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听力不好的你 正在渐渐把英语学残废(训练方法 )

句子大全 2009-01-25 01:35:25
相关推荐

No.37

听说上進有趣的人都关注我了

单词霸霸

解决你的认知焦虑

有一种听力练习,简直就是在按摩自己的耳朵,愚弄自己的大脑。

看上去真的是在听,但毫不费力。

有人总是抱怨,听力练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有提高。事实上,再这样下去,练什么都不会有提高的。

听力界有个公式:

99%精听 + 1%泛听=听力大神

而实际操练中,总是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做了99%的泛听,直到考前,才拿出题来,颤颤巍巍的完成了那1%的精听。

初高中的听力,不应该成为难点,真正难的在大学。

四六级听力,试卷上都不会有题干,只有四个选项。内容和问题,都要靠听,并且还有听写填空。英专人就更惨了,听力直接上BBC和VOA新闻,比顺丰快递都快!

很多人也谈听力练习的方法,但说不到深处。给一套步骤,即便是可执行,可以达到预期,但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一脸懵逼,怀疑人生。

这篇分析,将说透两个听力通向成功的底层逻辑,最后附上训练步骤和注意事项。

高考生可以借鉴,四六级托福雅思的同学,一定耐心体会。

1

拉长听取信息的语言单位

那首先,我想从“读”的角度,来说明第一个事情。

亚洲人英语水平全球垫底,我不晓得,是不是日本人拉低的原因。我们总讲,“听说读写”不分家,但在训练的时候,一个个的都很自觉的分开了。

英语分数很差的学生,在读句子的节奏感上,一定是如下这样的:

Do you /want /a friend/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我们以斜杠为停顿点,你发现,越是英语差的,越是愿意单个词去蹦着读。整个句子下来,脑海里只有自己曾经最熟悉的几个单词,根本构不成句意,连短语可能都记不住几个。

当然,在看的同学,可能觉得这个句子简单,如果给你上个难句子呢?

A series of mechanical improvements continuing well in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pedals to sustain tone or to soften it, the perfection of a metal frame and steel wire of the finest quality, finally produced an instrument capable of myriad tonal effects from the most delicate harmonies to an almost orchestral fullness of sound, from a liquid, singing tone to a sharp, percussive brilliance.

好了,别读了,人设都快崩了吧。

你信不信这里面没几个高考超刚词汇?

真正懂得如何读好一个英语句子的,节奏一定是这样的: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正确,但不是永恒的标准)

Do you /want /a friend/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错误,一定是永恒的错误)

尝试在斜杠处停顿,跟刚才这个版本做一个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没错,我们的停顿单位,从“词”扩大到了“短语”,甚至是“短句”!

我个人当年在高考备考的时候,就得益于早读。每天拿着与听力材料难易程度相等的文章,来训练自己的读音节奏感。

这是训练听力的必备步骤:通过“读”训练“听”,真正做到听读不分家。

好,到此为止,我们把“读”的这个停顿,作为“听”的一种思维,精听训练大约一周之后,你会真的找到“听懂”的感觉。

说的实际一点,就是重新驯化思维模式,摒弃只抠单词的碎片化听力模式。

注意力集中听取的单位,不能再是“词”,而是“短语”。熟练之后,扩大到“短句”。

这个有意识的“听”的训练,才叫做“听力”!

不费力,只能算作听,就是自我欺骗,堪称“学习上的自我催眠”,或“游手好闲的假装努力”!

再来看这个句子的正确但不唯一标准的读法:

A series of mechanical improvements /continuing well in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pedals /to sustain tone or to soften it, /the perfection of a metal frame/and steel wire of the finest quality, /finally produced an instrument /capable of myriad tonal effects /from the most delicate harmonies /to an almost orchestral fullness of sound, /from a liquid, singing tone /to a sharp, percussive brilliance.

说白了,从“读”的角度拉长语言单位,放在听力训练上,就是用思维判断,去识别听到的义群,是一个意识转变过程。

而很多同学,第一没有这个意识去刻意训练;第二,不知道如何识别义群。而识别义群的方法,优秀的老师都会在课上讲的。

2

去中心化的图像转换法

接下来说第二件事,是一种更难的思维训练。

这一点在高考听力上,其实还是可以侥幸放过去的。毕竟,高考的语速相对较慢,间隔长,你完全可以在脑海里迅速的进行中英文的翻译转换。

而真正上了大学,如果没早练,你可能就得吃点苦头了。

我再举个例子:

当老外跟你说“How are you?”的时候,你可能真的已经很熟悉了。

甚至,熟悉到不需要考虑用脑子翻译,就可以对答如流。即便你不用“Fine!Thank you, and you?”,你也知道TA表达的“感觉”,就是在问你“怎么样?还好吗?”

根本不需要这样转换:

how=怎么,are=是,you=你,合起来润色一下即“你咋样?”,意会一下,噢,就是问我“最近你还好吗?”

这个过程,已经熟悉到根本不需要用汉语做铺垫了。

而真正在做听力的时候,有多少人,是把自己耳朵尽可能捕捉到的声音,在及短的秒数内,竭力的转换成汉字符号,来让自己听懂呢?

你会发现,等你转换完了上半句,人家下半句早说完了!

有一次跟朋友们撸串,饭桌上有一位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人美还是个学霸,在说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讲到自己已经根本不需要汉语转换了,完全是英语当做母语的感觉了。

反过来,你可以想象一下:

我们日常交流,用汉语对话后,可以直接把听到的东西转换成我们的神态,动作,去表达出来,根本不需要中间“符号”去做转换,这一点,就是我听力指导理论中的“去中心化”。

从听到的信号,到自己理解,中间不需要第三方做转换,完全当成母语,是去中心化的。

这一点,是真的在日积月累中,踏踏实实的练出来的。

如果你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或是能让自己“沉浸”在所学的语言中,你就不会再觉得,好成绩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功夫,就真的练在你身上了。

那如何去实现这个训练呢?

在上面,我介绍了听力思维的第一个转换方法,用读义群的方式转到听义群的方式,即“拉长听力单位”。

第二个转换方法,我给它取名为“图像转换法”,即把听到的英文信息,尝试着转换成场景动态图像,不要在用抽象的汉字符号,做中间商赚走你的精力货币了。

比如,你听到了“Did you sleep well last night after your long flight?”,脑海里就应该出现类似“飞机场,疲惫感,睡觉”这样的画面感。

开始不需要太具体,越训练,你会发现,你的大脑会自动补齐这些场景的衔接。等到一定程度,你也就不需要什么画面了,一些日常的对话就很自然的称为母语的感觉被吸收了。

原理何在?

当我们在用汉语彼此交流时,其实潜意识里就是在不断的脑补,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容易。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掉汉语这个中间符号,直接用图像去链接所听到的第一语言信息。

拿手语来举例,我们跟对方表示喝水这个行为时,一定是用手的柔软度,来表现水的波浪感,然后手蜷缩成杯子状,最后送到嘴边,配合张口抬头的动作,顺次完成。

整个手语过程,从深层讲,是一种意思的“感觉”。柔软度,波浪感,蜷缩状,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传达一种感知力。

我们在把第二语言变成第一母语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感知能力训练。

今年去山师做宣讲招聘,我学生的姐姐给提供了一个机会,有幸见单独见到了考研英语辅导届大咖---何凯文老师。

在他讲四六级听力考前突破的时候,着重强调了一件事,说话人听不懂不要紧,一定去用心感受说话人的语音语调!

这一点,跟上面的训练法,异曲同工。我们就是要通过一些可感知信息,不断训练强化,变成可判断的意思,最终选对题目。

而最直观的信息理解方式,就是图像感知!育儿给看的书,图画为什么偏多?不解释,你比我懂。

3

听力训练的强度

好,讲到这里,我们说完了两大思维的刻意训练。最后的篇幅,我在啰嗦一下听力训练的频次,时长。

真正想成为听力大神,切忌游手好闲的泛听。什么听歌看电影练听力,没有刻意训练,都是在把时间转换成垃圾。不如抛开一切,舒舒服服的听歌去得了。

如果你想短期突破,具体多长时间成功,也是要看你个人基础,每天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长的。

一套题下来,错三四个的,那你就集中时间,精听错题,一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集中听,每天坚持即可;错一片的,那你每天得两到三小时不等了。

精听的步骤是这样的:

Step1

错题再听两遍

这一步要注意,无论如何,憋住,不要看原文。很多同学就是这个习惯,甭管学啥,错了现看答案。忍不住,听力也练不成。

基础实在不好的,也要听完两遍后,再看原文,这个仅限于初级阶段,一般初高中听力,看了原文要把没听到的单词先读准,然后反复再听,直到你读的音能和你听到的音在脑海里对起来为止,否则,无效。

倘若进入中级,你需要执行第二步了。

Step2

音频逐句听写

在大学四六级听力备考时,就要考试尝试听写了。因为这也是考试题型。

你需要逐句听,按停顿,然后写下你听到的部分,没听到的,用横线代替。反复重复,直到把空补起来。

这个过程,是真正的费力了,是真的练听力!

三遍后,还没补齐的空,可以看原文了,然后回到第一步,听到直到把音都对上为止。

Step3

精听并反复跟读

我们把错误找到了,没听到的点也定好位了,接下来就是最难熬的时候:精听且跟读。

不仅要把脑海里的音与听到的音对上号,还要在总结完后不断跟读1到3个小时不等。看你的问题多少,或者材料长短。

一般一个问题只要重复到能很熟练的掌握这个中英文自由转换为止。就像前面那句“How are you?”的案例一样,迅速感知到对方表达的意思即可。

整个三个步骤,在Step2&3,要花费一个小时以上才算精听,是深度突破的时限要求。

如果上了大学,你本身高中英语就不好,我建议准备四级的同学,你先用一下高考真题听力资料训练一番。

这套资料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电子版打印稿和听力原文稿子,以及音频,直接送给你。找我要即可。

如果你听力不好,又觉得上面的训练法太难受,说真的,你做其他的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突破。除非是你真正爱好的东西,比如打游戏,看电影等等,很舒服,很爽,你可能会成为什么游戏专家,影评专家。

我不知道学习在你的脑海里什么定义,你觉得舒舒服服能学好,那请便。

要是真觉得听力有什么技巧,我就想问了,5秒钟的作答时间,你能用上什么班门弄斧的技巧?有些东西,用多了真的就把心态用坏了。

对于英语里的连音,这是语音知识的问题;告诉你听but后面的内容,我觉的是个逻辑关系,都差不多是说话重点。这些算不上什么技巧的,听不清,照样拉倒。

惶惶恐恐的蒙题,纯属个人喜好,为不努力找借口。

有时候你对学习感到焦虑,好像时间不够用,着急的要命。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在文末再送你一句话:

你不是焦虑,你只是急功近利。

关于英语学习,你可能还想看:

《英语深度学习的5个版块》

《英语实战语法系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