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沿河县第四小学明礼文化育知礼明礼守礼之少年

句子大全 2019-07-30 16:55:26
相关推荐

理念框架

【文化主题】明礼文化

【办学理念】做一名知礼明礼守礼的四小人

【办学特色】礼的教育

【校 训】崇善尚美 求真守礼

【校 风】明德明智 知书知礼

【教 风】大爱无痕 博文约礼

【学 风】善思好问 力行学礼

学校概况

沿河县第四完全小学始建于民国初年,校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享有“沿河布达拉宫”之美称。四完小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1305人。学校教职工64人,校园内网络已经全覆盖,全面实现班班通,配备有专用计算机室。

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四完小逐步建立起稳定而且长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仅仅围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抓好常规管理,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校先后获得了“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贵州省安全文化校园”、“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专题教育市级示范校”、“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专题教育县级示范校”、“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安全稳定综治工作示范校”、“毒品教育示范校”、“目标考核先进集体”、“教学质量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文化溯源

1.生源分析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完全小学,始建于民国初年,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1305人。就生源现状分析,沿河四小的学生85%来自进城务工农名工的子女,或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以及缺失家庭教育,学生的礼仪知识比较匮乏,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比较欠缺,这是学校生源的现状,不得不引起领导的重视。

2.外部竞争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完全小学,位于和平街道迎将桥社区,与三完小在同一街道。无论是从生源上,还是从教学成果方面,沿河四完小和三完小处于竞争学校,这便是来自学校外部的竞争状况。藉此,我们希翼打造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能与三完小相区别,培养具有特色的四小学生,能让人耳目一新,加强四完小的识别度。

3.学校管理

据上诉现状的分析,了解四完小对于“礼”的教育迫切希望,希翼能改变现状。一位哲学家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定的命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正是由于“礼”的教育,才能养成好的习惯,才是学校管理的目的所在。

在学校层面,加强学校管理,用切身行为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言传身教,一人传一人,将“礼”进行到底,切实践行人性化的管理。

综上,生源分析、外部竞争、学校管理,从三者出发,学校拟定了“明礼”的文化主题,为培养知礼明礼守礼的四小人,为建设具有礼文化特色的校园。

主题内涵

(一)“明礼”之含义

“明礼”一词,内涵三层词义:一是懂礼貌,礼节;二是知书识礼;三是讲文明,懂礼仪。明礼,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最基本要求。

(二)孔融让梨——彰显谦和礼让

孔融让梨,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的故事,是一个道德教育故事。《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这个故事讲的是孔融小时候曾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旨在教育小孩要懂得礼让,教育人们凡事都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孔融让梨的故事,彰显谦和礼让之礼仪。

(三)程门立雪——彰显尊师之礼

程门立雪,讲述的是杨时向程颐求教的故事,因程颐休憩而在门外等候睡醒,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敬地在雪地等候,现多用这一典故比喻尊敬师长。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程门立雪,尊师重道,彰显了尊师之礼仪。

(四)诗礼传家——孔子教子学诗学礼

一次,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从孔子身边走过,被孔子叫住,问其学《诗经》否?答曰:“没有。”孔子就教育其“不学诗,无以言”,这一则故事流传至今,孔子教子学诗学礼,传为佳话,后称此为“祖训”,自称“诗礼传家”。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也讲诗礼传家,可见,礼仪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礼治四小——古有以礼治国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没有礼仪的指导是不行的。换言之,想建成一个讲文明、懂礼仪、和谐共处的校园,需有礼仪的规范,才能实现。藉此,大力推崇以礼管理、以礼规范四小师生,为“礼之四小”。

教育意义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社会才会和谐有序,校园才会和谐美好。加强礼仪教育,把讲文明、讲礼仪的道德风尚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一)明礼铸德

学校德育不能没有礼仪教育。学校的礼仪教育是一种以礼仪为抓手的道德教育,形成教师讲礼仪、学生学礼仪的文明之风。

1.行走之礼

2.见面之礼

3.入座之礼

4.饮食之礼

......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将儒家礼仪概括为“三纲五常”,这里重点阐释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仁爱,为核心;义:正义,明辨是非、崇尚正确;礼:礼貌、礼节;智:勤奋、好学;信:诚实、守信。四完小取儒家之长,开展礼仪教育,培养仁义礼智信的四小人,培养德高品尚的四小人,这便是四完小德育成功之处。

(二)礼以正行

以课堂讲授、养成训练、故事启迪、榜样示范、行为评价等方法,从“行之雅,坐之端,笑之美”入手,由大而小,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通过正身和自律实现人人践行礼仪,让文明礼仪内化为全校师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四完小可据实际情况编撰校本教材,如《文明礼仪小知识》等,学习礼仪知识,并正确用之,指导师生的言行。

(三)学礼净心

学习礼仪,净化心灵。“礼”之内涵彰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的影响四完小师生。

1.经典怡人

安排语文教师进行授课,讲授《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课程,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喜爱,为“书香校园”的建设奠基。

2.体艺臻华

四完小现有土家山歌等特色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兴趣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的音体美等专用教室及其他硬件设施等资源,开展各类体育节、艺术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体、艺活动项目,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修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之其身心和谐的发展。

(四)以礼立校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记·礼器》

领导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学生践行学生守则,一切均有法可依,有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约束。以礼治校,是用礼仪管理教师和学生,使之其在教育教学、师德建设、知礼懂礼等方面有质的飞跃,更好的讲文明、懂礼仪。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