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化南皮)张春景:沧州落子

句子大全 2017-02-28 04:43:37
相关推荐

运河、渤海交汇之地,先后催生了武术与落子两个宝贝。

沧州落子活脱脱沧州汉子的性情,粗犷时鞭花挥动,跳跃腾挪间竟蕴含着八极的架路和六合的招式,一派豪迈气象;婉约则又现沧州女子的酸相,扇面抖展时风摆杨柳般柔软,婀娜娇媚,宛若送上一汪秋波,让人回味久久。沧州落子与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并称“燕赵三绝”。

落子,是从很远的年代一路传过来的。传说,清初,有一伙顽匪祸害百姓,金镖黄天霸受命为民除恶。他采用智取的办法,命士兵扮作卖艺人,手持鞭、棍,内藏武器,且歌且舞,上山献艺,趁机取出武器,杀死山大王,为民除了害。后人为纪念他们,打起霸王鞭,敲起竹板,久之便形成了落子。《南皮文化志》载,其源始于清初雍正年间南皮(原沧县)杨庄子梅派。300多年生发繁衍,已成为运河沿岸沧南两县乃至东光、吴桥、泊头以及黄骅、海兴、盐山、孟村等十多个县市民间必不可少的“群乐子”。

少时爱静,不喜欢这蹦蹦跳跳的玩意儿,任凭弟弟在学校落子队霸王鞭舞得有模有样,也是不屑,常常斥之为:杂耍儿,难登大雅之堂。

谁想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后来我竟成了乡里的文化干部,发掘民间艺术成了“主业”。于是,跟倪官屯村第五代传承人马树亭老先生结缘,才对落子有了些许领悟。

说起落子,马老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跑与落子组词,民间叫跑落子,一个“跑”字,把落子生动、鲜活、阳刚、热烈的秉性一字毕现。落子对表演场地要求不高,决定了这种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生命力的旺和普及度的宽。只要有开阔的场地,都可以响家伙什撂地一场。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别的意境。落子由四人转台到群体舞蹈的延展,重在活字,其常用的阵形有“二龙吐须”“大圆圈”“剪子股”“绕八字”“蛇蜕皮”“龙摆尾”等,形态各异,但都能呈现出“圆”和“螺旋”的核心样式,变换,无疑增添了其魅力。

马老告诉我,跑落子的道具主要是“鞭”“板”“扇”。“鞭”为男性持有,“板”“扇”为女性掌握。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当地人也称“小风流儿”。表演时是把几支民歌串起来边歌边舞,演唱的民歌多达30余首,最常用的是《放风筝》《茉莉花》等,加之“鞭”“板”“扇”的穿插配合。有时,也单独用“扇”表演,显得自然干练,流畅大方,平添韵味。武落子当地人也称“疯秧歌”。表演时只用“鞭”和“板”,不用“扇”。它吸收了民间武术和古典戏剧的一些表演特色,所以表演得热烈壮观、欢快豪爽,大有“持节云中千骑卷平岗”的豪迈。

落子以欢快喜庆为主题,反映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以及男女爱情和普通人的生活。曾多在逢年节时排演,时下已延伸到婚丧嫁娶、盖房上梁、庆典开业都要跑落子添喜气、壮门面,尤其年节是落子活动的盛期,所以村里老人常说:竹板不响,锣鼓不敲,不扭扭秧歌,跑跑落子,哪有过年的味儿?

“大酸梨”,一听这名字就有艺术范儿,这是马老的师兄、著名民间舞蹈家周树堂先生的“雅号”,得益于他融合戏剧旦角独创的落子中少女形象,有“三道弯”的身段特色。头是歪的,歪得俏;腰是拧的,拧得柔;腿是曲的,曲得绵。让人看了忍俊不禁,生发出酸溜溜香浓浓的感觉。

《放风筝》是周老根据同名河北民歌创作的,着意突出“春”的意境,在优美的旋律中, 一个俊俏的农家少女,边歌边舞,婀娜多姿,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放上了天空。她舞姿宛若彩云织天,又如仙女下凡,有谁会相信这是个男子汉装扮的少女呢?

《茉莉花》也是根据同名民歌创作的舞蹈,在群舞的基础上,又穿插一些戏剧的生动情节,如群舞中很自然地让采花女们在田野小憩时的相互嬉戏中出现戏剧性场面。《茉莉花》中,周老吸收落子舞中上肢动作的精华,去掉了老式的“踩寸子”,这样表演起来更加自如,因而舞步也更加妖娆多姿。他不局限“踩寸子”时的平步、擦步、大跑步,而是采用了更能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女性形象的丰富多彩的舞步。诸如蹬步、飘步、大拖步、踮步等二十多种舞步,是他苦心学习古典舞、芭蕾舞以及各民族舞蹈并取其精华独具匠心的创新成果。

1982年早春,为准备《南皮县文化志》资料,去石门采访周老,及至看到悬挂的遗像,方知先生刚刚辞世,热心的周夫人见到家乡来人便翻出珍藏的一摞摞相册、证书,一边翻看一边讲解。

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学花旦、青衣行当本就不易,自成一家、名冠天下,是一招一式里沾满了心血和汗水的。有谁知,场屋、田间、地头、树林都是他勤学的排练场;牛棚里、月光下、病床上尽是他求索的痴影。周老是为落子而生的,他生命的曲曲折折里布满落子的音符。宛如家乡的芦苇,看似弱不禁风随风摇曳,但它有着“不择环境而栖身、不惧风雨而挺立、不逐名利而生长、不卖弄矫情而坚韧”的风骨,挚友刘章先生晚年赠诗与他:“一生常扮女儿家,留得心香‘茉莉花’。魂魄悠悠何所系,风筝飞舞海天涯。”

翻着那些惟妙惟肖的老照片,总感觉周老其实和咱俗人无异,一样的爱喝老酒,一样的喜品新茶,一样的有该有的舞和远方,一样的过着淡之极或灿之极的日子。当然,日子是从来不缺少风雅的,只因他存风雅之心,扎根在生活的泥土里,故能开出风雅的花朵一串串。

接力是最好的传承。高中同学孙兄是典型的“书呆子”+“乐哥子”,在学校时也爱拿捏着吼两嗓子民歌小调,下学后曾为村官有年。一次同学聚会听说,孙兄竟成了“大酸梨”的继承人,一闲下来,白天走村串乡传授落子舞蹈,时常站在村里的坑边上,面对一池清凉吊嗓子,任凭苇晃鸟飞,晚间便通宵达旦整理落子词曲,近10万字的《倪官屯落子》即将面世,不由人肃然起敬,这呆子,真行。

说不清什么时候读懂落子的。我在民间艺术里穿行,发现这舞蹈和乡曲其实本身就是在乡亲们心间飘飘揺摇长大的,乡亲们就像家乡的黄土地一样实实在在。他们把自己豁达开朗的性情翻晒在家乡的场院里,晒上几百年乃至更长,晒出了乡舞乡曲的绵长韵味,每每年节十里八乡都会飘动着浓浓的醇香呐。

一切艺术的美,根源于“俗”,就好比根扎于泥土,才会长出绚烂的花枝。落子是舞蹈与乡曲糅合的晶体。“三月里来是清明,姐姐妹妹去踏青,捎带着放风筝,捎带着放风筝呀。姐姐妹妹回房去,梳洗打扮真高兴,好一对女花容,好一对女花容啊。姐姐穿的是葱心绿,小妹妹穿的是石榴红,裙子系腰中,裙子系腰中呐……”一曲《放风筝》,无论走到哪里,当这浸透了岁月风雨的声音荡在心底时,总让游子频频回望,有些时候,乡曲就成了牵动乡愁的引线,是游子的寄托,是魂!

那年春节期间,北京举办第三届全国“龙潭杯”舞蹈大赛,南皮代表沧州落子被选入京演出,时任文化部长的沧州老乡王蒙先生现场观看时,竟是满眼喜悦,一脸泪水。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张春景,笔名南冰,河北省南皮县人。先后在《文学报》、《长城》、《鸭绿江》、《中华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等媒体发表150多万字,正式出版专著六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 源|南皮公安

编 辑|靳东凯

责 编|林文利

原标题:《【文化南皮】张春景:沧州落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