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被欺负 家长一句应付的话语(注定孩子永远被当“软柿子”捏)

句子大全 2012-08-15 22:28:35
相关推荐

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多陪陪孩子,虽然这段时间孩子还不懂事,也没有太多的主观意识,但是孩子却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有人说孩子只有最开始的4年是完全属于父母的,今后的3年属于幼儿园,接下来属于小学、中学、大学,直至踏上社会,开始他自己的人生。

从怀孕的那刻起,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为孩子考虑,甚至开始遐想今后有了孩子的生活。孩子出生之后,他的安危便成为了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最初4年,家长们可以给予孩子全方位的照顾和保护,但是之后家长就要适当放开手,让孩子开始集体生活。

集体生活中,孩子开始接触其他孩子,不管在怎样的环境和学校中,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甚至打架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孩子被欺负了,那么家长一定是最操心的。当孩子受了委屈向我们诉苦的时候,我们的回应和应对举措对孩子就显得极为重要。

小芳的儿子今年10岁,前天放学之后哭着向小芳告状:“今天有同学抢我的零食吃,我没给,他就把我打了,这里都肿起来了!”而小芳的应对话语却让人失望:“下次躲远点,或者直接给他就是了!”这种敷衍应付的话语已经对孩子造成以下影响和伤害,也注定孩子成为同学心中的软蛋,今后更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捏。

1.让孩子受到二次伤害

孩子被欺负,身体和心灵已经收到了双重伤害,此时的他们是无助和害怕的。之所以第一时间向父母诉苦,就是因为他们急需安慰和鼓励,同时希望有人能为他们“主持公道”,小芳的言语无疑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

2.让孩子接受不公平待遇

生活和社会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相关的法则,即使是在学校,孩子也应该明白和遵循一些原则。当孩子遇到不公平待遇、当孩子的权益受到侵害,家长就应该替孩子讨回公道。如果一味退缩,只会让孩子慢慢接受不公平待遇,不敢维护自身权益。等孩子踏上社会,造成的后续影响也是巨大的。

3.影响孩子的三观和是非观念

一个在和谐稳定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够形成较为正确的三观,而长期忍受痛苦和压迫的孩子,内心一定也是扭曲的。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家长也毫不重视,那么孩子极易形成“受虐倾向”和自卑性格。这样的孩子不仅三观受到影响,也没有辨别能力和是非观念。因为他们从父母那接收到的信息就是:被打被欺负很正常。

4.让孩子变得胆小和懦弱

孩子受到欺负,如果家长正确处理,能帮孩子找回自信和尊严,但是像小芳一样应付和忽视,那么必然让孩子变得胆怯和内向,性格的影响其实远大于身体受到的伤害。

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处理孩子被欺负和被打的情况

1.询问事情经过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保持诚实,然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较为客观地审视自己孩子的行为举措,看看自己孩子有没有过错。如果有,在事后要进行教育。

2.查看伤势,联系对方家长

如果孩子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那么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就行。但是如果孩子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那么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同时,家长要联系对方家长和老师,三方一起出面,要求对方家长和孩子做出郑重道歉。

3.开导孩子、鼓励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

在对方道歉之后,家长要开导孩子和鼓励孩子,把孩子的心理阴影降到最低。同时家长要清醒认识到,孩子被选为欺负的对象,那一定有一些问题。比如性格孤僻、过于内向等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4.教孩子应对方法

家长要教育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要如何处理。比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等。部分家长也觉得,当孩子被欺负甚至被打的时候,孩子应该强硬打回去,这是避免受到后续伤害最有效的办法。这一点家长根据自身认知和情况进行教育,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注重孩子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