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温商均瑶家族做大吉祥航空(只因老父亲的一句话)

句子大全 2016-04-27 23:47:16
相关推荐

家族力量是企业最大的可持续发展力量。

或许时间的磨砺,或许有太重的担子,与张扬的大哥王均瑶、活泼外向的王均豪相比,接手均瑶集团已有13年的王均金更显得沉稳一些。

2004年11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病故,让一切顿生变数,前路迷茫。

王均金、王均豪两兄弟从质疑声中走出,“兄终弟及”,接棒兄长开创的事业,开启了后均瑶时代的序幕。

如今的均瑶旗下,拥有三家A股上市公司吉祥航空、大东方、爱建集团,在航空、金融和高科技新材料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并立志做中国百年老店探索者。

那么,均瑶作为中国民企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是靠什么力量来推动的?

均瑶家族会掀起“同室挥戈”的风暴吗?

一波说此前连续分享了“潮商”、“闽商”的家族企业传承案例,从本期开始,将转入“温商”家族。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打独斗全是伤。”创业是需要有人帮助的,可没有好搭档怎么办?与他人合作,往往出现利益纠纷,甚至伤了朋友和气。

与其他地方有所区别,在“谁是最好的创业搭档”的问题上,温州商人回答很明确:当然是家人!所有的利益关系紧紧拧在一起,力往一处用,劲朝一处使,齐心协力,没有不成功的。这就是典型的温州商业思维模式。

“草根性”是大多数温州商人的特征,生于温州苍南贫困渔村的王氏三兄弟,父亲从小就教他们“兄弟一条心,稻草变黄金”。

看似朴素、温和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家族文化”,造就了日后均瑶家族事业的非凡成就。

由于家底薄,全家生活担子重,大哥王均瑶和二弟王均金都没念完高中,就跑去附近的龙港打工养家,仅留下最小的弟弟王均豪在村里读书。

有一天,二哥均金去看还在读书的小弟,把身上仅有的一毛钱给了均豪买早餐吃。

那时,一个馒头卖5分钱,均豪想买两个,兄弟俩一人一个。可二哥说,弟弟读书,需要营养,就让弟弟买了一个馒头,外加5分钱一碗的豆浆吃。一毛钱的早餐,尽显兄弟情。

1991年7月28日,开通长沙至温州的“胆大包机”壮举,让温州青年王均瑶一夜成名,成了中国民营包机先行者。

从此,王氏三兄弟创建的均瑶集团,和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

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

2004年,随着王均瑶这颗商业巨星的陨落,王均金、王均豪接任大哥的相关职务,并于2006年创办吉祥航空。

当2015年“吉祥航空”上市,一个年仅27岁的年轻亿万富翁诞生了,他就是大哥王均瑶的长子——王翰。

“吉祥航空”上市,离他父亲王均瑶去世已整整11年,王翰继承父亲在吉祥航空的股权高达35.5%(其中27%为间接持有),比他的两个叔叔的股权比例还要高。

在众多温州籍的上市公司中,跃升为亿万富豪之列的王翰,成了持股比例最多且身价最高的80后“浙商少东家”,且其在集团管理层中还没有任职。

王均瑶有二子一女,分别是长子王翰,次子王超和女儿王滢滢。

2004年王均瑶去世时,年龄最大的王翰还在读初中。

临终前,为了家族企业的平稳交接,王均瑶对管理权力和关系资本移交做了一番精心的安排。

其中,除了授意二弟王均金全面着手集团事务,在股权结构上也确定了传承框架,将最大比例移交给了自己的子女亲属。当然,这无疑为儿子王翰今后掌控均瑶集团埋下了伏笔。

这10多年来,在弟弟王均金、王均豪的带领下,均瑶集团资产甚少翻了10倍,员工人数更是扩至万人。

可其家族主要成员王翰、王均金、 王均豪、王超和王滢滢等持股比例,并未发生变化,还是2004年的分配格局。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前进方向与接班前后并无二异,且在传承上没有发生冲突,故而均瑶集团能够在掌门人早逝后平稳过渡,随后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

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

之前,王翰年幼,其持有的多数股权,是由掌权多年、资源丰富、经验老道的叔叔“暂为代持”。

如今,王翰已长大成人,当“兄终弟及”转为“子承父业”时,作为大股东的王翰,若要掌握大权,权力是不是要重新分配?

整个王氏家族随时可能掀起“万贯家财同室挥戈”的风暴。

一旦未来家族企业接班代际更迭,均瑶家族会掀起“同室挥戈”风暴吗?

“企业文化”要归根于“家族文化”上

所谓中国式管理,强调的是对人的管理,就是大家常说的“人治”。可目前中国的“人治”,尤其缺少“家族”这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所以说很不完善。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过去一百多年最大的损失,其实是家族传统的中断和破坏。由于近代以来一些历史的原因,几乎把家族的传承脉络、家庭教育、传统美德破坏殆尽。

这也是无法打造“百年企业”、难以克服“富不过三代”的重要成因之一。

均瑶能够顺利走到今天,与其强大的家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家族文化是企业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从掌门人去世至今,均瑶集团股权结构一直非常稳定,这是外人不理解的地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均瑶的父亲是个渔民,虽没有什么文化,可他有句话成了家训:“做人要摸摸胸口这一巴掌地方,看看对得起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当初三兄弟分股权时,几个亿的资产,只花15分钟时间就分完了。

分股时,老三王均豪说:给我1%都可以,但咱们三兄弟谁也不要超过51%控股,三个人两个说了算,因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目前,均瑶集团大的决策,兄弟间遇到分歧时,三方必须有两个人说了算,已经形成一个制度。

难怪均瑶集团副董事长王均豪会说:均瑶集团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其实是家族文化,这是企业战略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二、家族内部管理拱卫家族资产

王氏家族考虑建立家族委员会制度,家族委员会对企业绝对控股,往后家族成员谁离婚,离异的配偶虽可以享受相应的生活待遇,可股权不能带走,必须留着家族委员会内。

三、对于家族事业来说,做长,比做大更重要

均瑶集团、吉祥航空董事长王均金

2011年是均瑶集团创业二十周年、吉祥航空开盘五周年,继2005年提出建设“百年老店”的企业使命后,掌门人、董事长王均金又提出“甘作中国百年企业的探索者”的目标。

把“百年老店”作为企业长远战略,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做长事业,比做大事业重要!

像“丰田”、“奔驰”、“摩根”这些国外的百年企业、百年品牌,靠什么“做长事业”呢?科技?创新?机制?商业模式?这些都很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

那成为百年企业靠什么?主要还是靠持续长久的家族资源、家族力量。

四、家族企业的文化,根子在家族文化上

如今,企业家在管理上已经法治化了,家族企业并不意味着家族管理。

像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生前就曾推行股权“三三制”, 即1/3为家族持股,1/3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持股,1/3为社会公众持股,就是要加速向现代企业迈进。

顺着王均瑶生前的思路,王均金、王均豪管理下的均瑶,引入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一种企业制度,经理人制度也比较完善了。

现今的国内民营企业家张口闭口就是“企业文化”,那企业文化的根是哪儿呢?

其实大多人说不清楚,往往的罗列一大堆冠冕堂皇的字眼,结果连自己也没从根子上搞明白,这种“企业文化”,很容易搞成“陶醉自己”、下属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的“忽悠文化”。

作为家族企业来说,“企业文化” 应以“家族文化”建设为先,或者说要归根在“家族文化”之上。

目前国内家族企业,多是“草根”起家,并非源自名门望族,尤其是温商、闽商、潮商家族。

太多的家族成员,在同苦的创业阶段都会“一条心”,可一旦企业成功以后,为何成为企业内斗、纷争的分裂分子呢?

不用说富二代、富三代,可能在自身这一代,就面临消亡之危了。

反观那些延续百年、乃至数百年的企业(包括名门望族、西方的贵族),由于一直有有形的家族力量,和无形的家族文化软实力在支撑着,故而能延续家族数代、十几代,保持基业长青、长久不衰。

“企业文化”源自西方,扎根于宗教信仰,是个舶来品,最核心的思想是信用。

可我们国人,做事可以侃侃而谈,一诺千金,但到了关键时候,却决定要毁约、要食言,当然也决定他是做不长久,这是中国主体企业文化的一个致命缺陷。

有没有解决之道?

有!必须用家族力量、家族文化,来改造“企业文化”,让家族的资源、名誉,作为履约的根本保障。

一起分享《一波邀你加入首富朋友圈》的全新迭代课程——《一波说传承·从商业案例中学习决策之道》,向成功者传承成功思维,学习决策之道,更好地达成目标,实现理想,迈向周边的人都羡慕妒忌恨的辉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