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武康路看“咖啡百景”(“啡尝特展”品咖啡文化)

句子大全 2007-08-31 15:58:45
相关推荐

春光里,一杯咖啡、三五好友慢品慢聊,可谓十分的惬意。咖啡作为一种舶来品,从19世纪中叶进入上海后,就逐渐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名片。那上海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咖啡的?你有没有听说过,当年的上海街头,除了馄饨挑子,还有咖啡摊?作为上海咖啡文化周的一场打头预热,“啡尝特展”3月24日在徐汇区老房子艺术中心开幕。

在上海,历史可触摸,文化可品尝,不妨就从咖啡开始。伴随着1843年上海开埠,进入上海的外国人带来了海外的生活方式,咖啡就在这时进入上海。

“很特别的一种味道,中国人就叫它‘咳嗽药水’,当时除了有咖啡以外,还有咖啡糖,咖啡汁,咖啡浆,咖啡糕,包括还有咖啡霜,这些东西呢特别是咖啡糖,跟现在的咖啡糖是两种概念,它是浓缩勾兑咖啡的一种东西,不管是咖啡糖、咖啡浆等等,当初用热水冲出来就是热咖啡,用冷水(沙滤水)冲出来就是冷咖啡。”策展方、新华文创n次方负责人屠悦介绍。

上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外国侨民的涌入,咖啡馆出现在上海街头,咖啡开始在国人中流行。但因价格昂贵,仅为部分中产阶级、文艺界人士的日常消遣。史料记载,那时的陕西南路淮海中路一带,就密集分布着十多家咖啡店。

观众章先生小时候家就住在淮海路上一家咖啡馆楼上,“卡夫卡咖啡馆楼上,所以从小就有一种印象,这个展览实际上不单单谈咖啡,也谈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历史,和社会风尚的变迁,我觉得相当好,当时包括作家、文学家,以及一些文化人都是喜欢孵咖啡馆的,像巴金喜欢在老大昌,它也是带咖啡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咖啡大量涌入,使得上海的咖啡价格平民化,咖啡开始进入上海市民的生活,许多露天咖啡摊也应运而生。

据1946年的《铁报》记载,当时的街头咖啡摊,“红蓝布条子的蓬,铺上花格子布的毯子,上面陈列着美国货的杯子、咖啡、可可、罐头牛奶和面包等。在摊旁,一个煮咖啡和烘土司炉子,燃着熊熊的火,摊主和伙计穿着短衫,热得大汗滴滴地忙碌着……”(摘自《美式配备街头咖啡座》)。

“摊头上吃咖啡基本用的都是速溶咖啡,摊头边上用的都是煤球炉子,煤球炉子既是烧水来冲速溶咖啡,同时上海人那个时候就知道用煤球炉子来烘两片吐司,把吐司放在煤球炉上烤一烤,涂点果酱,两片两片卖给吃客。” 屠悦告诉记者。

“原来总觉得咖啡是很小资的东西,但是在上海,情况就不一样,它甚至会成为一种比较西化的普通老百姓当中也会有的习惯,咖啡文化的历史,特别是结合上海的状况,它作了相当扼要的一种介绍,我觉得相当有知识性。”章先生看得仔细,对于那时上海街头的咖啡摊,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表示特别新鲜,长见识。

一对来自青岛的游客表示,咖啡这么早就已经进入中国,感觉挺意外的,“因为中国主要还是喝茶嘛,尤其是黄包车夫,当年也能在上海街头的咖啡摊上买杯咖啡喝,还蛮意外的,上海确实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点击查看大图)

据介绍,展览以史料解析海派文化中传承的咖啡基因,用咖啡与咖啡文化在早期上海的形成与变迁,呈现一段展海派文化的历史缩影,重塑出一幅“民国咖啡百景图”。而展厅一楼,用咖啡液创作的老洋房咖啡画,和从复兴猫演变而来的咖啡猫,则展现了年轻人心目中的咖啡文化和城市印象。

近年来,上海的咖啡馆数量迅速增长,上海在咖啡消费规模、咖啡门店数量等方面位居全国首位,相关数据显示,上海人均咖啡消费量每年约20杯,上海咖啡店总量超过7000家。仅展览所在地武康路周边,方圆500米范围内,就有近40家独立咖啡馆,梧桐掩映下的历史建筑在氤氲咖啡香中,更显时光沉淀。

展览将免费开放至4月11日,感兴趣的市民不妨趁着春光,去徐汇区武康路393号领略咖啡香之外的文化味道。

记者:张文菁、施昱辰

视频来源:看看新闻网

部分图片来源:徐汇文旅、上海徐汇

编辑:陈思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上观号作者:徐汇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