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苏轼的一首冷门词 语言清丽(哲理深邃 最后一句耐人寻味)

句子大全 2019-07-04 08:24:48
相关推荐

苏轼是一个千年难遇的天才,他少年得志21岁进士及第,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写得棒,诗词散文样样拿手。谁在上学的时候没有背过苏轼的《念奴娇》《水调歌头》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是苏轼生平所作的第一首词,竟是在他37岁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写词不如写诗“正经”,作为一名标准的儒家士子,苏轼有儒家入世的志向,他“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民族都很关心,他做官的时候为民办实事就是在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古人说“文以载道”,所以他写的是《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制策论》这样的文章,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儒家理想中去了。而只有当他闲下来的时候,才开始写词,也正是从此开始,他将词的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他的笔下有豪迈激昂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苏轼任杭州通判时,途径桐庐七里濑时,就写下了一首语言清丽,哲理深邃,耐人寻味的词,特别是最后一句令人久久难忘。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皆有的词,词中便描绘了七里濑让人惊艳的美,给人以诗情画意的享受。苏轼用简练的笔墨便描绘出清澈宁静、生机盎然的江南水乡之美。从清晨的寒霜清冷,到白天的清澈见底,再到夜晚的明亮如水晶一般,一天的变化,各有各的美,一天的旅途,让他领略了美景,也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有坎坷、有不幸、也有造化弄人。正是如此苏轼也领悟到人生无常,江山常在的人生哲理,也让这首词有了更高的境界。

上片苏轼描写了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如惊飞的鸿雁一样,在水面飞快地掠过。碧蓝的天空,两岸青葱的山色,尽皆映入了澄澈的江水中;波平如镜,水里的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如镜般的水面;水边的沙洲上,则是一只只白鹭,在悠闲自得歇息。这样的画面富有美感和趣味,可见此时的苏轼心情极好,面对美景心中流露的是喜悦。于是就有了后面“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节奏轻快的三句,沙溪急,指的是白天,溪水清澈可见沙底;霜溪冷,是清冷且有霜意;而月溪明,则是夜晚在月光的照应下尽显明亮犹如仙境。不同时候行舟自然会有不同的景象,而这三个场景就是如此美妙,既描绘了凄美意境也为后面三句人生感慨铺垫,句句呼应。

下片苏轼是先从描写江水的清明,转向两岸的山景。两岸的连山,若纵向看则重重叠叠,宛如一幅画;若从横向看则曲曲折折,宛如屏风。紧接“算当年,虚老严陵。”从此开始不再局限于写景,转而诉说人生感悟,这里用的典故是东汉初年的严子陵,当时他辅佐刘秀打了天下之后,便隐居不仕,垂钓于富春江上。“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苏轼借此表达了浮生若梦的感慨,当时所谓的君臣,到现在也不过只留下了空名而已。什么都是浮云,而真正的永恒就是藏匿于其中的。

最后三句“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最是令人回味无穷,三个词语的运用恰到好处。长来形容远山,乱来形容云山,青描绘晓山,真是绝美、高超!而其中意味更是深远,功名利禄、君君臣臣都是浮云,都是虚名,如今历史更迭,世事变化,留下的不是人,而是这大自然。世界真正能永恒的,只有那连绵起伏的山峰,缭绕山间的白云,和青翠欲滴的晨露。人事有代谢,唯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苏轼将对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入到这美丽的水光山色之中,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生命是短暂的,和青山、白云、日月相比简直是太短了,浮生若梦,不管是皇帝还是隐士,不管是英雄还是平民,最后都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大自然的山水壮丽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

若是想透了这一点,其实还有什么想不开呢?人在挫折失意后,总要活下去,总要自己化解,不然,就会像屈原那样落到自投汨罗江的悲剧结果。正是因为这种“想得开”,才能让他在失意挫折时走上旷达之路,才能在黄州、惠州、儋州过着清贫却怡然自得的生活,才有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绝美诗词,才能让苏轼得到人们永远的敬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