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读懂《道德经》中这三句话 助你快速成长(胜读十年书)

句子大全 2017-09-11 00:32:42
相关推荐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世界上的确会存在着世外高人,他们对人生有着非凡的领悟,只需要一番点醒,就能够让一个人感悟到一些不一样的人生智慧。可是“世外高人”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普通人终其一生,也很难遇到这样的智者,甚至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寻找,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江湖骗子。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是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接触到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智慧”呢?其实并不需要多么的耗费精力去寻找高人隐士,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智慧的人都为后世留下了经典,在这些经典中,所浓缩的就是他们提炼的人生哲理了。

比如在《道德经》中,老子就用了五千字来阐述了天地人生的大道理,能够接近老子的智慧,那么对于我们说,就是一件有所得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道德经》中的三句话,分别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首先我们来讲这第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中,老子认为天地是“不仁”的,并且万物在天地的眼中,不过就是“刍狗”而已。老子的话是反常理的,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古人认为天地是具有大的德行,因为万物都因为天地的存在而有所生长。

但是老子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万物的存在和不存在,对于天地来说是无所谓的,正是因为无所谓,所以天地才不去干涉,也正是因为不干涉,万物反而能够蓬勃的按照自己的习性生长。因此反而是在揭露天道的运行规律,那就是无偏见。

天地不会因为夏日炎炎就突然变成冬天,那样只会害死很多生灵,也不会因为池塘快要干涸,就让河流暴涨引发洪水。天地就是坚守着自然而为的规律,万物自然能够各得其乐。

做人也是如此,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律,不能够依靠自己的主观想法而去改变其他事情的本质。就好像孟子曾说过一个故事:宋国有人嫌自家地里的禾苗长势太慢,于是就自作主张去拔苗助长,最后不但没有帮助到禾苗,反而让自己的庄稼全部都枯槁了。这就是仁德心太过泛滥的害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刚强的东西,一定也是最至柔的东西。老子这番话就是教导人们要能够有隐忍的品性,如果凡事过于刚强,最后一定得不到好的结果。

就比如项羽自诩为“西楚霸王”,他的实力雄厚,名扬天下,但就是因为自己过于自负的性情,不肯低头服输,最后只能够是自刎江东,一生霸业付与东流。而和项羽比较,勾践就是能够懂得“至柔者至坚”的道理。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攻打越国,最后围困越往勾践在城中,就是这种绝境中,勾践却没有像项羽那样意气用事,他忍辱负重,对于夫差尽力奉承和示好,为自己争取了绝地逢生的机会。在这以后,看似贪生怕死的勾践,却每日的卧薪尝胆,终于最后重振旗鼓,一举攻破吴国,为自己洗刷耻辱。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困境,不论是多么千转百折的逆境,总能够等到云开月明的时机,就如同老子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一个人在人生的困顿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够失去信心和坚守。

汉朝天汉元年,苏武作为汉朝使臣被匈奴扣留,匈奴人很想让一个持节的汉使投降自己,从而羞辱汉朝的脸面。但是面对匈奴人的奸诈和逼迫,苏武并不为所动,打算以死殉国。

可是匈奴人却想要摧毁苏武的意志力,把他给监禁在没有人烟的北海,让他独自一人牧羊,并且告诉他,汉朝已经认为他已经死了。面对这样的绝境,苏武并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所击垮,他在漫长的十九年中,丝毫没有放弃回到汉朝的决心,就是这种在逆境中强大的心态,让他最后位列麒麟阁功臣之一。

可以说苏武的人生,就是一部向世人展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希望的教科书。但凡有这样坚韧的意志力,不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够在最后成功的去突破和克服,以至于最后达到人生的成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