什么是蓝色白色为佳?陪衬的草为何要疏疏落落,尖细且长?蓝、白色为冷色调,突出悲凉特征。衰弱的秋草一如故都当下的命运,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留下的衰败与沧桑的感触正似那风中摇曳的细弱秋草,给人以悲凉感。

(2)秋槐图

一大片一大片“铺得满地”的落蕊,写出了一种生命的凋零。此情此景可否让我们想起一个人——《红楼梦》里的黛玉,想到其《葬花吟》里“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伤,在这里,郁达夫见落蕊也心生悲凉。可谓是“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生命的绽放固然美丽,但能看到生命的凋零之美也是一种领悟。而作者感情深处对生命衰亡的感伤,必须靠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察,去深味。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作者拥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清、静)

(3)秋蝉图

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色彩。“一闻愁意结,再闻乡心起。”在白居易的诗中,蝉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的词中,蝉成了依依不舍的伤感的化身。“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骆宾王那里,蝉成了自己高洁的象征。在本文中,郁达夫抓住蝉短暂生命的特点赋予了蝉悲凉的色彩。无处不在而又时断时续的蝉声,带给人的是生命将终的悲凉与愁苦。(悲凉)

(4)秋雨图

“一阵秋雨一阵凉”与“一层秋雨一层凉”两句哪句好?“层”字是平声,显得平和,更符合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带有京腔京味,而“阵”字则显得急促。

都市闲人的叹天凉正好与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相契合,没有名姓的都市闲人是故都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皇城根里有很多旗人,清朝灭亡以后,当时的政府养着这些王室遗民,他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遛鸟、古玩、字画,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其中对生活的领悟是别的城市的人所不能达到的。而郁达夫先生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听得到他们的微叹,听得到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这充分反映出他极高的文人趣味。从小受到古诗词熏陶的作者,认为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来得正好”,正说明他是极喜欢这种清、静、悲凉的氛围和意境的。

(5)秋果图

作者抓住秋天枣树的特点,从形与色两方面突出北国清秋佳日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教师归纳: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写秋晨侧重清静的神韵,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颜色。

第二课时

一、深入探究(合作讨论,质疑解惑)

探究一: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参考【资料链接】)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资料链接】

1.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最多的也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3.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4.文章第12节,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于秋,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是一种文人传统。

探究二: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分析。

示例:(1)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用排比手法,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赞美之情,情感强烈。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用了四句话,将南北之秋的特点悉数呈现,气势雄伟,情感强烈,音韵悠扬,富有韵味。

归纳排比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排比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探究三: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南方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除了第2自然段的对比,作者在结尾还用了一组对比:“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形象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秋味平淡,北国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语言含蓄隽永。

活动:试以对比的手法写一组句子,体味这种句式的妙处。

答案示例:活法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一种活法;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一种活法。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一种活法;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一种活法。怎么活,关键看自己的取向。

探究四: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内容可以参考“探究一”

二、综合评价(发表见解,辩论深化)

讨论一: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结合这句话谈谈本文写景和抒情的关系。

示例:景与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四种: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这篇文章借秋景五幅图来抒情作者内心的寂寞凄凉之情,正属于哀景哀情的类型。(结合教材《如何做到情景交融》进行讲解,详见第124页)

讨论二:

美学家朱光潜曾把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三是“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你觉得本文属哪个层次?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属于“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层次,具体可以参考“探究一”的内容。

讨论三:

文中有“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你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句话?

示例:秋是古诗词常用的意象,由于秋风袅袅,树叶飘零,田野萧瑟,故而中国古代文人总会给秋加上一层凄凉悲愁的色彩。屈原诗中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呈现的是一种萧瑟凄凉之景,伤感离别之情。后代文人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秋自然就成了悲的隐喻。

活动:课外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并在班上交流感受。

三、回扣反思(学生梳理,老师补充)

学生对学习本文所应掌握的语言知识、阅读能力、学习感悟进行总结梳理。老师对学生的展示作补充,对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作理性的提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自主赏析,巩固效果(《荷塘月色》)

第三课时

一.整体把握

(一)名句导入

看到荷花,大家会想到哪些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知人论世

1.学生交流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2.资料链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为了勉励自己在学校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初中已经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三)梳理脉络,找出文眼,明结构

1.《故都的秋》中我们提到了“文眼”这一概念,试找出这篇文章的文眼。

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够画出写作者的行踪的词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及其变化的词句,能够揣摩一些关键词句的潜台词,并作适当的标注与点评。

2.作者的行踪:家——小径——荷塘——家。

3.文眼:“颇不宁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寻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得宁静。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难宁静。

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一个“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难宁静”的过程,行文线索相当清晰。

4.小结:《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家——小径——荷塘——家)

暗线:情感(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难宁静)

二、重点品读,赏析荷塘美景

1.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交流展示。

2.教师点拨:4、5、6自然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的景物。

月下荷塘

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学生尝试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示例1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示例2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一个本体,三个喻体,这种修辞是“博喻”。

【知识链接】博喻例句:①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

强调博喻的表达效果:多角度、多侧面、更生动形象。

示例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打通了人的两种感官,这种特殊的比喻叫“通感”。

认识“通感”:通感”把人的五种不同的感官用比喻或形容词的形式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知识链接】通感例句:①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②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③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示例4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示例5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是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淡雅之美。

塘上月色

(1)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2)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找出这些动词并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作者综合运用比喻、排比、通感、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等的表现手法,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精选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三、课后作业

仿照第4自然段的内容,运用比喻手法(或博喻手法)写一段文字,8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分小组诵读重点段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导入新课。

二、深入探究

探究一:同样是写景,第2段与第6段各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第6段作者多用叠字叠词,富有音乐美。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探究二: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试探究原因。

参考答案: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探究三:结尾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参考答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探究四: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主题,向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但也从无定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该文借景抒情,意在表现作者愁闷凄凉的心境;

(2)认为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的痛苦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认为是在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文中所抒发的,仅仅是作者夜游荷塘时的一时感想、是作者本人的一种不平静的心绪的自然流露而已。

你是怎么看待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的?

【参考资料】《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朱自清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情下诞生的。

三、群文阅读,思维进阶

1.对比《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体会两篇文章在写景及抒情方面的差异。

学生讨论探究,小组示范展示,教师点拨提示。

答案示例:

写景方面:《故都的秋》所写之景富有生活气息,多是直观之景,从五幅图中可以看出。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等景物,再如秋雨图的对话,秋果图的描绘,都贴近生活。即使如秋蕊图中的描绘,也在诗情画意中不忘加入尘世的丝丝扫帚纹。

《荷塘月色》所写之景则富有诗情画意,美轮美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的旋律交错上演如梦如幻的魔术,读后令人嘴角生香。

抒情方面:《故都的秋》抒发情感的方式有变化。首先作者借助景物抒发情感,作者笔下之景都染上了作者浓浓的苦闷、寂寞与忧思之情。作者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结构全篇,选取了五幅图,分别从不同的侧面着力突出总特点。同时作者也将情感融入叙事、议论之中,秋雨图就是一个特别精彩的叙事片断,接着援引中外相关事例进一步阐述秋与文人的关系,探究秋的文化内蕴,富有思辨色彩。

《荷塘月色》主要是借景抒情。紧扣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通过三幅美丽的画徐徐展现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当然结尾还借用《采莲曲》《西洲曲》,在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与现实对比,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宁静。

2.两篇散文的语言各有特点,试分析比较。

学生讨论探究,小组示范展示,教师点拨提示。

答案示例:

《故都的秋》善用排比和比喻,语言富有节奏。如“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整齐中富有变化,音韵和谐。同时,也善于用长短句呼应,构成一种舒缓的韵味,悠扬又耐人回味。

《荷塘月色》则将比喻发挥到极致,杂以通感,如三幅画的描绘,比喻语言生动活泼,有诗词的意境美。同时,语言多用叠音词,有一种精致的富态美,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性,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余韵悠扬。

【资料链接】名家评朱自清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问题:如何读懂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类散文主要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将深刻的思想和感悟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要读懂它,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读懂“景语”,触摸深刻寓意

借景抒情的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才能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2.知人论世,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识得“文眼”,体会中心情感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当然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4.抓住线索,把握文章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

清、静、悲凉(文眼)

个人遭际、创作理念、家国情怀、文人传统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理解作者在文中对于生死抉择的冷静思考;感受作者表现在字里行间的深沉而凝重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课文中所表现的对待人的生死,对待自己的父母,培养坚忍的意志,克服内心的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对当代中学生来说,都是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的,教学中应该对此持着足够的重视。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课前预习

1.安排学生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如作者简介,《我与地坛》全文(即其他5小节内容),等。

2.通读课文,通过查词典,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难词。

3.尝试归纳概括文中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

1.课前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请学生谈对邰丽华的了解。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邰丽华的颁奖词。

邰丽华,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3.教师优美解说,导入课文。

如果说邰丽华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那么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则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他的《我与地坛》不仅给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了生的启迪。

4.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同年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研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回答: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以简单、具体的问题切入)

明确: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逃避?

明确:(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让学生朗读,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PPT显示作者在轮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2.“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个世界”指可以躲避残酷现实的世界,地坛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二)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谈谈作者为何选择地坛,而非“天坛”“日坛”“月坛”?

明确:原因之一:近。

请学生谈谈对“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解读:很多读者认为这句话有重复啰嗦之感,其实不然。“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原因之二:缘分、宿命、共同点。

①地坛是荒芜的,(板书:古园荒芜)那么它的荒芜如何体现?请一位同学朗读出相关内容。

明确:“剥蚀”“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红;“坍圮”“高墙”等。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经历了400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今日的地坛“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不就是曾经指点江山,“最狂妄”,而现在残废、没工作、没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板书:双腿残废)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进入地坛就对它产生了依赖感;这是一种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一起。

(把握情感,朗读第2段及第3段相关内容)

(三)小组讨论,分析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给“我”带来的启示。

1.全班推荐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再度提问:地坛除了给作者一个宁静避难所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不衰败。

2.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组员互相交流补充,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发言。

例(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例(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并不衰败)

3.在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的基础上回答:作者从“不衰败”的古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残废不能颓废)

(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第5自然段,要求读出生命的涌动)

第二课时

三、探

探究一:文章是节选的内容,整体来看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史铁生“追寻”了哪些“问题”?

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

参考答案:问题共有三个。

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应该怎样活?

第三个问题是作者追思的“心魂”。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探究二:本文蕴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请仔细找一找有哪些体现?

参考答案:第5段,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因此,作者认为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第6段,主要解答为什么生,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他的母亲。

第7段内容,其中的六个譬如:“落日”“雨燕”“脚印”“古柏”“气味”“味道”。这些景物描写让人感到地坛虽然被人“肆意雕琢”,却谁也“不能改变”。这让作者有一种“知音”的感觉,因为作者虽然“身体残疾”,但内心却“精神不变”)。

探究三:作者笔下的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请概括母亲的形象,并谈谈这个形象的意义。

参考答案: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像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第2、3、8、9段中塑造了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的母亲形象。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写

1.《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都对人生有不同角度的思考与感悟,请梳理其中的区别。

2.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

2021年北京高考作文备考必备资料

(点击所选字体即可打开内容)

来源:资料由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2021年北京高考作文终结预测与解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