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的人”(在19世纪因躺平被列宁抨击)

句子大全 2012-08-23 23:27:38
相关推荐

慵懒或者说是懒散,成了现代人一个致命的小毛病,说小是因为挺普遍,而且似乎没什么大错,对他人也没什么危害。但是久而久之,就像慢性病一样会把人摧垮。过度的追求舒适安逸会让人失去上进心,丧失了追求,人生不自律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样人物的形象代表,就是在影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季春生,去贾家蹭吃蹭喝,他有一个的经典动作,就是“葛优躺”。现今的"葛优躺"被大家比喻自己的“颓废”状态时广泛使用。

其实,早在160多年前的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以懒惰颓废而出名,一度成了懒汉的代名词。

对于这部书和作者,高尔基曾在自己的小说里这样评论:“冈察洛夫是俄国最聪明的作家。我劝您读读他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这是他作品中一本最真实、最大胆的,一般说来,在俄国文学中,这是一本最好的书……”

高尔基的评价其实并不夸张,的确如此,冈察洛夫笔下创作的人物奥勃洛摩夫,他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作家冷静娴熟的描写非常传神,又极其犀利,直戳痛点。

奥勃洛摩夫出生于地主家庭,有着正直、善良的一面,时常温柔得像一只鸽子。可是慵懒懈怠,耽于幻想,无所作为和因循守旧是他的致命弱点就像慢性病一样,温水煮青蛙使他一步步变为一个活死人。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头脑也聪慧,内心也有上进的要求,但毕竟是贵族子弟关照过度的孩子,那种长期寄生一般的生活方式,使他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在困难面前逐渐丧失了热情,精神萎靡,思想麻木,整日睡在床上,这样的一种人生,在社会中也有很多参照,他作为了一种标志,被称作”奥勃洛摩夫性格“

作者通过对他发胖的身躯,苍白而非真正苍白的说不清的肉色,软绵绵的肩膀和宽松、柔软的睡衣,以及穿拖鞋的姿态的描绘,把他追求舒适、贪图安逸、长期养成的懒性,维妙维肖地刻画出来,而现实这一切与他三十二三岁的年纪并不相称,我们可以看看这些经典的片段——

“伊里亚伊里奇的面色,既非粉红,又非浅黑,物非真正苍白,而是分不清的,或者说不定因为他发胖俱和年龄不相称,这才显得这样的吧;而这发胖,也许是因为缺少新鲜空气,或者缺少运动,再不就是这两个原因兼而有之。他的暗无光泽而白得过分的颈项,小而肥胖的手,以及软绵绵的肩膀,一般地都显得对于男人太过柔弱。他的动作,哪怕他着了慌,也不失其温柔和他独有的懒惰的优雅。”

遇到棘手的事情时,奥勃洛摩夫的反应和表现也不会太激烈,因为懒散会把他吞噬,无论怎样,不过是一声叹息就散去了,没有长久的滞留,甚至生气的能力都丧失了:

“万一一片烦闷从他心头跑到了脸上,那他的眼睛就翳暗起来,额角就显起皱纹,疑惑、悲哀和恐惧的游戏就开始了;可是这不安却难得形成一定的观念,而且很难得变成一种企图。他不过解决在一声叹息之中,便消逝于冷淡或者困懒里。”

奥勃洛摩夫性格的主要特征是惰性。他天天穿着睡衣,把一生大好时光消磨在卧室之中,于是作者花了浓重的笔墨描写他的睡衣,从质地到款式到色泽,细致入微,非常精彩。

“奥勃洛摩夫的便服,着得多么适合他那恬静的面目和柔软的身段呵!他穿着一件波斯料子作的睡衣,一件真正东方式的睡衣,一丝儿也不带欧罗巴的气息——没有流苏,没有丝绒,没有腰身,宽敞得能够把他裹上两周。袖子,道地亚洲式的,从手指到肩膀一路渐渐肥上去。这件睡衣虽然失去了它最初的鲜艳,而且有几处地方还磨出了油光,以代原来的天然光泽,却还保持着东方色调的鲜明和料作的结实。”

“在奥勃洛摩夫眼睛里,这件睡衣有着无数宝贵的价值,又软又顺,穿在身上毫不觉得它,听从身子的最细小的动作,有如一个驯顺的奴隶似的。”

“在家里,奥勃洛摩夫是从不系领带或者穿背心的,为的是他喜欢舒畅和自在。穿着一双长长的,软软的,肥肥的拖鞋,从床上起身,他看也不看,双脚向地板上一落,总就笔直地穿进去。”

读下来让你感觉到一个孱弱滑稽的人,一个能简则简的人,一个除了舒服一无所求的人,一个让你既同情又无奈的人。可是作者的笔触真的深刻毫不留情,甚至有些冷酷,对于他的所谓正直善良,也被撕破面纱,还原本质:

“天下就有这么一种人,你无论用什么办法也不能在他们心中引起敌意、复仇这一类的情绪。不管你怎样对待他们,他们总是怀着爱心。不过,老实说,他们的爱,以热度论,是永远达不到炽烈的程度的。虽然人们都说,这种人爱一切人,因此心地善良,其实他们谁也不爱,他们的所谓善良也仅仅是不凶狠而已。”

奥勃洛摩夫就这样平平淡淡,毫无激情,没有热度,更像一个闲散之人,他做梦都不想去办公室,甚至觉得起床就是一件麻烦事儿。曾经的养尊处优,让奥勃洛摩夫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受的重负,他辞去了公务员的职位,只为寻求舒适和安逸。

他一次又一次地订计划,却从不实行,一事无成。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

这本书对于那些在欧洲大变革面前固步自封的贵族们,真的是非常形象的讽刺,那个时期的变化和动荡,让他们想接受新鲜空气,又害怕太冷太累;想拥抱爱情,却又怕责任与义务的压力。热情就像微弱的火苗,无法点燃他的欲望,于是他只好躺倒在沙发上,在安全的寡妇身上找到熟悉的感觉。

随着小说的出版,“奥勃洛摩夫性格”成为淡漠、萎靡、懒惰、缺乏生活能力和麻木不仁的代名词。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曾说:“纵然到了只剩下一个俄罗斯人,我都会记得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一个著名艺术典型,俄罗斯人非常警惕这种奥勃洛摩夫式的怠倦,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的人”

列宁1922年就在《论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内外形势》一文中深恶痛绝地抨击过这种类型的人:

“我们确实处于永无止境地老是开会、成立委员会、制定计划的状态中,应当指出这是很糟的状态。在俄国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典型,这就是奥勃洛摩夫。他老是躺在床上,制定计划。从那时起,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俄国经历了三次革命,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奥勃洛摩夫,因为奥勃洛摩夫不仅是地主,而且是农民,不仅是农民,而且是知识分子,不仅是知识分子,而且是工人和共产党员。我们只要看下我们如何开会,如何在各个安贝会里工作,就可以说老奥勃洛摩夫仍然存在,所以必须长期地洗刷清扫他,督促鞭策他,才会产生一些效果。”

其实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类总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故事,像奥勃洛摩夫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缺少。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算是懒癌晚期宅男一枚,自己无力战胜人性中的弱点。

现代社会中,竞争压力形成的种种内卷,也让无法适应的一些人渴望躺平或放弃追逐,萌生彻底逃避的想法。在冷静之余不妨想一想,奥勃洛摩夫这般慵懒的形象最终会把人带向何方?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阅而启

一次阅读,一点收获;如果喜欢文章,请点赞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