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仿《沁园春·雪》写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3卷作文

句子大全 2011-08-13 10:56:24
相关推荐

一、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语文III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 审题思路:

很明显,这是一篇要求“借景抒情”的“主旋律文章”,且明显是“抚今追昔”的风格,那么用毛泽东的《沁园春》这两首词的写法应该可以仿写。

先写“景”。题目给了景: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那么,我们顺着这个社会场“景”去写就行了,可以从自己和同学们对高考给予的人生期待着手,突出现今社会,高考就是青年人向上攀爬的阶梯,尤其对于底层青年,高考确实是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自己属于底层,如农村孩子等,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出身和对高考的期待来写。

写完现在的“景”之后,开始抚今追昔。当代青年能有“高考”这个公平的上升阶梯,源于40年前那场伟大的改革,邓小平力主的恢复高考政策,不但改变了亿万青年的命运,更为“改革开放”系列政策吹响了冲锋号,随后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之后回顾这40年来高考对中国一代代青年的历史意义,高考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意义。文章最后表达愿望,希望高考能永远这样公开、公平、公正,永远为青年提供机会,永远为国家注入活力。

三、例文示范

以下是杨昇老师仿照《沁园春·雪》撰写的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I作文:

四十年来递给所有青年的机会之梯

——我看高考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今天是恢复高考后的第40个高考,今天也是我的高考,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村镇学校读的,我的同学基本上也都是农民的子弟,既然是农民的子弟,那么家里至少有一个人四处打工或做小生意来赚钱养家。辛苦谋生的父母对读到高中的我们有着很高的期待,因为,父母昔日的同学中,坚持好好读书的都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在城市有了一份让人艳羡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了大好的前程;他们安居城市,给了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和那些上了大学的同学相比,我们的父母活得太辛苦。

我爸爸常对我说,当年他就是太傻,本来小学初中学习都特别好,可是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羡慕那些早早出去打工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很快就赚到钱。而那时候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完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那就依然是个打工的农民。他自己对考大学信心不足,所以上完高一之后就辍学打工去了。可是班上几个学习并不如他但坚持下来的同学都考上了大学。父亲的人生和这几个同学的人生从此截然不同。

父母希望我能抓住高考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班上大部分同学的父母也有着和我父母一样的想法。而我们自己,不会再像父母当年那样傻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高考就是国家递给我们这些底层青年向上攀爬的人生之梯,我们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先写眼前的“景”,就是我和我的同学们面对今年高考的情形。只是写这个“景”的时候拉来了我们的父辈做参照,从而让眼前的“景”更触动人心发人深省。)

父母这一代没有抓住高考的机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40年前的1977年,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十年浩劫,很多大学停办,在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年内,也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少,招生规模小,考大学特别难,那个年代,上大学是一小部分青年的幸运,这注定了那个时代大部分青年都与高等教育无缘。

经过40年的发展,今天我们这代人面对的高等教育环境与我们的父辈已截然不同,近几年各类高校每年招生总人数超过800万,高等教育已经从昔日的“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这个时代,任何一个青年,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儿,就能考上大学,如果足够努力,就能考个好大学。这是多么好的时代啊!(抚今追昔,通过现状联系过去,简单陈述这40年来我国高考的发展过程。)

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国家递给我的这架梯子,我不想像父亲那样给人生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呼应开头,升华全篇。)(全文886字)

四、例文分析

这篇作文的题目比较出彩。一个好的作文标题可以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学生们在高考考场上,可以先把最初想的作文标题写在草稿纸上,或者用铅笔写在考卷上,然后开始写作文,写好全文后再斟酌作文题目,一定要在作文题目上花点心思,争取让题目成为全文的亮点。

本文的写作模式借鉴了《沁园春·雪》,但读起来似乎仿写的特征不明显,其实“见景抒情、抚今追昔”的记叙文都可以用这个模式,先写眼前,再想过去,最后做个总结和拔高。模式很简单,在这个大模式下,根据不同的材料和主题,当然可以有灵活的写法。考生头脑中有了这个模式,在考场上面对这样的材料,就不会慌乱,也不用等缥缈不定的灵感的到来,就把这“三板斧”直接祭出去就行,这会迅速成文,节省时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