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基于概念“身份认同”的文学文本分析——以《倾城之恋》为例

句子大全 2016-06-23 11:13:22
相关推荐

「来源: |教学研联盟 ID:IB-JXY」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联盟1700万中国教师,共创理想课程!

By teachers! For teachers!

摘要:

IBMYP的教学围绕重大概念、相关概念以及全球背景展开。在湾区学校MYP中文A与国家课程大纲的融合教学过程中,基于IBMYP的重大概念对文学文本及非文学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概念下的文本材料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与社会理解作者与受众的情感。本文从IBMYP概念“身份认同”出发,以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为例,分析其在IBMYP融合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IBMYP 概念教学 身份认同 文本分析

作者:李锦婷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MYP中文一语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

一、 引言

“身份认同”(identity)是2019年IB语言A概念导向课程学习中的一大核心概念。概念导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让学生拥有更加广泛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到更多新知识的同时举一反三,从而以“不变”的概念应对“万变”的知识。“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其本身是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作为母题出现在社会话题甚至文学文本中,而现在,其于2019年被列为IB语言A课程中的一大教学核心概念,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于这一概念导向的课程该如何进行?教师应当如何将它诠释在语言与文学文本中?教师如何在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话题、不同的知识区域中讲解这一概念?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堂文本中体现的“身份认同”概念后结合自身经历分析探索自己的思维模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急需探寻的。

针对以上的系列问题,通过查阅过往文献,本文将会对“身份认同”的概念做出初步的整理与总结,并结合适合IBMYP中文A的文学文本,探讨“身份认同”这一概念,旨在清楚认识基于“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导向下的课程教学,从而在未来的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本文所选的文学文本为海派女作家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对于该文本教学将在我校MYP七年级中国语言与文学课第三单元“文学中的人”展开。该单元的重大概念是“身份认同”。学生在学习课文《木兰诗》后,将对古代女性对其身份的认同展开讨论:基于文学文本以及历史事实探究中国不同时期女性对于其身份的认同程度及表现,以及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倾城之恋》则作为学生了解民国时期女性及其身份认同的文本材料。

二、 什么是“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Identity)来源于拉丁语idem,意指相同、同一,identity一词从16世纪开始在英语中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16世纪后西方世界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逐渐兴起,“个人”的概念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思考个体的意义,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开始兴起。进入到20世纪以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各个地区的民族主义开始复兴,与之相伴的身份认同政治开始崛起。除此之外,二战后,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呼吁女权的性别运动也开始大规模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作为一个集体也开始寻找对于自己集体身份与价值的归属感。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罗如春在《身份认同问题三论》中提出,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推动了“身份认同”作为学术研究术语开始兴起。

除了社会发展的推动外,“身份认同”研究的发展也和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主持的国民性格研究有很大的关系,该研究成为身份认同研究的基础,罗如春在《身份认同问题三论》中提到,国民性格的研究使得身份认同和国民性格可以互相替代,因此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吉登斯认为,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是个人个性的统一,同时是一个将不同的个体区分开来的标志,身份认同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身份认同的形成体现着该个体的价值观,决定着其内心的自我阶级归属。对于群体性的身份认同往往具有极大的社会力量,历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女性运动往往是群体性身份认同所达成的力量。

身份认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到人文科学领域,以种族、阶级、性别等问题为矛盾在文学作品或是文学研究中突出表现。但是,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基于身份认同的概念对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主人公从而对文本的熟悉更加透彻。此举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一同探讨不同的人、人的本质以及其生活意义和经验的来源,体验个人对自我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认同意义。

三、 “身份认同”在文学文本中的解读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国际文凭组织所推荐的阅读清单中的一部小说,小说围绕女主人公白流苏在离婚后的一系列故事展开,白流苏面对排斥她的娘家人以及女性地位低的旧社会,凭借对于自我和未来的认识而一步步走着人生之棋,是她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推动着她作为本文主人公故事线的进程。对于这本书,教师可以基于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对其身份认同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完成对于整本书的阅读。纵观全书,白流苏的故事其实也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即和身份认同有关的三个核心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要到哪里去”。站在时代背景下,分析白流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可以最大程度上完成这些问题,从而可以让学生对“身份认同”这一概念有初步理解,进而培养其基于这一概念对文学文本的分析能力。

《倾城之恋》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上海,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白公馆无疑是当时中国旧式家族渐渐没落的缩影。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八载,和哥嫂母亲同住,哥嫂对她的存在早已心生怨气,借着流苏前夫去世,合力劝说她离开白家为前夫戴孝主丧,过继侄子。

讨论主人公白流苏,解读“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白流苏自身方面来说,白流苏深知自己“没读过书”,她和徐太太对话道,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没念过两年书”且因为家庭及世俗原因不能外出交际,“抛头露面”,所以是已没有“活路”的;从婚姻方面来说,白流苏已离婚八年,一方面出于自身厌恶她不愿回到前夫家守丧,在三哥四哥说道过之后,她自己回答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掉了牙齿!”;另一方面,白流苏自身已具备些许现代女性的特质,与哥嫂的愚昧不同,她认同法律的效力,她以法律为拒绝的武器“可不能拿着法律闹着玩”来抗拒回到唐家,此外,她认为自己年龄大,再婚无望;从亲人方面来说,白流苏的内心对哥哥嫂子厌恶至极,他们花光了她的钱,却反过来嫌弃她的多余,但是囿于“天理人情”和“三纲五常”及流苏自身离婚的身份导致她无法和哥嫂进行抗争,所以每当哥嫂恶言相向时,她只好转而向母亲求助,但是母亲却总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她以“人各有各的难处”、“可不能跟她一般见识”等理由劝白流苏息事宁人,甚至也劝她回去过继孩子等待出头。至此,白流苏对于自己、婚姻、亲人已经有了清楚的认知。

在身份认同的理论中,人们可以通过比较与他人的异同来建构对自我的身份认同,而身份有“自我“和”主体性“这两个特点,“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其中包括他人对自己的感知。所以从流苏的“自我”来说,她是旧社会和新思想交界时代的矛盾本身,她软弱妥协却也会作出反抗。作为传统封建家庭里的闺秀,与所有贵族子女无二,她的婚姻是为自己寻找经济依靠,这是她自身对封建传统带给她个人经历的妥协。但和三嫂四嫂相比,在婚姻中受伤,她勇于反抗离婚回家,展现了她接受新思想,而四嫂却嘲讽道“离婚岂是容易的事?要离就离了,稀松平常!果真那么容易,你四哥不成材,我干嘛不离婚哪。”他的哥嫂坚守传统的伦理纲常,认为法律朝令夕改,但是流苏却信守法律,这是他们之间的不同。和七妹相比,流苏自知年龄已大,新婚姻无望,这一点展现了她的软弱以及封建传统价值观的根深蒂固:要靠婚姻改变处境。所以流苏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即是:软弱,暂且地妥协于娘家人,但经历哥嫂讽刺谩骂后,内心做出比较,自知与哥嫂非同类人,所以渴望离开白家,但又知道自己没有赖以生存的能力所以渴求通过婚姻寻找一个经济依靠。这一系列自我认知的构建为白流苏离开白公馆的后续埋下了伏笔,也正是她对自我的认识让她面对范柳原时保持理性,步步为营,也正是这一系列的自我认知使得小说在持续推进。

四、结语

人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当下的社会以及自我的经历有关,所以根据白流苏的经历和心理变化过程,《倾城之恋》这部小说可以简单划分为:

1、离婚后在家中受气,渴望为自己谋新出路;

2、结交范柳原,赌未来去香港,与范见面;

3、孤身回白公馆;

4、再度赴港,与范同游;

5、开战,与范结婚,返回上海。

在这五个阶段,白流苏的心理历程都是不同的,她所做出的每个决定都和她对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有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带领学生对小说的每一部分进行分析,并以女性意识作为线索,探究不同时期白流苏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受到何事的影响。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全体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在选择阅读文本时考虑到学生对于此类文本的兴趣问题,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作为海派女作家,张爱玲的作品大多描述了时代背景下,社会中小人物的爱恨情仇,多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这样的细腻叙事是否符合男同学的文学审美?以及在基于“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对人物白流苏进行分析时,需要细腻的嗅觉去体味文中的文字,是否每一位同学都对作品保有次份耐心呢?这些问题也是教师在选择文本并进行教学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如春. (2008). 身份认同问题三论.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

2. 陶家俊. (2004). 身份认同导论. 外国文学(2), 37-44.

3. 高娟. (2003). 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 山东社会科学(3), 110-111.

4. 郭彩霞. (2012). 女性身份认同浅析. 山东工会论坛(3), 160-162.

5. 李春玲. (2004). 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 江苏社会科学, 2004(6), 108-112.

6. 徐宏. (2013). 严歌苓移民小说女性身份认同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西师范大学).

7. 杨小兰. (2004). 柔弱背后的强悍——《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形象分析. 社科纵横(4), 111-112.

8. 彭彩云. (2003). 女性爱情婚姻心理的深度艺术表现——张爱玲《倾城之恋》和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的比较研究. 湖南社会科学(4), 140-141.

9. 邬晓莹. (2014). 浅析广告对女性角色的形塑作用. 新闻传播(17), 93-93.

10. 张淑华, 李海莹, & 刘芳. (2012). 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心理研究, 05(1), 21-27.

国际母语课程的构成有哪些特征,与国家2017年语文新课标有哪些异同?

在国际课程中,批判性思考如何教,如何评估?

一贯制的整本书阅读、作家作品研究、经典研习与跨文化学习有哪些经验可资借鉴?

教学研联盟暨禹慧灵工作室顺应时代的要求,率先做出尝试,推出IBDP课程体系与国家教材融合之思路,介绍相关的教学实践,既为DP老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新路径和资源,也回应国内课程教学同仁之切望,国家语文教改亦可借鉴。

10月24日,第一讲即将开启,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