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化萧山丨民盟先驱为家乡修桥铺路造凉亭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句子大全 2008-06-20 00:13:40
相关推荐

说到桥,我们总会联想到许多悠久的诗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感怀;有“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的情韵;更有“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精神......萧山的桥也有属于它的渊远历史。扎根于“潮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陪伴着一代代萧山人成长。

桥应水而生,“桥文化”自然也离不开“潮文化”的润泽。萧山的桥一边注视着河水的奔流不止,一边承载着鲜活的萧山文化。今天,我们推出“文化萧山”栏目桥系列的第八篇——通济桥。

通济桥

作者:王建欢

今天要说的这座桥由民国时期的一位萧山乡贤建造。他的名字叫沈肃文(见文末注释)。沈肃文是一位民盟先驱,是中国民主同盟浙江支部重要成员,他曾为家乡修桥铺路造凉亭的故事,至今还在家乡瓜沥长巷传颂着。

在萧山民间曾有三大善举,就是修桥、铺路、造凉亭,这位民盟先贤三样善举可谓都占了。他不但募捐造了桥,铺了路,还造了一座凉亭。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桥与凉亭保存完好,就连长长的石板路都有模有样地匍匐在河边。

通济桥又名东升桥,跨窑前河,在瓜沥镇长巷村境内。桥梁为单孔石拱桥,总长约55米。因河面跨度较大,桥的东西两端各砌筑20米和30米左右的引桥,桥两边的桥栏板中镶嵌着神态各异、笑容可掬的望柱石狮,桥额两端各镌刻有“通济”两字的桥名。桥梁架势端庄、古朴,从远处望去,犹如昆明湖(颐和园)中玉带桥的模样。

在通济桥的西侧,有一座供田间地头劳作和行人歇息的凉亭,凉亭向南有一条近三百米长的石板路。石板路在早年的乡间司空见惯,现在萧山境内留存下来的已经很少。通济桥边的这一段石板路,是原汁原味带有农耕时代特色,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与难得。

现据长巷一个叫东井自然村内的沈建良介绍:这一座通济桥,是他本家老祖宗沈肃文筹款建造的,桥名也是老祖宗自己取的,“通济”两字有往来通达的意思,就连这凉亭和石板路都是他发心建造的,凉亭上的亭联也是他自己撰写的。他还说沈肃文故居的“沈家台门”的台门屋至今还保存着。

早年的通济桥四周都是田畈,夏天一遇雷阵雨,村人就来里面躲雨,放农具。因此沈肃文造了凉亭后,村民们一直是感恩戴德,期间凉亭坍塌过几次,村民们就重修过几次,前些年,凉亭又面临倒塌,只剩下光秃秃的几根亭柱,因为亭柱上刻有“由遗教遗风遗言成兹山筑;是民有民治民享来此稍休”的对联,村民们以为有“旧思想”内容,就用石灰给涂抹了,这样就起到了保护作用。后来沈家后人沈建良小心翼翼地花了几个时辰,把凉亭中的亭联,用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抠凿出来,这样这副阴刻亭联才重见天日。凉亭是充满人情味的乡间庇护所,它的诞生,可谓是人生苦旅中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精神与物质表达方式的体现。现通济桥已经从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升级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凉亭也作为通济桥的附属文物进行了保护,而长长的旧石板路也作了再一次修缮。

通济桥、凉亭、石板路,经历了百年沧桑,一路风雨,至今见证着沈肃文为家乡留下的硬件设施,这也是旧时乡贤对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做出的实实在在贡献,是乡贤们功成名就后,对自己家乡的报答和人文关怀。

静水流深的通济桥,庇护乡人的凉亭,带有古朴厚重的石板路在经历了百年风雨后,至今是村人进出的通道,还继续被村民呵护着,这恐怕连沈肃文发心建造的那一天开始也始料未及。他年轻时就离开家乡,跨出沈家门槛的那一天出发,在外干了一辈子的革命,最后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一生爱国爱民,百折不挠,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这也是沈肃文取“浙光中学”(浙江之光)与取“通济桥”的初心与抱负。

注释:

沈肃文(1881~1958),1947年在萧山的钱清创办浙光中学(当年钱清镇属于萧山县管辖,“浙光”含义为浙江之光)。曾出任《新教育》杂志编辑,任浙大总务主任,后来应校长蒋梦麟邀请,出任北京大学总务长。抗日战争期间,出任西南联大秘书,他与黄炎培共同创办四川都江职业学校时任校长。

图文均经本人授权

原标题:《文化萧山丨民盟先驱为家乡修桥铺路造凉亭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