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拿多少钱做多少事(不要再被这句毒鸡汤骗了)

句子大全 2015-04-11 18:43:51
相关推荐

只有把小事做好了,你才能做大事。

作者:谷子(富书专栏作者)

十一假期刚过,就有一条微博上了热搜:浙江一姑娘放假,突然被喊去加班,气得当场辞职。

一个点赞数高达11.6万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网友今天的晚安呢说: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月薪1万,要对得起工资。月薪5万,公司就是我的家。月薪20万,公司的发展就是我人生的意义。月薪3000块,假期期间领导不要乱打电话,影响我的心情。

在工作中,我们总能听到大部分人的抱怨,领导安排的大事小事为什么是我,这点小事也让我做,敷衍就好了;放假是私人时间,凭什么让我加班……

最后都会总结成一句,拿多少钱做多少事来平复自己的心情,理所当然的混日子。

微博达人侯小强发表的观点,才是一个成熟人应有的态度。

1、有本事就辞,没本事就留。

2、话又说回来,有本事的人也不至于因为这点事情就辞。

3、自己如果行程不可更改,可以和上级好好商量。

4、上级安排的事情如果鸡毛蒜皮,请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5、如果值班是大事,又非你莫属,接受不是坏事。

6、人可以硬气一时,但不可能一辈子都顺应心意。

我们姑且不去说辞职是女孩意气用事,还是早就对工作心生厌倦,如果单就假期公司临时安排加班,一时气氛辞职,这就有点太情绪化了。

说实话,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不会这样做。

记得一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纵自己的情绪。深以为然。

有能力的人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去解决问题;没有能力的人,意气用事,放狠话甚至撂挑子走人。

人,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千万别用“拿多少钱做多少事”来糊弄自己。

经常在工作中辞职的人不在少数。

要么是消极怠工,要么是愤然离职。他们都有一句至理“名言”:拿多少钱做多少事。

年前的时候,朋友小江就因为一件小事辞职了。

那是一家网店,老板经营的不太好。加上有实体店撑着,生意还算过得去。

小江是在网店刚成立的时候进公司的,他总幻想着,有一天公司业绩好了,可以混个主管做做。

一开始,小江还是非常努力的工作。随着公司的业绩变好,也新招了几个员工。

主管就让他带着做客服的工作,主要去发货。而工资却是没涨多少。

渐渐地,小江就开始有了情绪。不是消极怠工,就是倚老卖老。有时还是迟到早退,老板交代的事情,也是竟可能的拖。

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公司的订单也是激增。小江除了管发货的事,还要去打包,做客服。那段时间,也是常常忙到深夜。

除了老板偶尔发的红包,其他什么福利都没有。小江的常常想,自己拿着一个人的工资,干着几个人的活,自己是不是傻。

他越想越气,一气之下,便向老板提出了辞呈。

后来,老板在会上和我们说,小江这个人啊,就是太看重钱了。生怕多吃一点亏,不吃点亏,多做点事,你的能力怎么有提升呢?没有能力,你的工资又怎么上的去。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原来“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虽然不错,但就是这句话,让一个人失去了多少成长的机会。

对于职场的人来说,眼前的利益太重要了。没有谁会拿着一份工资,做着几个人的事情。

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能力提高了,就算老板不给你加工资,有本事,哪里还不能拿到高薪呢。

俗话说,人不能只盯着脚尖看。拿多少钱做多少事,你看到的是钱,而失去的是你成长,获得能力的机会啊!

看过商界“铁娘子”董明珠的一段演讲。

在演讲中,她讲了很多自己早年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自己当初应聘格力电器的时候,给人特别启发。

刚开始的时候,董明珠应聘的是业务员,那时的空调是什么东西她都不懂。

工作后,她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上一任业务员,留下一笔四十多万的债务。

作为一名格力员工,董明珠不仅接替了那个业务员的位子,也将这笔债务给揽了下来。

当时,很多同事就不解,有的人也说董明珠你别去追了,这跟你没有关系。

可是,董明珠不这么想。作为一名员工,就要对企业负责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明珠天天堵在那个老板的店门口。

他到哪,董明珠就跟到哪,最后那一天,老板终于受不了,答应了董明珠的要求:你来提货吧,我把货给你。

结果,第二天那个老板不见了。

董明珠非常生气,于是她又找了那个老板手下的员工,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她们,知道了明天她们老板很早要去店里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董明珠就堵在那个老板的店门口。

当时她的心情很激动,当着那个老板的面,把他店里的空调一个一个地都搬到了车子上。

拖完以后,董明珠上了车,还怕老板会追上来。在车子发动的时候,她流泪了,对着窗外的老板说:我一辈子都不会和你做生意了。

很多人对这件事情都不理解,这不是你个人的东西,你干嘛这么较劲。

后来的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来讲,一定要有一个做人的原则,就是要对别人负责任。

正是由于她的这种信念,后来董明珠当上了部长,最后一跃成为格力的掌门人。

而这个责任,就是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没有的能力的人,不要只看钱;有能力的人,也不会只看钱。

利益只是能力的附属品,而能力是在处理事情上获得的。不要说“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而要问问自己,你能创造多少价值。

美国著名演讲家罗曼-文森特-皮尔,有一句经典名言,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决定了你做事情的认真程度,而一般人认真起来做事情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而一个人的态度,就藏在他的认知和语言当中。

看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评论是这样的:

“难道多干事多给钱,不是应该的吗?怎么变成合理化了。

那价值是什么,个个员工都这么想,老板只需要开3000工资就够了,掏着小米的钱,却却有一颗想iphone的心。

那重点应该多放在上面,如果工作耽误了提升,那就没有必要多干,干多了只是燃烧自己,照亮的只会是那些恶心的老板。“

看到这段评论,很多网友大呼过瘾。终于有人,把压抑在心中的真实想法给说了出来。

可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简单的来看,我们的工作是为了老板创造效益,自己才有收益。但并不是你创造的效益多少,老板就给你多少薪水。

这个是不对等的,说实话,这也对等不了。因为他是老板,他提供了平台,资源,你才可能创造收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创造的效益不能完全用钱来衡量。

这就形成一个人的认知闭环,不就应该老板多给钱,自己多干活,老板抠门,自己何必辛辛苦苦卖力气?

老板给钱少,你干活就应该少,随着这个思维的叠加,你就会在做事的时候,不是去思考怎么把事情做好,而是去权衡自己所谓的“性价比”。

久而久之,你会越来越消极,不是被老板随便找个人替换掉,就是被自己的这种情绪给磨掉。

你只有等自己“涨价”了,老板才有可能给你涨工资。能力创造效益,效益带来收益。

无论是你有能力还是没有能力,最终都会体现在做事情上。明代大儒王阳明就说过: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只有把小事做好了,你才能做大事。

俗话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修炼才是你不为现实所困的法宝。

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过分看中眼前的利益,只会让你的人生输的更惨,它毁掉的不仅仅是你提升自己的机会,也是你自由的权利。

作者简介:谷子,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本文首发富小书,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