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名句分享|先上路(再思考)

句子大全 2012-06-22 16:35:01
相关推荐

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余秋雨《文化苦旅》

这是近期在读的一本书《文化苦旅》中的一句话,略有感悟 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讨论。

我平日里读书很细致,喜欢每一句都细细琢磨,有时一句话反复读数遍,希望把字句中最深层次的涵义挖掘出来,以至于像语文老师一样挖的太深、悟的太过,让作者发出“我当时没想这么多”的感叹。读的细致也有读的细致的坏处,就是会非常慢,量起不来。不过我觉得是利大于弊的。读到精髓有感悟的一句话的时候仔细品味,把这句话中的感悟与过往的现实敬礼进行匹配,进而考虑其应用场景,对未来形成切实有效的帮助,而且也能将内容更深的烙印在心底。

关于读书快慢好坏的问题上我有进行过一次讨论。那时我在上海的一家公司,旁边是一个二十多年经验的文字工作者。她是我极其佩服的一个人,有太多的奇迹匪夷所思,举几个例子。她坚持用“老人机”,就是那种非智能手机,没有微博、微信等等功能只能通话和短信,她说多余的功能会打扰到她,在那2016年的上海几乎都买不到这种手机了;她是我们公司的宝贝,所以领导也给她很不错的待遇,但从来没见过她怎么消费,除了简餐、通勤、买书之外的消费真的很少;她读书很多,而且不限内容广泛的读,坚持每年读书一百本以上,最多的一年读了一百八十六本,正常年份都是读一百二十多本。这种“神人”当然让人好奇以及嫉妒。所以有次就和她聊起她每年读书那么多,平均每周两本以上,这么快的速度下书里大多数有价值的东西是不是就被忽略掉了?她告诉我,读书是一个在寻找的过程,寻找的过程当然是大致的扫过,确实有意思的地方再细细品读。有了这次沟通,我心安理得的认为“她读书只是大概的翻过看看,所以这么快”。

后来又遇到一件事。这个“神人”还有个喜欢考证的习惯,是各种证都喜欢考,她说这些证是“功勋章”。她不知从哪儿看到过段时间可以考《园林规划师初级证书》(可能是这个名字,记不太准确),果断报名了。我问她“你学过这个?”,她笑笑说“马上就学”,但是那时距离考试只剩半个月时间了。下班我陪她去买了两本关于考证内容的书,然后她就开始“隐匿”了,上班她就坐在那里看书(当然是完成工作后)、下班也看书、吃饭也看书,人跟失踪了一样。那两本书我也翻看过,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行的那种,包含了很多加权函数及序列算法什么的(原谅我文科生不懂理科生的浪漫)看的我一脸懵逼。当她在考试前,再拿出那两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深深被折服了,那两本书已经被翻看成了旧书,密密麻麻的小字笔记在书上,伴随两本书的还有比这两本书还厚的演算草纸。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了。后面她毫无悬念地得到了这个证。是怎样的毅力才能支撑着一个人做到这件事?我想象不到,也不敢想。再也没有了嫉妒,只有膜拜,她可能是我这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后面我也继续观察过她,她不像我认为的只是大致的读完一本书,她也会在很多地方停留思考,这一点我也慢慢的学到了。她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和我不同。在决定读一本书之前我会先考虑这本书值不值得读。我会去豆瓣、亚马逊等地方看书评,去找身边的朋友咨询这本书,觉得这本书还不错后再去网上查怎么读这本书,有哪些重点需要注意。我这个习惯使我特别在意读的每一本书,因为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经历成本。她说“你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了准备上,还没开始,就让自己背负了太多压力。希望自己完全吃透这本书。其实不然。你先开始读,先不要考虑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在过程中你自然就会知道的。也不用考虑哪些重点要记住,因为读完留在你心中的才是你的,别人说的重点你就算细读而且记住了,也不是你的。”这几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也一直在努力这样做。

今天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恍然悟道,这不就是我那个朋友在做的事吗?先走在路上,才能摆脱执着和局限。不管后面如何,结局怎样“先上路,再思考”。

其实这句话不只是用在读书上,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是这样。比如,有的人学乐器,学了一两个月没有成果,然后会说“算了,看来我没天赋”;有的人选择了一个工作岗位,三四个月后业绩一般,然后会说“算了,看来我没天赋”。其实还远远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天赋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上限,不是起步的快慢,当你全力付出,真的到了寸步难行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有资格说“看来我没天赋”。

今日读书,略有所感,匆匆道出,不知所言。

我每周会不定期更新出我读一本书的感悟及佳句,周末会放出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评价,欢迎关注和讨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