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状元诗人很著名的一首绝句 构思巧妙(最后7字更是意境悠远)

句子大全 2014-04-03 04:48:28
相关推荐

秋天充满了萧瑟,但也是五彩缤纷的时节。秋日是明澈的,经霜的枫叶临风飒爽,当片片凋零,却更显秋林的秀逸,无须人工点缀,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一份洒脱和孤傲。所以性格倔强的刘禹锡就非常喜欢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当然秋夜里寒风瑟瑟,即使高高的枫树,也难藏一丝幽寂。深掩的重门,也曾封存了多少生活的足迹。后主李煜曾在秋夜感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唯有那秋空中的闲云淡淡地、悠悠地,远离尘嚣,对俗世的悲欢扰攘,毫不动心。

唐代一位诗人秋夜送客,心情也很复杂,下面介绍状元诗人很著名的一首绝句,构思巧妙,最后7字更是意境悠远。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代:皇甫冉

秋夜深深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皇甫冉,字茂政,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晋代高士皇甫谧之后。他自小聪颖好学,10岁属文,深受张九龄器重。天宝15年状元及第,工于诗,其诗清新飘逸,多有漂泊之感。作者有一位叫魏十六的朋友与其关系很密切,他曾从苏州到常州来拜访作者,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送他,此诗即写于当时。

秋夜里,溪水清澈,秋风也不带一点修饰,那么纯净和轻灵,让即将分别的好友暂时忘记了心头的悲愁。诗人与朋友喝了饯行酒,心情有些激动,远处夜幕深沉、秋虫切切,诗人不禁吟诵,“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阴虫,即蟋蟀,秋夜里凄苦地鸣叫,更显出夜的静谧,也从侧面衬托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孤独。“沉沉、切切”,叠词连用,不仅朗朗上口,具有一种声情之美,而且强烈地烘托出黯然神伤的氛围,更突出了诗人的惆怅心境。

朋友远道特地来看望自己,彼此间亲密无间、把酒言欢。可是欢聚的时光那么短暂,转眼间又要分别,依依不舍之情虽然只字不提,却在字里行间完全显露。接下来诗人想象自己与朋友第二天在客船上航行,“归舟明日毗陵道”。

唐代时,常州叫毗陵郡,朋友返回时,诗人乘船送他。作者用明日与昨夜进行对比,进一步表达出离愁,却作者却没有丝毫的渲染,真是含蓄之至。

最后一句又以景作结,更加委婉,“回首姑苏是白云”。作者虽然还有满腹的话语,但是马上就要分手,也不愿让对方过于伤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明天就要各奔前程,那时在船中回望朋友所在的苏州,就只能看见满天的白云。

白云的意象,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具有较丰富的意蕴与情致。白云悠闲地缭绕在山间、水面,画面优美、令人神往,更具有一种朦胧和神秘的感觉。同时白云又经常代表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也启发人们看淡名利,追求一份恬淡和淡泊。

作者通过对白云的描写,意境悠远,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也利用秋夜与白天的对比,更加显出送别的愁情,看似写白天的送行,其实依然写夜晚的心情,可谓构思巧妙。

纵览皇甫冉的这首绝句,声情并茂,表达委婉。作者手法细腻、描写逼真,前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令人感受悲伤的秋声,使离别之人不忍卒听。后两句又发挥想象,让全诗轻颍秀拔、婉转情深,更是语淡情浓,达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