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 曾让于丹被质疑(马千里:这种错很难被发现)

句子大全 2014-05-08 11:02:07
相关推荐

弘扬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因此,在本文的开头,小美仅代表我自己,感谢所有为之付出过努力的当代文化名人,其中包括:易中天、于丹、蒙曼、王立群、康震……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华夏文明是博大精深的,现代人去解读它们,自然也是见仁见智,没有谁能说自己百分百正确。

因此,这些文化名人因一两个论点而被批评,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能因此就说他们没水平。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的尝试解读,才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古典文化。

带着这种态度,本期小美要跟大家说的,是于丹教授对于一个名句的解读。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句,但于丹却因解读它被质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于丹解读《论语》水平如何?对这个问题,网友、专家们的观点分歧挺大。

喜欢于丹的网友很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特别是在《百家讲坛》的巅峰时期,于丹教授是妥妥的一个学术“超女”。不喜欢她的网友自然也不少,理由是认为她的很多观点特别像“鸡汤”,没什么学术实质。

至于专家同行们,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教授认为,于丹应该是不懂《论语》为何物的。而南方一名姓谢的教授,则更是希望支持于丹的网友不要把厕所当客厅。

而据说是孔子后代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则认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大家完全没必要对一个学者,过于苛求。

对于这个问题,小美个人的观点更偏向于:存在即合理。曾经她能风靡一时,就说明其解读本身是有一定过人之处的。

当然,话说多了后,小瑕疵似乎就不可避免了,给大家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有这样一段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段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8个字的出处,它的字面意思是:子贡问师父,有什么原则是自己需要终身践行的。孔子说:那大概就是一个“恕”字吧!而后,孔子引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8字见解。

说实话,这8个字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意思无非就是说: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了。

于丹自然是最赞成这种理解的,但她重点解释了这个名句前的那个“恕”字,称这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深层的意思。

她认为,“恕”是宽恕的意思。她讲道:“我们老在那想,觉得这个事情深深地伤害了我,然后不断在自我咀嚼中一次次再受伤害”。并由此阐明自己的观点:咱们做人要懂得宽恕别人,放过别人,其实也就是放过自己。

于丹关于“宽恕”的理解,当然是妥妥的正能量。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样的解读放在子贡和孔子的这番对话里,则说得显然不是一回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宽恕,能有啥联系?

因此,对于她此番解读,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特别是一位名叫马千里的作家,更是表示这完全是在瞎扯。

他指出,所谓“恕”在古代本就有两种意思。“恕”是会意字,除了宽恕,还有一个意思为:如心。孔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

我们做人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问一问自己不喜欢什么,并由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推断出别人的喜好。这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事实上,在儒学的观点里:做人要懂得两个字,一为“忠”,一为“恕”。忠表示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成全别人的喜好。“恕”则相反。

马千里此次挑出于丹的问题,受到了大量网友的肯定,也让于丹受到了质疑。

网友们指出,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这样的小瑕疵。对此,马千里表示:这种错误本身是很难被发现的。因为于丹讲的内容单独拿出来,都是正能量的解读,看上去并没什么问题,只是没有遵从《论语》本意而已。

小结:一处小错,不能否定于教授的整体水平。不过这也确实给所有解读古典文化的专家们提了个醒:任何解读都应该忠于原作,不能想当然。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