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千年通渭(文化灿烂)

句子大全 2013-04-22 06:26:50
相关推荐

第一章 文明的延续(三)

书华楼主人

(各种文字图示:结绳记事、创演八卦、河图洛书、原始刻画、石刻符号、陶器上的图形刻画、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文字在文明的传递中具有神秘的意义。探讨华夏文明的学者常常感叹华夏文字的力量。细微的表达,复杂的格律,展现了这个民族丰富的内心、深沉的创造和细腻的情感。

乐府民歌、汉赋、律诗、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达。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巅峰。东汉末期,群山之中的一对夫妻诗人,在异地的相思中,音问不绝,诗歌唱和,为五言诗的成熟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就是秦嘉徐淑,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一对儿女,生长在东汉末年桓、灵时期。在三国群雄即将登场的武力和纷乱中,给文化的发展缔造出别样的颂歌,为文化的发展安置了心灵的空间。

(画面:男女各一人,朗诵秦嘉徐淑诗歌各一首)

这是夫妻之间深夜的喃喃低语,寄寓着无尽哀婉的相思;这是时局动荡中普通士民情感的千回百转,表述着读书人高尚的节操和对乱世的担忧。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也许,他们始终都未曾意识到,他们夫妻之间的儿女深情和深沉表达会在文学史上被称之为五言诗的高峰,和汉乐府十八首一起回荡在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情感表达。

(丝绸之路图示)

自大秦一统天下以来,通渭始终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驿站。盛唐时期,通渭作为丝绸之路甘肃境内“中大道”的重要旅途,敞开胸怀,迎接着过境通渭的无数部族、客旅、兵勇,成为他们旅途休憩、补给、商旅的供给站。正像漫长的丝绸之路始终是文明传递、民族融合的大通道一样,他们的一颦一笑、一步一足终究要汇聚到华夏文明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滚滚洪流之中。从最初置县时的平襄到历经千年后的通渭,名称的改变,不仅仅是时代的变迁,更有着华夏一统、命运与共、血脉相连的鲜活记忆、历史证明。

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创造。虽然,有的创造带着许多不堪回首的屈辱和悲凉记忆。明清至民国年间,属于通渭气候上的冷期,旱魔肆虐,土地荒芜,战乱频仍,盗匪横行,兵连祸结。为了防范盗匪突来带来的横祸,通渭人自明代至中华民国年间近600年的历史上,在人口密集区和地势险要的山恋建设了众多的土堡,一则守险避乱,二则安家图存。在艰难的求存中,建成了全国数量最多的古堡群落。乱世生命,有如浮萍。那些过境的盗匪和溃散的乱兵,给这片土地带来的伤害罄竹难书,留存在山巅和河谷地带的1000余座古堡时刻提醒着我们:盛世的安定一定会带来文化的发展;乱世的浮沉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梦魇。今天,在这些古堡面前,我们似乎还能聆听到先祖们血淋淋的抗争和不屈的呐喊。

通渭建造的土堡,以明清为主。明代用于军事堡垒,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的土堡则多为家族建设的防御体。

(在通渭县什川镇的一座古堡前)

地方文化与专家:(这是1949年建设的通渭最后一座古堡,从此以后,历史不再重演,国家力量维护着普罗大众的安全。人民的安全无需自己护卫,土堡真正成为历史。新成立70余年来,通渭未曾建设一座土堡。只有了解历史的人才会知道,战乱是多么可怕的存在,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始终是所有普通百姓最大的福音。)

生活还在继续,文明的延续依然是发展的主题。自汉元鼎三年置县以来,通渭作为关陇文化的一脉,始终保持着自己中原文化的底子,绍续文明,传递儒家传统。明代以来,饱受河东学派的影响,以修身育人为依归,学风熏染,弦歌不绝。

按照清朝学制,每隔三年,各省从廪生、增生、附生中,考拔优生,贡入太学。其名额,大省无过五六名,小省不过一名。陕甘虽于雍正八年分省,而学政仍归陕西,故陕甘按照中省例,定为四名,陕西得三名,甘肃得一名。光绪二年(1876年),甘肃始分设学政,由左宗棠会同学政,于光绪二年间,奏准增加二名,合为三名。在如此稀少的名额限制下,通渭士子因“边方无奇书可借,惟就四书、五经及传注,昼夕潜心咀嚼”,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进士8人、文举45人、武举57人、贡生338人,从中可以管窥通渭人文鼎盛的状况和耕读传家的民风。新成立以来,一代代学子在浓郁学风的熏染下,苦读苦学,走向全国,成为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院士、长江学者层出不穷。姚檀栋、尚永丰、杨子恒三院士三位院士更是通渭文脉积淀的结果,也是通渭莘莘学子的骄傲和榜样。

(甘肃贡院花面、重置私塾教育场面)

牛作麟:(1773-1851)庠生。其先祖在明中叶成化年间宦陇,徙家于通渭牛家坡。其太高祖牛宽知书达理,人称善人。曾祖牛星焕为庠生,“外御强暴之忤,内开耕读之业”。祖父、父亲均为乾隆年间拔贡。“幼贫失学,年十六七始愿读,而身业樵牧,境与心违。自念不知书无以为人,往往梦中哭醒。泪痕渍枕”。年二十,从父读书。年三十后,“始补弟子员”。乙亥年,得腿疾,以残躯坐馆谋生,虽家道窘迫,而不忘恳恳以课子。晚年意志尤为坚定,于宋明理学及先贤著述,体会尤深,别有洞见,多有发挥,臻于化境。有《家言类纂》《牛氏家言》传世,其中《牛氏家言》为《皇朝续经世文》编采,为研究通渭清代中晚期重要资料。其道德文章以宋明理学为根本,有阳明心学之面目,亦有曾国藩家书之况味,于理学颇有推陈出新之处,为咸同中兴名臣曾国藩所推许:“牛雪樵廉访树梅,述其父愚山先生作麟之言也,真挚坚韧,为近世讲家所不及。”一生汲汲于以理学持身教子,其子牛树梅于道光二十一年考取进士,授四川雅安知县,官至四川按察使。子孙贤达,辈辈英才,成为通渭耕读传家的典型人家。

还有许多像牛作麟这样被人们公认的乡绅,他们可能一生足迹未曾踏出通渭一步,而汲汲于儒家之学,耕耘在乡间村落,守护着通渭人引以为荣的耕读传统,化育着一方的民风和学风,薪火传递,弦歌不绝。

自明清以来,通渭士绅和农民大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以求生存。乡贤士绅抱持省身济人的理念,敦睦乡邻,孝敬双亲,耕读并重,家风流传,化育一方。尤其是在天灾人祸面前,急人之所急,担当社会责任,扶危济困,守望相助,展现出人性向善的光芒,以温暖的行为和温暖的善心推动着家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培育与发展。

地方文化专家:在封建社会上,官办学府一直未能解决基层教育薄弱的问题。一些乡绅自发举办的私塾对完成儿童启蒙教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民间教育的艰难,非常情可度。如常河镇固堆河的私塾,自乾隆五十八年开始,至1949年终,先后兴废共十四次。期间,出资东家、私塾先生数度变化。察其原因,或因出资作东者家业兴衰,或因私塾先生老迈归家,或因天灾频仍,不一而足。 至中华民国成立,军阀混战,财力维艰,政府虽有劝学所督责教育,而官办学校少之又少;私塾教育不能满足时代的变化和民众日渐高涨的教育要求,因此部分乡贤志士,感慨于民智未开,试图以一己之力,与全国文化启蒙同步,开一方教育先河,于是倾家兴学,创建新校,推动新学,全县才俊得到实惠。乡贤兴学,多有艰难,而能急公好义,矢志不移,多有感人之举。

在外通渭籍著名科学家:(我出生在通渭,心系着通渭,背负着通渭人民的期望,忘我工作。通渭的山山水水是我献身科学事业的不竭动力。我的家乡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他深厚的文化传统始终是所有通渭人负重前行的精神力量。我热爱着这片土地,我衷心地祝福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耕读传家的父老乡亲。)

在外通渭籍著名科学家:(通渭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我虽然身在国外,心仍然记挂着通渭。我始终关注着通渭的发展,通渭的每一步发展都始终是天南地北通渭人共同的福音和骄傲。在我有生之年,我将不遗余力地以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造福桑梓。)

如果我们把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尺度拉长,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历史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物候的响应有着惊人的契合。距今5000-3000年,黄河流域的平均气温较今天高2摄氏度,冬季温度要高3-5摄氏度,相当于今天长江流域的气温。这也是渭水文明长足发展的历史阶段。

自宋代开始,一场持续的地球变冷期对这片土地带来致命的影响,气候变冷,使干旱成为这块土地的新的主人,主导了这片土地走向干旱贫瘠的全过程,十年九旱成为新的千年常态,一直延续到左宗棠奏稿中的“苦瘠甲天下”。随着气候的变化,普罗大众的悲欢离合一代代重演,艰难中求生存,生存中有着不屈的奋斗,奋斗中有着艰难的发展。在薄薄的县志上,霜杀稼、连旱三年、地大震、民无食,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我们无法直观那些惨烈悲凉的场景,我们却可以触摸到先祖们艰难的生存和不屈的奋斗。

气象专家:气候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通渭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通渭将迎来降雨的丰沛期,对通渭的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变化,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机遇大于挑战,丰沛的降雨将彻底改变通渭干旱贫瘠的历史面貌,通渭将呈现出勃勃生机,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今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雨水的增多、社会的发展和共产党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梦想激发了通渭人新的期盼。当地人惊奇地发现,为了解决生态上的灾难,他们在数百年时间里营造绿色长城的梦想在近几年里有了梦幻成真的可能性。十几年前种植的松柏、槐树、杨柳长得特别快,不再是以前几十年里长不高的老头树了。不似雪花,卷起杨花似雪花;异香扑鼻,满山槐花映朝霞;云杉劲长,放眼松柏蓝天下。绿色植物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迎来了自己新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经过新70余年来的发展,高铁如虹,车流穿梭;梯田如画,云雾缭绕;风电高耸,清风徐来;树木广植,郁郁葱葱;金银花开,药香扑鼻;苹果压枝,蜂恋蝶戏。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通渭人民书写着昂扬的赞歌,续写出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峰。

(闪现通渭新变化的各种图片)

新成立70余年来,通渭人民战天斗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兴修梯田,退耕还林,绿化荒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教育振兴,克服种种困难,不等不靠,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历史上的风雪华家岭成为绿树成荫的天然氧吧;战乱象征的古堡成为新的旅游休闲区;沟壑遍布的自然地貌成为梯田纵横的农业发达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作为黄河上游支流渭河地区,对黄河生态治理的贡献日益突出。

阳光普照,文明如水,大地温暖,物候变化。不管气候怎样变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子孙孙还是会一如既往地选择自己适宜的生活。他们知道,无论繁华,还是荒芜,他们始终要做自己的主人,行走在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家园,创造自己的灿烂历史。

时光的流转,像一个细腻的过滤器,过滤掉艰难的生存,而留存文明的精华,光彩夺目,映照着今人不朽的创造,照鉴着后人追寻的目光。

作者/来源:果王大姜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