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大波精品项目落户丹灶(南海文旅市场“新宠”来袭)

句子大全 2019-08-22 01:24:29
相关推荐

10月30日,南海丹灶有为水道边,骤变的气温挡不住观众的热情,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域旅游启动活动在这里进行,与此同时,佛山耕山小寨田园俱乐部试业,九大优质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落户,丹灶还面向市场推介八大文旅招商载体,全面拉开全域旅游发展的序幕。

试业首日佛山耕山小寨吸引了大批游客。 孙景锋 摄

“全域旅游的概念不仅是把丹灶镇的文旅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而且是与城市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人居环境建设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丹灶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是希望通过旅游业全面带动社会经济深化改革。”丹灶镇党委书记陆文勇表示,通过引入优质文旅资源,挖掘本土资源,丹灶正致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发展高地和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

落实全区部署

启动全域旅游战略

活动现场,丹灶正式启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接下来丹灶将通过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推动文农旅产业成形成势,创建丹灶全域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民宿建设,出台文旅产业扶持政策,举办旅游文化节,打造丹灶“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靓丽名片。

丹灶全域旅游景点导游图。丹灶宣办供图

丹灶发展全域旅游,既是基于自身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也是贯彻落实南海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日召开的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南海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得益彰的文化魅力。其中西部要形成“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建设一批有特色、聚人气的文创园区、美食集聚区,塑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化IP,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开发一批“必游必到”的精品打卡地,打造大湾区文旅休闲重要目的地。

南海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勇在参加丹灶分组讨论时表示,丹灶拥有深厚历史人文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拥有巨大优势,“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仅是看绿水青山,还要从精神文化的共鸣上找到接入点,丹灶作为康有为先生的故乡,是独一无二的IP,我非常赞同丹灶打造文旅产业带。”

发展全域旅游,丹灶有目标,也有基础。近年,以乡村振兴和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丹灶的乡村环境建设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一岛两湖两水道”为重点,全力建设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翰林湖休闲旅游配套建设,强化翰林湖“耕读田园”主题;提升了仙湖环境设施,整合仙岗、康园等生态文化资源,将仙湖和有为水道、仙岗古村、康园共同打造为丹灶生态文化融合名片;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和古村落活化升级。

“这几个项目可以说是贯穿丹灶东西南北,将丹灶的文旅潜力充分挖掘了出来,丹灶全域旅游的发展已经蓄势待发。”丹灶镇广仁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辉说。

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园园表示,近年丹灶镇聚焦文化产业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任务,敢为人先,大胆开拓,形成了科创加文创的融合发展模式。接下来南海区将继续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支持和帮助丹灶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挖掘岭南特色文体消费热点,促进文化休闲经济发展。

大批项目落户

壮大文旅“朋友圈”

发展全域旅游,丹灶有基础,更有抓手。

全域旅游离不开一批精品项目的打造。活动现场,佛山耕山小寨田园俱乐部正式试业,吸引了大批周边村民和游客游玩。作为一个兼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的近郊农旅项目,俱乐部为丹灶群众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集研学、青少年户外营地、亲子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相关负责人介绍,耕山小寨将融入丹灶镇“有为水道”整体发展的大文农旅概念,结合“有为水道”及丹灶特有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农耕拓展及传承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农旅项目。马术、稻田越野车等近70个项目应有尽有,填补了周边缺乏大型游乐场所的空白。

有为水道将通过游船串连主要景点。 孙景锋 摄

同时,包括佛山吾乡大岗岭南精品村、广东佰院里腾美国际马术学院、广东昊彬动力滑翔伞、广东佰院里氢农业研究中心、南海仙岗安途·聚星里民宿、佛山吾乡银河精品民宿、佛山福厚博物馆生活美学馆、康园一锥书屋运营战略合作、“氢”旅游合作等一大批文农旅项目签约落户,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涵盖了包括农旅、文旅、商旅和工业旅游,为丹灶文旅产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为进一步壮大丹灶文旅“朋友圈”,活动还推介了一批文旅招商载体,涉及特色民宿、国际湿地公园旅游线路开发、田园综合体、农旅开发、户外野趣、中草药康养基地等多个领域,务求吸引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文旅项目进驻落户。

通过一系列行动,丹灶致力构建一个全新的旅游发展生态圈,把各个旅游项目串联成旅游群落,使其在网状互动中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自信活力新丹灶

切入发展新赛道

发展全域旅游,丹灶有抓手,更有路径。

谢小辉介绍,过去丹灶在发展文旅产业时,注重与自身环境资源特色相匹配,还原乡村本色,凸显文化张力。包括一岛两湖、有为水道等项目的打造,都是各具资源和文化特色、错位发展,这也为丹灶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展望未来,为了让文旅产业从点到线再向面拓展,丹灶将从三个维度发力。包括让乡村亮点转化为市场亮点。“丹灶乡村振兴的亮点较为集中在有为水道沿线村居,目前雏形基本显现,古村风貌基本呈现,为我们的文旅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丹灶还将致力让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优势,在讲好丹灶故事的同时,让这些故事转化成为推动丹灶文旅发展的基石,形成丹灶特色的文旅产业。

发展全域旅游,丹灶还将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让政府推动转化为市场推动。为了到达目标,下一步丹灶还将推出“乡村运营师计划”,以平台运营和乡村自营项目为实践基地,以引入的文旅项目为借鉴及学习对象,培育一批具有实现良性运营能力的文旅运营专业化人才队伍。

除了文旅和农旅,丹灶还将充分结合产业特色,推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的模式,打好全域旅游组合拳,将丹灶的氢能产业、安全产业和五金产业与乡村文旅及湿地生态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中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有为水道特色设置。 孙景锋 摄

“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乘着小船在有为水道领略朴质乡村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到湿地公园尽情享受绿色生态,可以到网红书屋休闲打卡,也可以到精品民宿小住几日,还可以到耕山小寨以及各个展馆亲子研学,领略岭南传统文化底蕴。白天科创、晚上文创的概念将在丹灶得到充分的体现。”谢小辉说。

丹灶文旅产业发展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在参观考察了丹灶文旅资源后,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副秘书长吴刚用自信、活力、健康来概括丹灶文旅产业发展。

“丹灶文旅产业发展充分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很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强大的经济基础,这给予了丹灶进一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底气。”

吴刚认为,丹灶文旅产业也很有活力,发展势头很足,“今天有这么多面向新消费的文旅项目落户,是丹灶吸引力和活力的体现。除了文旅产业,丹灶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良好,包括在氢能领域的发展,给丹灶带来了很强劲的拉动力。”

最后,他认为健康是丹灶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健康体现在丹灶拥有很好的生态,保留了传统农业风貌,通过发展文旅等绿色产业,这种优势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撰文】孙景锋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