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宋代茶与诗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人情怀

句子大全 2017-11-06 00:35:34
相关推荐

引言:

宋代茶文学与唐代相比,风格新颖,内容丰富,内涵发展。宋代士人重视自我与现世联系,这一精神催生出了宋代的茶文化,并在有关于茶叶的诗文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从宋代的茶诗中可以看出,宋代的茶文化是庸俗化的,饮茶生活成为宋代文人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

一、宋代士人精神与茶叶的结合

众所周知,宋代士人不仅是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控制权,同时也是茶文化的主要开拓者和实践者。太平天国兴国第二年,宋太宗专门设立龙凤模型,派使节丁谓到北苑为老百姓集体泡茶喝酒。而在以丁谓为首的士人的努力下,茶叶逐渐走入士人群体。据《宋史》记载,丁谓“善谈笑,尤喜为诗,至于图画、博弈、音律,无不洞晓”。他的著作《北苑茶录》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

宋朝对唐朝有一定的继承,唐以来文化发展日益昌盛,文化交流也日益深入。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宋代士人为学广纳百家之言,融汇三教精髓,读书颇为广泛。而所谓的三教合一,则要求士人重视心性、重视个体、重视世间,这三个要求,不仅仅是现世被重视的表现,更是一种士人自我解放的表现,

宋代士人将茶与其他文人雅事相结合,扩大了茶文化的外延,使许多士人喜爱的东西都与茶有关,丰富了茶文化的形象。但这只是宋代茶诗的一个方面。此外,宋代茶诗还将许多世俗的东西引入到茶诗中,呈现出风雅之风。

唐诗中的茶多是一种高雅意象的代表,象征着“雅人深致”,表达着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和对高妙玄远境界的追求。只有在宋代文士那里,茶才具有了自己的意义,才代表了世俗生活的意义。宋代茶诗对茶事的细腻描写,表达着宋代文士对茶本身的喜爱,在这里,茶并非是超越境界的代表,茶也并非营造意境的工具和超越世俗生活的通道,而是世俗生活的代表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二、茶饮成为身体与心灵趋于平静安稳的体现

唐代茶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隐逸精神。茶圣陆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玉川茶歌》的作者,20岁前隐居在邵石山,一生不愿做官。朝廷曾两次试图利用他当参事,但都没有成功。白居易是茶诗创作最多的诗人,也是以“隐逸”著称的。隐逸精神体现了“乘桴浮于海”的无奈,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世俗世界的逃避。而到了宋朝,士人的想法则发生了改变,饮茶成了一种入世的标志,在士人眼中,饮茶并非安顿身心的事业,而是身心安顿的体现。

这时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唐宋士人身处官场的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因为从中唐开始局势便开始十分动荡,而宋代士人的整体环境较为不错。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造成这种思潮主要原因还是如上文所说三教合一思潮的流传。

作为三教合一的代表学者,苏轼的一生仅有少数的时光是毫无忧虑的,他绝大多数的日子都在颠沛流离当中度过,但是与同样少年得志后一生在官场被排挤的唐朝诗人白居易不同,苏轼对于茶饮的态度亦如上文所说的那样,是世俗且积极的。

并且苏轼的入世并不浮于我们所想象的积极生活志在为政,他的想法很明显受到了佛教的浸染,佛教认为自认看破的同时亦是一种看不破,所以在苏轼的心目当中,出世入世并无明显的区别,他对待生活便是既不出世也不入世,茶饮并非是入世的一种凭借,也不是出世的凭借,它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罢了。苏轼是这样想的,但我们站在客观角度思辨,这就是茶饮进入世俗生活的一个过程:去含义化。

总结:

宋代,茶文化精神融入现世的生活,被赋予以形而上学的意义,这种世俗化会不断地继续,一直发展到明清时期,茶业将会真正走向市民社会。当然,从唯物主义大历史观的角度,这是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有一条隐秘线索我们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宋代以来中国茶文化从代表着道德与隐逸的高台走下、由更为世俗或是向往世俗的文人推广的世俗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宋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