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鸟的天堂》吧)

句子大全 2009-03-15 02:12:28
相关推荐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二、学习建议。

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借以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细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探究“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等问题,让学生感受“鸟的天堂”的特点,再练习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感受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群鸟飞鸣的动态描写。最后,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理解课文的主旨。

三、识字写字。

1、学习本课生字时,可借助熟字对比的方式识记,如“桨”和“奖”读音相同,字形相似,“桨”是划船工具,多为木质,因此是“木”字底。

2、“桩”和“庄”读音相同,“桩”指插在土中的木头,因此是“木”字旁。

3、“暇”可借助“霞”帮助识记字音,强调“暇”是“日”字旁,借助“日”字旁理解“暇”和时间有关,并把它放在“应接不暇”中理解字义。

4、“桨”是上下结构,“眉”半包围结构。

5、“榕、桩、梢”都是木字旁,要写得左窄右宽。“榕”中的“木”的点与“容”的短撇、长撇形成避让。

6、“涨、塔、暇、抛”是左窄右宽。“涨”的右边“弓”窄“长”宽;“塔”的顶部左右持平,底部右边要低;“暇”字是日字旁,不要写成“目”。

7、“纠”要写的左边略宽,右边略窄。

8、部分字书写要点

四、理解运用。

初读课文时,可以针对题目提出疑问,带着“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鸟的天堂”在哪里等问题初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整体把握大意。

1、借助关键词句。初步体会鸟的天堂”的特点。

深入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

针对“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如,第7自然段中,从对树干、树根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榕树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第8自然段“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读者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第9自然段介绍了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是这里成为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同时,“鸟的天堂”里并没有见到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写出了作者遗憾的心情。

第二个问题“鸟儿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可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鸟儿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能想象出鸟儿自在飞翔、欢快鸣叫的动人情景。如,学习第12-13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起初、后来、接着”等词语,感受“鸟的天堂”从“静”到“动”,鸟儿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通过“到处……到处……”感受鸟的热闹;“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感受鸟的多和自由;通过画眉鸟的鸣叫,感受鸟的快乐。

课文最后,作者发出感叹和赞美。引导学生回顾全文,理解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和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的含义。学生讨论后明白,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大榕树,表示特定的称谓;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在作者心中,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和当地农民的保护分不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明确第1-4自然段的作用,。

课文题目是“鸟的天堂”,开头四个自然段,却没有从“鸟的天堂”写起,前四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跟后文“鸟的天堂”有什么关系?

我们通过学习发现,文章开篇从晚霞、河道、划船等写起,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自在的出游画面,写出了作者平静、愉快的心情,为遇到“鸟的天堂”作铺垫。

3、比较两次所描写景物的特点,通过朗读,进一次体会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对于两次所见的情景进行比较,并想象画面,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体会榕树枝叶繁茂的静态场景,以及群鸟飞鸣的动态场景。

4、借助阅读链接,加深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阅读链接中的片段节选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筑是贵阳的简称,渝是重庆的简称),两段文字描绘的是作者1942年乘坐汽车从贵阳到重庆的旅途中,看到的贵州山间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对生命发出的由衷赞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君心小学教育

#厉害了大山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