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工地日入500元 不如月薪三千的打杂吸引人(3个原因 句句扎心)

句子大全 2015-07-21 20:59:39
相关推荐

现实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每个人也都离不开工作,工作可以赚钱,赚钱才能养家,才能确保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越来越多人也感觉到就业压力开始逐渐加剧。

可就算就业环境不景气,年轻人也不愿意去工厂、工地从事四五百一天的体力工作,反而都愿意找个办公室吹空调、敲键盘,挣着可怜的3000多块钱月薪。

有人说是年轻人变懒了,也有人说是年轻人身体素质不如以前人好了,其实总结一下,无非是3点原因:

一、四五百的收入听起来诱人,却不是天天如此

工地工作没有保障,对于一些大型装修公司还好,如果是一些个体承包的工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常有的事,根本保证不了收入。

运气好的话,一个月不会歇工,如果遇到有关部门管控或者工程淡季,没活干的日子大把存在,里里外外一平均,一年收入也就和一个普通白领持平。

而且局外人觉得一天三五百,一个月少说也10000-15000元的收入,实际上只有进过工地的人才知道,一年下来到手收入并没有那么多。

二、工地干活累的多,落下一身病

工地工作就是拼体力,每天工作时间很长,长时间蹲姿或者弯腰,多数工人身体都吃不消,而且工地环境一般都很差,粉尘、闷热、潮湿都是家常便饭。

抬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搭架子、拆架子,偶尔还会做吊篮,不仅对体力是一项考验,也是一项高危职业,技术不过硬、水平不达标,很难胜任。

而办公室工作就不会有这个弊端,每天可以享受着8小时的工作时长,最底层的职场人也不需要每天搬来搬去从事体力活动,虽然月薪低了很多,但是工作体面还不用出力,自然吸引人们争相前往。

三、时代不同了,年轻人都求体面

现在工地上从事体力劳动的主力多数都是一些农村民工,年龄也普遍为60后或者70后,这一代人都是从苦日子里长大的,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从小吃不饱穿不暖,更是不可能有上学的机会。没什么学历本事的人大多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的80、90后,出生就赶上了好时代,多数都是大学生,坐办公室冬暖夏凉还有社保养老,自然都不愿意卖力气了。

四、结语

近年来,就业行业呈多样性发展,社会上的“好机会”也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更加不再倾向于劳动力输出,转而对“活儿少、轻松”的工作越来越感兴趣。

当明星、做网红,哪怕闲暇时间做做兼职都会有不错的收入,自然也就促使更多年轻人远离体力输出行业。

不过,工地、装修都是刚需行业,不管过多少年也需要有人从事,用工荒却越来越突显,工地招不到人,年轻人没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对社会发展也存在不利影响。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一天挣500块的工地工作还是选择月入3000元的安逸日子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林白八点半,文章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也可以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