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参论语百零四(教育宗旨)

句子大全 2016-06-01 08:26:36
相关推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又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一般理解也就是其他人总有比我厉害的地方,应该努力向他学习,也没多大问题。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实际是三人同行,碰到同一事情,其他两人的表现总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就是善与不善,也可以说是好与更好,跟那个做得更好的学习。这样才是三人行的本意,要不说人人皆是我师,人人皆可学就完了。

这里就体现圣人两方面的不一般,一是仁者无恶,并没有一善与一不善。更关键是关于学,是没有主观成见的,就是前面说的不是生而知之,不是判断谁善谁不善,是在其差别中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样才是真学。像我们读书都是抱着这作者说的对不对,这句话说的对不对的主观意识,所以学不入藏,好像都懂而已,实际还是“不知言”。

由此也可见圣人之道,跟古人学说明道是自古如此,天生如此;跟今人学,则说明道之不虚,真实可见;跟身边的人学,才说明道之无处不在,正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里也充分说明学问不在书本上,而在做人做事上。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这里史记记载是孔子过宋时,在大树下与弟子讲学休息,宋司马桓魋要杀孔子,威胁他,所以把大树砍了,大家叫孔子快走吧,孔子就说了这句话。德性就是人之天性的共同部分,因后天不断污染,德就要修才能显,修德才能至道。

孔子说上天生下德性在我这里,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是孔子的自信,自任担负着道德文化,历史文化的使命,桓魋是无法对道德历史文化怎么样的。也正是孔子之知天命,历史会怎么走他已经清楚,所以就算桓魋真敢杀了他,也改变不了历史文化的走向。可见孔子是勇者无惧,参看在陈绝粮章则是不忧,所以孔子是真正做到君子不忧不惧,是真实修养来的,不是口头禅而已。修养真到了,自然没有怪力乱神,这里桓魋就力跟乱嘛,又能耐德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讲了一大堆孔子的处世学问,又讲孔子的教育法。孔子说诸位以为我有什么隐匿不教的吗?我对诸位没有任何隐匿的啊!我没有行为不是与诸位在一起的啊,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了。

孔子说我平日的行为大家不是都见到吗,没什么神秘神奇或特别的方法。孔子是言传身教,自身就是典范就是榜样,也是特别告诉诸位重在行,不在语言文字之表达,论语里这方面说过很多句,这篇一开始也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问是身体力行的经验,书本是前人的经验心得,不用到自己身上就不成学问。

科学之所以容易迷信就是可以不实践,甚至无法实践,所以只是知识,不成学问。一般人又不肯平实处行,充满怪力乱神的想法。佛法早就预言末法时代,只有净土宗和密宗最流行,密宗就是各种仪轨手印什么的,越神秘越好;净土宗则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问题是搞不懂其中道理,就变成怪力乱神,禅宗有个有名的故事,就是孔子这句话。

北宋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跟晦堂大师参禅多年,有一天跟禅师探讨怎么能进步。晦堂大师问他读过论语没,这就尴尬了不是,哪个读书人不读呢。大师就说既然读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这句知道吧。黄庭谷茫然了,问也不好问,都说全教了还要问啥。晦堂大师看他犯傻也就走了,黄庭坚只好老老实实跟着。走到山间,木樨花(桂花)正盛开,大师突然停住脚步,问他闻到木樨花香没有。黄庭谷回答闻到了。晦堂大师微笑说“二三子,吾无隐乎尔!”黄庭谷当下即悟。可见大禅师的教育跟孔子一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道本来就无处不在,处处可见,像闻木樨花香。所谓大道至简,最终的亦就是最初的,大家只是看到孔子身与道合,一举一动表里如一,光辉笃实,都想成为他这样,就是不肯从切身近实处行,以为可以从言语教学处寻,根本是颠倒因果。所以禅宗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所谓的道,不是言辨思议可尽,言辨思议也不出其外,无处不见,尽在日常行用间。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四教等于是孔子的教育宗旨。文就是文化,人类的一切知识,可以说是教学内容,即六艺;行当然是行为,学以致用,狭义讲就是德行,广义讲究包括行为成果,即要对人群生活有实际贡献;忠是尽己待人待事;信是自信信人,本身是德性也是情。所以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培养一个完美人格,有情有义,能做人,能做事。文化以德行为基础,德行又以情义忠信为基础,这样才是教育。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又感慨了,《述而》篇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孔子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也可以了。接着孔子又说善人,我是看不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也可以了。这两句话明显不是同一时间说的,用了两个子曰,但是足以相发,所以放在一起。孔子所指的圣人就是尧舜禹,商汤,文武,周公这几位,他当然是看不到了。不过始终有学圣人之道的人,未学成圣人至少也得以成为君子,可是这样的人也太少了,所以孔子发出感慨。

善人也是同样道理,觉得自己是善人的人实际上是善不入根。所以古人说“善欲人知,即非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一个真正的善人只是自然而然地行善,日常如此,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在做善事,不然只是孟子说的行仁义,非由仁义行。所以孔子说善人他也没见到,那起码能有一心向善,不管世界怎么变,持之以恒的人也好。为什么把这两句放一起,就是圣人之学之行都是极其切实平近,无可隐,看起来像是离圣很远,实际就在于有恒,无恒则无以至圣。

孔子接着说人无恒的三个原因。没有的装作有,生活上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多,学问也是这样。空虚而自满,自以为是,就觉得自己对,傲慢的人往往都是有着内在的自卑。该节约却讲排场,奢侈铺张。这三种情况很常见,这样的人也难以有恒心向学问道德努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