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颁奖会在珠海举行

句子大全 2014-03-07 13:31:33
相关推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好地发挥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团结文学力量、促进文学交流、巩固文学阵地的作用,促进文学名报名刊与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交流共进,10月22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秘书处主办,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2021年度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理事会议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2021年度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理事会议开幕式现场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吴义勤,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东省作协和珠海市文联相关领导、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理事单位主要负责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获奖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联盟秘书长宋向伟主持。

吴义勤讲话

2021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特殊年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吴义勤在开幕专题讲话中表示,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作协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奋力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切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广泛深入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主题文学创作,扎实开展主题文学活动,营造了共庆百年华诞、共创新时代伟业的浓厚氛围。

吴义勤高度赞扬了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各成员单位在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他介绍说,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各成员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正确的办报办刊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团结、联系、引导、服务作家,推动文学精品创作,刊发了大量优秀作品,真情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生动塑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真实记录我国人民惊天动地、众志成城的故事,用心描绘当代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大地的新貌新颜,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义勤在讲话中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做了解读。他强调,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是下半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次会议的首要任务。他期望大家深刻把握“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指导实践的科学思路,积极推动文学报刊工作创新发展。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着眼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推动理念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创造性开展各类高质量的文学活动,提升文学作品质量,激发文学报刊活力。特别是要增强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认知,顺应当前媒体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与新媒体、新应用、新平台合作,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载体,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能,实现文学产品生产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使得文学阵地更加壮大,文学的价值和力量愈益彰显。

张培忠致辞

张培忠在致辞中表示,文学报刊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载体,是推出优秀作品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团结作家、引导创作、服务读者的重要力量。广东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版图之一,在百年红色文学的精神谱系中,广东文学报刊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诞生了杨匏安、欧阳山等优秀报刊人,产生了《作品》《花城》《随笔》《少男少女》等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广东文学报刊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开阔的文学视角继承创新,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书写了南粤人民的心灵历史,成就了广东文学传播的一段段佳话。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下,文学报刊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在互联网思维下彰显文学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期待,全国文学报刊同仁能以本次联盟活动为契机,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文学信心,光大文学价值,重构传播格局,为繁荣文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谈静致辞

谈静在致辞中说,近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大文化投入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设立诸多文学奖项,承办多项大型文学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当前,珠海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区域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城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她期盼,各位作家更多关注珠海题材,深入挖掘丰厚的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改革文化等精神内涵,多到珠海采风体验,创作更多反映珠海城市魅力的精品力作。

宋向伟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还举办了2020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颁奖仪式。2020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分为两大类共五项,包括优秀作家贡献奖、致敬·资深文学编辑奖、骨干文学编辑奖、新锐文学编辑奖和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

颁奖嘉宾与获奖者合影

经过初评和终评,2020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共评选出20位获奖者。其中优秀作家贡献奖由蒋子龙、洪子诚、陈人杰、张之路、王松获得,致敬·资深文学编辑奖由萧立军、宗仁发、王保生获得,骨干文学编辑奖由钟红明(《收获》副主编)、李墨波(《文艺报》总编室主任)、石华鹏(《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安静(《小说选刊》副编审)、向萍(作家出版社副编审)、永花(《民族文学》一编室副主任)获得,新锐文学编辑奖由崔健(《天津文学》编辑)、梁豪(《人民文学》编辑)、赵依(《中国作家》编辑)获得,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由侯波(《延安作家》副主编)、阮雪芳(《红棉》主编)、习习(《金城》主编)获得。

本次大会还将以“新时代文学报刊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举办全国文学报刊主编高峰论坛及文学讲座等相关活动。

2020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授奖词:

一、优秀作家贡献奖授奖词

1.优秀作家贡献奖获得者 蒋子龙

作为“改革先锋”称号的获得者、“改革文学”的领军人物,蒋子龙以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生动记录了时代变迁,对引领转变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小说选刊》2020年第10期纪念创刊四十周年专号刊发了蒋子龙先生的《文学的尊严和作家的福泽——感念〈小说选刊〉》,文中他满怀一颗赤子之心追忆了与《小说选刊》的情缘。随后《小说选刊》又推出其短篇小说《寻常百姓》,作品以生动、智性、举重若轻的方式展现寻常百姓的不寻常,具有浓郁的民间性和传奇性,书写出一段又一段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诠释着对文学的初心与钟情。

2.优秀作家贡献奖获得者 洪子诚

洪子诚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文学史家。他参与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和独立完成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其代表著作《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俱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他刊发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的论文《“修正主义”遇上“教条主义”——1963年的苏联电影批判》,彰显出扎实的史料钩沉与辑存整理之功,体现出缜密的学术理路,对当代文学的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3.优秀作家贡献奖获得者 陈人杰

陈人杰是一位富于创造力和辨识度的中坚诗人。作为一名三次援藏之后正式调入西藏工作的诗人,陈人杰将藏区的自然与精神图景和他对藏区的热爱凝结为优美的诗篇。他视阈中的高原兼具美学与哲学向度。2020年,他发表于《诗刊》的组诗《米堆冰川》《与妻书》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他笔下的米堆冰川,既是大美的“永生之卵”,又具有纯粹的精神指向。他的诗歌往往点面结合,善于以壮阔的背景烘托典型意象,以庄严的语调表达奇特的联想,以质朴的语言呈现深沉的思索,能够开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4.优秀作家贡献奖获得者 张之路

张之路先生是儿童文学领域成绩卓著的儿童文学作家、剧作家,著有《霹雳贝贝》《第三军团》《汉字奇兵》等对少年儿童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从事创作四十多年,张之路先生至今笔耕不辍,不断探索,推动儿童文学走向多元和丰饶,他既是读者成长路上的朋友,也是作者们的榜样。他刊发于《中国校园文学》2020年6月少年号的《吉祥的天空》,展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百态,书写了充满质感和时代特色的少年成长,深具北京风韵、中国精神和中国情怀。语调内敛平和,叙事从容温情,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易于亲近、理解和认知新中国建立初期历史的文本。

5.优秀作家贡献奖获得者 王松

王松作为一位会讲故事的作家,一直以来专注对天津历史与现实的书写,并将对天津民间、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有效融入到小说的语言、结构和内容之中,使作品富有很浓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文化底蕴。2020年先后在《人民文学》发表两部长篇小说《烟火》和《暖夏》,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引起了文学界和读者的普遍关注。其中《烟火》书写天津百年史,厚重坚实,对旧社会挣扎在底层的小手工业者和普通市民的命运给予深刻同情与思考。《暖夏》则直指当下现实,表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的巨变以及新时代农民脱贫致富的心路历程,被称为新时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致敬·资深文学编辑奖授奖词

6.致敬·资深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萧立军

萧立军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编辑家、作家、评论家。他以饱满的热情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了43年,先后参与《文艺研究》《中国作家》《脊梁》的创办,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繁荣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从业以来,始终恪守“当不了一流作家,就要当好一流编辑”的理念,以敏锐的眼光、开阔的思维、精准的判断、严格的水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编发了朱光潜、茅盾、吴组缃、王瑶、高晓声、莫言、蒋子龙、冯骥才、王蒙、赵瑜等名家力作。编发的《透明的红萝卜》《马家军调查》等小说和《落泪是金》《黄河大移民》《毛乌素绿色传奇》《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等报告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7.致敬·资深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宗仁发

宗仁发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著名编辑家、诗人、评论家。历任《作家》杂志编辑、副主编、主编等职务,从事编辑工作三十余年,以独到的审美眼光与专业水准,编发了大量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作品,责编作品多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担任主编期间,《作家》杂志获得了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宗仁发先生办刊视野开阔、理念新锐,既立足于本地区文学发展,也着眼于推动中国文学整体繁荣,在打造一流作家队伍的同时,也扶持了一批青年作家的成长,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8.致敬·资深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王保生

王保生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著名的编辑家、评论家。曾任《文学评论》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在编辑工作中,王保生先生将学界的优秀学人凝聚在一起,刊发了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学术论文,为推进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研究与批评、扶植培养中青年新生代学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专注于编辑工作的同时,潜心耕耘于学术,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前瞻性的学术眼光,策划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选题,其学术史专著《〈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2010)》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文学评论》的历史风貌,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心与史识。

三、骨干文学编辑奖授奖词

9.骨干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钟红明

现任《收获》杂志副主编。1985年进入《收获》文学杂志社工作至今,三十六年间的编辑生涯中,钟红明以敏锐的眼光、严格的标准、扎实的工作、严谨的作风编发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并与作家、写作者建立了真诚的友谊。责编作品《没有语言的生活》《黄金洞》《年月日》《最慢的是活着》《如果大雪封门》等获得鲁迅文学奖,《繁花》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在做好编辑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开设、运营《收获》微信公众号,至2021年10月关注人数已达29.8万。

10.骨干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李墨波

现任《文艺报》社总编室主任。李墨波注重政治学习,严守意识形态阵地,秉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学使命感,参与完成抗击新冠疫情、文学界脱贫攻坚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多年的编辑工作中,勤勉敬业,敬惜字纸,敬畏文学,孜孜不倦,不断提升文学修养,提高专业能力。统筹协调报纸版面,一丝不苟,始终恪守匠人精神。置身文学现场,关注文坛动向,撰写大量文学影视评论。积极推动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划并拍摄主题视频,广受好评,努力提升媒体传播力,拓展编辑业务边界。

11.骨干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安静

现任《小说选刊》杂志社办公室副主任、副编审。从业十二年,安静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编辑事业的热爱,业务能力出色,有严格的把关意识和优秀的文学鉴赏能力,选载编发的多部重要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各大榜单。每期负责16本杂志约100万字的初审工作,并参与隔期复审,披沙拣金,以诚恳的为人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同事的认可,所撰写的责编稿签也受到作者与读者的肯定和赞誉,为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和品牌作出了积极贡献。

12.骨干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向萍

现任作家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部副主任。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向萍立足岗位、锐意进取,勤勉务实,始终充满热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理想,以工匠精神潜心打磨作品,编辑出版《女工绘》《女性的河流》《批评家印象记》《抗“疫”者说》《战“疫”之歌》《易地记》及孙惠芬长篇小说系列等图书,展现出较高的编辑业务水平和出版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勇于创新尝试,拓宽图书宣传推广渠道,推出“编读编享”视频号,受关注度与喜爱度日渐提升。曾获评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13.骨干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永花

现任《民族文学》一编室副主任、蒙古文版编辑。入职十余年间,永花在编辑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编辑出版杂志60余期,编发翻译作品800余篇(首),蒙古文作品200余篇(首),多篇翻译作品被其他蒙古文期刊转载,数篇蒙古文作品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精心组织蒙古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培训超过400人次,助力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成长。积极建立与翻译家的联系,团结凝聚了300余位来自不同年龄、民族、地域,具有较高文学修养和翻译水平的翻译家,为杂志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交流,刊发蒙古国50余位作家的作品,并将国内优秀的文学作品推介到蒙古国。

14.骨干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石华鹏

现任《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海峡文艺评论》主编。从事文学编辑工作21年,石华鹏具有鲜明的选题策划意识与开拓进取精神,推出“初出茅庐”“新锐”“重点推介”等一批具有艺术水准和影响力的专栏,助力文学新人崭露头角。编辑作品多次获得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等奖项,《福建文学》也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潜心思考总结编辑工作规律,力争形成独特编辑理念,同时在文学创作和评论领域笔耕不辍,在《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出版有《鼓山寻秋》《大师的心灵》等随笔集、《文学的魅力》《批评之剑》等文学评论集。

四、新锐文学编辑奖授奖词

15.新锐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赵依

现任《中国作家》杂志社编辑、党支部宣传委员。赵依先后就职于鲁迅文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经过多岗位历练,逐渐成长为熟悉党建工作、编辑工作、小说创作与批评的复合型青年干部。工作敬业、踏实肯干,具备较好的综合素养和较高的文学审美鉴赏力,及时跟进了解作家创作动态,积极约稿、组稿、策划,深受作家信赖。编发《大地上的声音》《戴珍珠耳环的淑芬》《空海:中国取经》等多篇优秀稿件,其中王跃斌短篇小说《箭头松》被全国各大选刊类杂志转载,并获得《新华文摘》封面重点推荐。

16.新锐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崔健

现任《天津文学》杂志社编辑、副编审。崔健从业十余年间,在编辑岗位上热忱工作、锐意出新,展现出优秀的策划、组稿能力,先后推出叶嘉莹诗词讲读专栏“春风化雨”、张莉影评专栏“光影记”、丛治辰台湾文学推介专栏“在岛屿写作的年轻人”、孙晓星中国当代戏剧非虚构专栏“后景”等,收到良好反响。编发的多部作品被各大选刊关注、选载,并入选各类选本和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榜单。为推介新锐作家作品,精心撰写多篇评论文章,并获得了业内关注。曾获得第17、18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

17.新锐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梁豪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作为文学编辑与青年作家,梁豪熟悉当前青年写作状况,谦逊好学、视野开阔,参与组织、编辑“自然文学辑”“写作课”“九〇后”等专栏,持续回应时代呼唤、发掘文学新人。同时对重大主题创作具有相应的敏感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际,及时推出一线记者晋浩天的非虚构作品《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编发了杨遥《父亲和我的时代》、沈念《长鼓王》等佳作,在业界和读者中获得良好反响。责编小说《丛林海》《喜悦》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20年度小说排行榜。

五、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授奖词

18.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侯波

现任《延安作家》副主编。侯波先后任职于《延安文学》《延安作家》,对文学编辑工作满怀热情、勤于思考。在《延安文学》工作期间责编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主持《延安作家》工作时主动出击,精心策划推出“疫情专号”“校园文学专号”等专刊,引导本土作家深入基层,了解新时代的新成就与新变化,拥抱生活,为时代而歌,让刊物在紧贴时代、更接地气、更有活力的同时,有力促进文学新人成长。编辑之余从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在《当代》《北京文学》等发表小说200余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4部,长篇小说1部,曾获得柳青文学奖、马烽文学奖。

19.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阮雪芳

现任《红棉》主编。阮雪芳广开思路、精耕细作,编辑了众多优秀作品,坚持把反映新时代精神和温暖人心的好作品呈现给读者。扶持文学新人,尤其注重对基层作家的推介,使文学内刊成为作家成长的重要平台;她责编的多部作品在《十月》《花城》等刊物发表,编辑出版的丛书获得文学奖项,入选年度好书榜。以刊物为依托,创立“深读城市”文化论坛,举办“红棉文学奖”,成立“名家工作室”,多元融合时代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举措,有效培育文学生态,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20.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获得者 习习

现任《金城》主编。二十年来,习习从基层一线编辑做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始终坚持立足本土、放眼全国的办刊理念,以培育扶持文学人才、繁荣发展兰州文学事业为己任。优化栏目设置与版面设计,先后推出“金城经典”“中外经典散文赏析”“作家视野”“阅读与评介”等栏目,见证了众多甘肃作家的成长和兰州文学的发展历程。在她的带领下,《金城》先后在甘肃省文艺期刊审读活动、省文联扶贫专刊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成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首批理事单位。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文家,她先后荣获冰心散文奖,三毛散文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