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都是64岁 白居易的诗暮气重(刘禹锡回诗充满正能量 末句太励志)

句子大全 2012-04-08 23:16:55
相关推荐

生而为人,我们都曾无数次思考过生命,当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必将会有一段风烛残年的岁月等待着他,万物皆是如此,衰老与死亡是生命的常态,任凭谁也无力改变,这个铁铮铮的现实摆在世人眼前,有人欣然接受并珍惜上苍赐予自己有限的时光,有人妄想与天同寿,苦苦寻求长生不老之道却始终无果。

诗人也和芸芸众生一样,暮年的王维“晚家南山陲”,佛系如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他认真对待生活的模样;“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这是年老的欧阳修一番别致的情趣;而晚年的曹操却能叹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的这份壮志,震撼千古。

而同龄的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为诗坛宿将,他们笔下的暮年又是怎样的呢?

那一年,他们64岁,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退出政治舞台,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已有三年之久。他们二位是诗文至交,在阅尽人世沧桑后得以重聚。

二位诗人重聚之后吟诗作对自是免不了的,此时他们都已年逾花甲,腿脚不便,眼睛昏花,是这个年纪常有的症状,他们自然是同病相怜的,面对眼前的晚景,白居易遂写下这首《咏老赠梦得》。

对于衰老,白居易有时很豁达,在《览镜喜老》中,他曾说“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而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动地揭示出了老年人的心态和处境,嗜睡、慵懒、腿脚不便、老眼昏花,幸运的是在高龄之年仍能与故人闲谈,共忆少年美好时光。暮年的沧桑之感萦绕于字里行间。

刘禹锡读完此诗后,便写了一首答诗,原诗如下:

在这首答诗中,刘禹锡虽也和白居易一样,写出了老年人多病、瘦弱、眼花、发稀等不堪的状态与处境,但在中间他笔锋一转,“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老年人阅尽世事,见多识广,对于世事一目了然;细细想来,人到暮年也未必尽是苍凉,倘若能克服对老病的忧虑,自然就会心情畅快、无牵无挂。

最后一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间已近接近傍晚,他的余晖照样可以映照万里长空。刘禹锡用此景自况,写出他不服老的心态,颇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感。

刘禹锡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更胜一筹,不在于遣词造句和写作技巧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诗言志,刘诗除了将人的老态刻画的入木三分之外,更是写出了一种人老心不老的感觉。

也许是人生际遇不同,也许是三观不尽相同,使得二人对老病的看法截然不同,而刘禹锡这首诗的末句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既然人难免老去,就应老有所值,就算是暮年之躯,也照样能够焕发无限光彩,就如同黄昏的最后一缕阳光,虽比不上朝阳夺目耀眼,却也能惊艳夜幕降临之前的世间万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