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曲《金缕曲》 一段报国无门的感伤(句句经典 末句绝唱千古)

句子大全 2012-07-08 01:25:59
相关推荐

梁启超是近代的优秀学者、思想家,被认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十六岁中举,次年结识康有为并投其门下。1895年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1898年和康有为发起“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影响巨大。归国后一度在袁世凯政府任司法总长,后反对袁世凯称帝,加入段祺瑞政府。倡导新文化运动,著作颇丰,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被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幽禁在瀛台皇宫,变法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九年后,也就是词序中所说的丁未年(1907年),梁启超归国,次年再度东渡日本。这次东渡,梁启超便留下了一首托物言志、感伤时事的词《金缕曲》,寄送给上海诸位学子的。

金缕曲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起首“瀚海漂流燕”采用比兴手法,梁启超以漂流燕自喻,形象地写出了他三番两次被迫流亡海外的生涯。下文皆是从燕子的视角描写所见所感,借燕子难离故巢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极为生动传神。“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时隔九年,祖国早已面目全非,梁启超几乎认不出它的模样了。这三句写得平淡,但其中蕴含的历史事实却惊心动魄:卖国条约签了一个又一个,广大国土被列强瓜分,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怎不让人悲哀?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幸好当年倡导变法的同伴还在,挽救国家的力量还在。“俦”即同伴,“芳俦”是一种美誉的说法。“差池”谓参差不齐,形容燕子飞时张开尾翼的样子,出自《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双剪”形容燕子尾巴如剪刀,“双”为虚指,即谓许多燕子齐飞。“差池双剪”意指志同道合的伙伴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干什么呢?“相对向、斜阳凄怨”,“斜阳”即夕阳,暗喻国势衰微的清朝。大伙儿聚在一起,面对日薄西山的清朝国势,忧愁满腹。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变法失败后,朝政被守旧派把持,改革派备受摧残,根本没有说话的地方,故而梁启超说“奇愁无可诉”。“已惯司空见”即司空见惯,意思是说国土一再被瓜分,有些人早已麻木,认为是平常的事,但梁启超却痛心不已,兼之满腔抱负无处实施,不觉竟是哀伤得“泪如线”了。

“故巢似与人留恋”以“故巢”喻故国,表现出梁启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是对“故巢”的进一步补充。这里梁启超运用了移情的艺术手法,谓故巢多情,使得落泥留恋不去,欲坠还黏。实际上,多情而留恋的正是梁启超自己,他将自己对祖国的赤子深情移到了“故巢”之上,使得“故巢”仿佛也具有了人的感情。面对“落泥片片”的“故巢”,燕子没有一走了之,而是“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谓殷勤地衔来泥草修补巢穴,十分珍惜春天的时光。

面对祖国危急存亡的时刻,有人漠不关心,有人卖国求荣,有人大发国难财,而梁启超却要“殷勤补”,相信希望还在。“殷勤”一词形象表达出了梁启超鲜明的政治态度,“补”字则传神地表明了改良派的政治主张;“断红”,即飘零的花朵,“珍重断红犹软”谓要珍惜尚有生机的落花,即只要努力还有希望之意。但是,虽然梁启超怀有救国理想,但现实却阻力重重,这也就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的意思所在。

“重帘不卷”影射垂帘听政,代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势力;“隔蓬山、何处窥人面”说的则是被幽禁在瀛台皇宫的光绪皇帝。正因为现实如此残忍,梁启超一腔爱国之情无处安放,末两句“休更问,恨深浅”收尾收得自然就水到渠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