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夜莺文化的《人生与哲学》系列讲座之宇宙思维2

句子大全 2019-10-09 20:02:57
相关推荐

理论呈现,需要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在此,只是概念性的陈述:

关于宇宙大爆炸与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

所谓宇宙大爆炸是指宇宙能量向物质转化形成“质”的过程,从而改变宇宙性质的宇宙现象。所谓“生命现象”是指支撑生命影响力的生命活动体系。宇宙能量最大化(原始状态)与重力塌陷是同一过程,只是从不同的宇宙研究角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宇宙的能量体系:宇宙中包含着宇宙物质能量和生命能量两种能量态势。宇宙物质能量是以物质运动为支撑体系的能量态势,以后简称为宇宙能量;生命影响力是生命能量的释放产生的带动力,是以生命活动为支撑体系的能量态势。宇宙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这两种能量或影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宇宙的物质运动:宇宙的物质运动包含着物质本身的变化和物质本身的运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宇宙能量最大化是指宇宙中物质完全消失后的状态,此时,宇宙能量被生命影响力所极化,从而使宇宙能量空间的不稳定状态达到最大程度。此时的宇宙能量空间涵盖了宇宙势必发展的全部动力。这种动力是由生命影响力所支撑的,只有在生命影响力的衬托下,宇宙能量才能显现出来。

宇宙能量被极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就好比被推到山顶的石头蓄势待发。宇宙能量被极化的后果就是宇宙大爆炸。“质”是大爆炸产生的具有物质运动性质的最小物质单位,质的活性是最大的,也就是说,质的运动状态与以后产生的物质相比较,激烈程度是最高的。质的形成标志着宇宙从此步入宇宙物质运动的时代。

这一过程的时代特点是:宇宙能量从大爆炸前的原始状态向由质的运动状态所决定的能量状态转变,宇宙由此从能量宇宙转变成物质宇宙;宇宙成为时间和空间的宇宙;宇宙是物质不断运动的宇宙。这一切是宇宙本质性的改变,是宇宙的进步。大爆炸产生的“热量”不仅证明了物质的运动性,还证明了物质发展的持续性。

温度是衡量物质内部运动状态激烈程度的尺度,温度的改变说明了宇宙内部的物质运动状态改变了。质是物质绝对小的概念;物质是质的相对大的概念;物是物质绝对大的概念。宇宙中的物质随着宇宙的发展从无穷小拓展到无穷大,从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的方向发展。

需要明确的是:质到物的变化,不仅是物质的累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命的进化过程。“进化”即宇宙物质运动所涵盖的一切生命的进步过程。

宇宙的重力塌陷:宇宙经历了从质到物质,直到物质最大化这一过程之后,宇宙物质的运动性质完全消失,当然物质也完全消失了。这导致宇宙能量从宇宙物质运动能量状态向宇宙能量的原始状态改变,这个过程就是宇宙的重力塌陷,宇宙又一次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重力塌陷后宇宙从物质宇宙又转变为能量宇宙,这就回到了我们研究宇宙的起点。

生命影响力:所谓“生命影响力”是以生命活动为支撑体系的能量态势,在宇宙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极化宇宙能量的作用。生命影响力产生于一切生命形式不间断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宇宙重力塌陷后物质消失,宇宙呈现出能量最大化,此时生命影响力与宇宙能量之间的相对意义使宇宙能量被极化并产生了宇宙大爆炸。

极化的过程使得生命影响力的态势减弱。到了宇宙的物质运动阶段,宇宙物质向更稳定的形式发展,这个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对生命能量或生命影响力的释怀,并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质到物的过程中,其每个环节所释放的“热量”都寓意生命影响力的回归。当然这种回归只是播种了生命影响力的种子,只有经过生命形式不间断的生命活动,才能培育出能够主宰宇宙发展的生命影响力态势。

生命现象:所谓“生命现象”是指支撑生命影响力的生命活动体系。生命现象是伴随着宇宙的发展而进步的一种必然,是物质与生命之间浑然一体的局部利益之诉求,即文化影响力。举个例子,一袋面粉,慢慢结成块,并趋向整体性的结构,这就是浑然一体的清晰化过程。这种结成块的动力就是生命影响力,其来自不同“块”之间的博弈,这也好比盖大楼,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将各种物质形式整体化。

生命活动过程是生命形式的记忆过程,是对宇宙中“规律性元素”的容纳过程。这好比一个人可以随便把一本书放在哪里,但面对一百万册书,想到的只能是建个图书馆,建馆存放书籍的过程就是容纳的过程。

容纳过程不仅涉及到每个规律性元素的纳入问题、还必须考虑到无数“规律性元素”之间规律性关系的问题等。图书馆的索引目录相当于生命形式的“DNA”。这种DNA记载了在此之前宇宙发展过程的全部信息,这种记忆的积累使人类能够在今天认识我们的宇宙。宇宙中所有生命形式所进行的一切生命活动是形成生命影响力的动力。这就是宇宙的生命现象。

生命形式:宇宙研究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惯性和思维规律等都不可能与宇宙的基本发展规律相悖逆。首先探讨一下“热量”这个问题,如果身处宇宙之外去看宇宙,那么“热量”似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得到一个能量守恒的概念,不可能探寻到宇宙物质发展的内因所在。

好在我们是宇宙的一员,我们的确感觉到了“热量”的存在,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是生命形式本身是就是一种物质形式;

其二是生命形式存在着认知能力,这是生命形式与其它物质形式本质上的区别。“热量”本身不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生命形式的自我感觉。

这种感觉的外因来自于热源物质的作用(如热辐射、传导热、聚变热);内因来自本身的能量被提高了。由此引伸出一个重要意义,即宇宙中惟有生命才能认识到“热量”意味着什么。

“热量”是宇宙物质运动向生命形式传递规律性信息的渠道

宇宙物质发展规律正是“热量”现象所遵守的规律,因此,我们引入“热规律”的概念来反映宇宙物质运动的发展规律。

“热规律”:即宇宙物质运动过程中的“规律性元素”。宇宙中产生过多少种物质,理所当然就形成了多少种“规律”。旧物质随着新物质的产生而消失,但旧物质的痕迹却被生命形式所记忆,这种痕迹就是“热规律”,譬如DNA就是“热规律”的载体,因此,对DNA的解读就能够弄清宇宙发展的历史脉络。

当热量按照热规律不间断重复地对环境(物质表面的能量单元)施加影响时,由于惯性作用,产生了环境对热规律的固化现象。这种固化现象就是产生生命形式的基础。

“热规律”是多层次的,各种层次的“热规律”的共同无限不间断重复作用,使得生命形式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强。这就是生命形式的产生过程。生命形式是随着宇宙的发展而进化,而且必然是向更高级的形式进化,否则就无法适应宇宙中“规律性元素”爆炸式的增长。

人类只是无数生命形式中的一种,人类是生命影响力的传承者之一。人类有可能会消失,但人类生命影响力是不会消失的,生命影响力永远记载着人类对宇宙的贡献。所以说生命形式只有相对意义,它只是生命影响力的承载体,而高层次生命影响力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理。

生命的意义:生命活动的目的是创造出最高层次的生命影响力,涵盖了宇宙发展所必须的一切“规律性元素”。当宇宙能量最大化时,生命影响力将“规律性元素”植入宇宙能量中使宇宙能量极化,这是一个借力使力、精确打击的过程,被极化的宇宙能量开始向物质转化。因此最高层次上的生命意义是:生命活动是对宇宙未来的贡献,而人类的作为就是提升生命能量的动力,生命能量不会随着生命形式的改变而消失,这是生命的现实意义。

宇宙研究中的“镜面效应”

所谓“镜面效应”是指处于被镜面包围之中的物体在镜子中的成像规律。本人在探讨经济现象时曾经有一个“双镜效应”的比喻,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双镜效应”的现象,这是一种假设的,但必须要维持的现象。

宇宙研究中的“镜面效应”意味着生命存在着自觉意识,它产生于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当不同宇宙观碰撞时,不同观念之间的共同部分就是一面镜子。“镜子”反映出人类生命之间的整体性,其本质就是人类的文化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一个人面对镜子的时候,他是单纯的,他所处的空间被虚拟放大了一倍,当他的背后被加上一面镜子后,他所处的空间似乎增大了无数倍,这就显现出了人与人之间,即生命之间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我们在研究宇宙时,要把自己置身于“镜面效应”的环境中,目的是要把具体的事物向虚拟的空间内扩展,利用事物发展的连续性特点,把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同时也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多重宇宙空间内宇宙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联系性、复杂性、层次性、深远性和规律性。

人们经常问:宇宙之外是什么,之外的之外又是什么

这就是人类思维空间的重合,即一个涉及到多重宇宙空间的问题,其中每一个宇宙空间都是人的个体思维空间。人与人之间的思维博弈产生宇宙多维空间,由于不同的宇宙空间在时间概念上存在着差距,从而导致宇宙之间在性质上呈现出某种“张力”,随着宇宙的发展,这种“张力”(时间因素)导致宇宙空间出现了多维性。

需要指出的是,宇宙空间的多维性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当两个宇宙空间的发展态势逐渐到了相互重叠的时候,这种性质才会显现出来。这种态势重叠的宇宙空间就是多重宇宙空间。举个例子,两个圆,分别代表A、B两个宇宙空间(思维空间),A与B交叉的部分C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的宇宙。A、B和C的状态可以是宇宙进程中的任何状态。

对于C来说,其内部发展的真正推手是A和B。A、B和C三者在时空的性质上一定是不同的,否则,三者只能是同一宇宙内的局部现象。C宇宙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宇宙空间的多重性,这个过程就是时间塌陷。

时间塌陷可能会使生命影响力穿越时空,即思维空间的融合。人们对宇宙空间外延的想象是基于对现实宇宙时空的理解之上的,但在宇宙的物质运动阶段到来之前,即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这种想象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对宇宙的研究首先要跨越固有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不过我们的确能推算出当时宇宙的能量状态,这种感觉是现实的,它来自生命影响力。

其实,对宇宙个体的研究是比较直观的,复杂的是个体间相互作用的运作“模式”是什么?对这种模式的探讨,我们可以依据物质与生命的同一性、事物发展的联系性,从对人脑的研究入手来寻找答案。

于是,有人问,宇宙有多大?是否可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宇宙就在你的脑海里;宇宙就在你的弹指一挥间。

再看经济现象中“双镜效应”,第二面镜子一定是来自于“推手”,当一人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他会如何去做?他可能不再单纯,他可能有所作为,他可能向虚拟的发展空间不断投入自己的财富。一旦“推手”消失了,这个人会怎么样?所以说经济现象中的“双镜效应”一旦形成,就必须要维持它的存在,直到虚拟的发展空间成为现实。否则会出现泡沫经济。

“氢”时代生命形式的产生过程

人类产生于宇宙物质运动的“氢”时代,人类社会所产生的生命影响力所担当起的客观物质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认为到的一切。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形式,在物质形式的组成上,主要是氢、碳和氧,这充分体现出了宇宙物质运动的“氢”时代意义。

氢的原子结构中没有中子,但其中的道理是极其深刻的:即氢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所面对的是一种整体性的宇宙生命影响力,“中子”不是个性的形态,而是一个整体性生命带动态势。这说明生命能量是不会消失的,是能够被传承的。这就是一切历史文化的跨时代意义。

由此可见,氢是宇宙“氢”时代的基础,而氢与碳、氧所产生的相对意义(对氢而言)是“氢”时代生命形式进化的基础,譬如,人体的主要物质元素就是这三种。

对生命影响力以及生命认知能力的理解需要一个抽象的或理性的思考过程,但不论结果如何,你的思考过程都会产生出生命影响力,这是宇宙发展的必然,于是,我们不曾懂得生命的意义,却在生命中担当起未来。

“氢”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元素。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质”聚变产生出相对稳定的“质”承载着生命影响力开始了宇宙物质运动的新时代。以“氢”时代为例,氢原子核中的质子就是“质”,由于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说明氢元素是“氢”时代的最小物质形式,但它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物质形式,确切地讲,它只是一种准物质形式,是一种物质基础。

不过,氢元素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譬如,同位素。这种差别是体现在同一能量级别上的,好比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宇宙整体生命影响力的复杂性,这种差别随着具体物质形式的升级而被放大。这就是宇宙中会形成各种具体物质形式的原因所在。

氢元素的特点是其外围能量是“氢”时代之前的整体性生命影响力态势或整体性生命能量,也就是说,氢元素中“质”的产生是为了与“氢”时代之前的生命影响力相匹配,那么,原本的“质”聚变为氢元素的“质”所释怀的生命影响力就表现为聚变热,聚变热的性质属于宇宙物质运动最原始的生命影响力,所谓最原始是指宇宙能量被生命影响力所极化的原点。

聚变热是以氢元素为基础产生其它元素的源动力,这就是前面讲过的生命形式担当起物质和生命能量的另一种描述。因此可以认为生命形式是两种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氢”时代之前的生命影响力,另一种是聚变热。

聚变热对氢元素的作用产生了“氢”时代最基本的生命形式,这种表示意味着氢元素是生命形式的物质形式,是“氢”时代所有生命形式的基础。

生命形式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意味着氢元素中的“质”将被生命形式产生的生命影响力激活,而宇宙“氢”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激发出氢元素中的“质”的固有活力。生命形式是两种生命影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符合逻辑的,这是生命形式异性繁殖的依据。

生命影响力承载着宇宙发展的固有规律,聚变热的性质属于宇宙物质运动最原始的生命影响力,而氢元素中的生命影响力则是原始生命影响力的升级版。聚变热的“热规律性元素”是宇宙“质”的形成过程的记忆,当“热规律性元素”作用于氢元素外围能量时,必然会产生出与以往不同的各种物质形式,而生命形式则被涵盖于物质形式之中。

当宇宙中形成了各种物质形式后,由于各种物质形式的运动状态不同,导致宇宙中产生了物质形式的沉淀现象。沉淀现象破坏了宇宙中各种物质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突发出犹如氢分子与氧分子之间的活性而产生分子间的聚变反应。这是一种狭义聚变,我们今天的太阳系就这样形成的。原子间、分子间,以及物体间的聚变机理是相同的。

广义聚变热是指,宇宙中“质”的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而狭义聚变热则是指在宇宙物质运动过程中,由于“质”或物质形式的聚集所释放出的能量,所以是以牺牲“质”或物质形式的原本运动状态为对价的。

广义聚变热和狭义聚变热都是宇宙物质运动最原始的生命影响力的贡献。我们认为,“热量”只是一个概念,专属于生命形式,是生命形式自身能量被提高的自我感受。“热量”的存在证明了生命形式的确有认知能力。

生命形式的特点

一是它的生命活动能力,生命活动产生出生命影响力,并通过生命影响力贯穿整个宇宙,使宇宙物质运动形成统一的整体,体现出生命形式认知能力与宇宙物质运动的同一性、联系性和连续性。

原子核中的中子就是一种生命形式,电子就是生命形式产生的生命影响力的态势,当代物理学有关电子的“等离子态”理论证明了电子的游离能力,在大爆炸形成的能量转换环境中,正是生命影响力的贯穿能力,才为产生出各种物质形式创造出必要的条件。这也就说明了生命影响力是可以转移的和被继承的。

二是生命形式本身的游离能力,当代物理学成果也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中子的独立存在能力。

三是生命活动的有限性,这是因为“热规律性元素”种类的膨胀性所要求,生命形式的消亡是对宇宙的现实贡献。

四是氢原子核“质”的增加,意味着此种状态的氢原子不再是一种具体物质形式了,而是转变成了另一种具体物质形式的基础,这一基础的性质与氢元素的性质相同是一种准物质形式,但比氢元素的活性要高,这一基础在“热规律性元素”的作用下产生出新的具体物质形式,这就具体物质形式的升级。

五是生命形式的进化性,根据具体物质形式的产生机理,必然得出生命形式是不断进化的这种结论。

六是生命影响力与宇宙物质运动的统一性和同一性,高度的统一性就是同一性,任何一个民族都要追求民族意志的同一性,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影响力才能在宇宙的未来赢得先机。

有关生命形式、生命影响力和物质形式的概念性解释

生命形式的有限性:生命形式的有限性是与宇宙物质运动的阶段性发展规律相联系的,在氢时代,聚变热作用于氢元素结构中的各种生命影响力之间产生了生命形式,从而使宇宙具体物质形式不断增加并聚集,当达到具体物质形式的最高境界后,具体物质形式开始解体直到“氢元素”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宇宙中聚变热能全部转变为生命影响力,生命形式随之消亡,这就是生命形式的有限性。

“氢元素”与氢元素之间的不同点在于两者的外围生命影响力不同,“氢元素”的生命影响力是被提升的生命影响力。随着“氢元素”结构中“质”的聚变形成新的“质”,宇宙物质运动进入了新的时代,新时代最小物质形式与氢元素之间的相对意义就是物质形式的广义升级。与此相对应的是同一时代内物质形式的狭义升级,如人造化学元素。

聚变热:这是一种站在生命形式的角度对宇宙中物质运动状态的改变而产生的感受,它不是一种能量,是能量转换的表现,是一种相对意义。换句话说,这就好比两个处于激烈运动状态下的小物体聚合成一个相对大的物体,而物体上生命形式对这种运动状态的感受就是聚变热。

从整体上看,宇宙物质运动的激烈程度降低了,这种状态的改变对生命形式的客观影响就是发展动力,譬如,物理学聚变热。

那么,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认知能力的

物质形式涵盖着生命形式,举个例子,当两艘小船靠在一起时,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而趋于稳定,这个过程被船上人感受到的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即惯性,而在宇宙物质运动中这种惯性是不间断的反复的,生命活动由此产生,固化生命活动的载体就是生命形式。认知能力就是对这一过程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

生命形式的生命活动产生生命影响力。宇宙中“质”聚变产生的聚变热是“质”对固有或历史的生命能量的释怀,但不等于现实的生命影响力,这好比汽车刹车片的摩擦热不可能是汽油燃烧热一样,只能说是这两个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力是相当的,但环境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命活动的积极的、有效的作为。

我们把生命形式、生命影响力和物质形式三者的关系定义为认知能力方程式:

物质形式(n+1)=物质形式(n)+生命形式(n)+发展动力如聚变热(n)。

认知能力方程式的意义

1. 生命形式(n+1)的自身环境就是物质形式(n+1),所以生命形式(n+1)没有出现在方程式之中,譬如,氢原子核不呈现中子。

生命形式(n+1)对自身环境的认知,实际上是对环境构成要素的理性过程,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物质形式(n)、生命形式(n)和聚变热(n);

2.认知能力方程式的另一种意义是生命形式(n+1)的积极参与,即自觉,这是对生命形式(譬如,人)认知能力的考验,但这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参与,这种参与才能使认知能力方程式成为现实的平衡状态;

3.对生命形式认知能力的考验是指,这种考验意味着担当和创造,担当和创造是生命影响力的基础。从实践立场讲,这就是说物质决定意识,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