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批评孩子需要语言艺术(用对方法才有效)

句子大全 2012-12-03 17:04:44
相关推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孩子做错事情时,你批评几句,他却开始有情绪。

孩子行为不当时,你好心教导几句,他便嘟起小嘴不说话。

翻开各种育儿书籍,发现几乎都在宣扬鼓励式教育。不看书还好,这一看你便满脑懵圈了。难道孩子有错,家长就不能批评教育吗?有错误不需要改正吗?

当然需要,家长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相信家长批评和教导的本意一定是出自对孩子的爱,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正视问题并改善行为。

可孩子是否感受到你的爱呢?这就需要看你们的交流过程中,让孩子接收到了什么?好的感受能激发好的行为,不好的感受可激发不良的情绪。

怎样才能把批评变得有效呢?

我们不妨感受一下:

自己花了一个多小时做了一桌饭菜,老公吃了几口后满脸嫌弃地说:“怎么又这么咸呀?不是跟你说过要注意好调味的把控了吗,这菜让人怎么吃呀?” 老公简单的一句话,否定了你这一个多小时的工作和付出。此时的你被对方的不满点燃了情绪,内心的不悦感是否激起了对抗?(心想:那么多要求,以后你自己做饭吃),根本没有心情去思考如何把菜做得更好这件事情了。

如果老公说:“呀,今天做了那么多菜,可真不容易呀!如果这碟茄子能少放一些盐就会更好吃了。”老公简单的一句话,既然表达了对你的认可,又让你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此时的你感受到满满的爱和包容,是否会更愿意为了老公去提升自己的厨艺呢?

看!相同的目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使用第二种方式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别看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包含了心理学原理:三明治沟通法则。

什么意思?

我们都吃过三明治,第一层是面包,第二层是陷料,第三层是面包。把这个层次结构引用到沟通中,陷料即沟通的重点,上下两层面包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这个沟通法是基于心理学: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情绪倾向,人都喜欢得到赞美和肯定,而害怕被人批评,因此在给别人指出问题时,应先赞美,再给建议,再送上对他的期许。如此一来,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别你的意见!

当你想向对方提出建议或善意批评时,用好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肯定和接纳对方(先与对方产生情感链接,为接下来的沟通打基础)

第二步:指出问题并建议(当对方感受到你的善意,更愿意接受批评和建议)

第三步:表达鼓励和支持(给予对方解决问题的信心,让彼此的心更靠近)

这样的沟通方式非常简单、清晰、有效,既把问题表达清楚,又照顾了对方的心理感受,还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让沟通更顺畅。

如何把这个方法运用到育儿中,我们来看看:

当孩子把作业完成时,你发现有两个生字写错了,希望他重写。但你知道,如果直接指出错误,孩子多半会不喜欢。怎么说孩子才乐于接受呢?我们用三明治沟通法:

妈妈说:“一眼望去,你的生字抄写得很工整呀,并且每一个生字都对准在格子内,看得出你很认真。”

孩子笑了笑:“嗯!我刚才写作业的时候可认真了。”

妈妈:“从作业的情况就可以感觉得到你学习态度。”

孩子点头。

妈妈:“整体情况很好,如果细节的地方也写得好,那么这份作业就是好上加好了(优+),你想不想得(优+)呀?”

孩子:“当然想呀,得(优+)的作业,老师还会送我两朵小红花呢”!

妈妈:“你可以把每个生字再检查一遍,这样就离(优+)越来越近了。”

孩子听了妈妈的建议立即认真地检查起作业,很快便发现了错误并改正。

妈妈拿起作业本:“看来你不仅认真书写,还做到了认真检查,这就是良好的学习态度。”

孩子开心地笑了!

看,这样沟通多简单呀!没有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说教,却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桥梁,而有效的沟通是一场直达人心的心灵之旅。批评孩子需要语言艺术,用对方法才有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