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闻声听泉(文/张先乾)

句子大全 2013-08-01 12:38:56
相关推荐

2021年国庆的第八天,别人已经收获了满满的七天欢乐都已进入了工作状态。我们一行四人却在远行的路上,随友人的安排去了一次短线游。一头扎进车子里十几分钟就进入了山区,车子在大山里沿着新修的水泥路盘旋了几个弯儿,巅簸中坡度越来越高、然后又越来越低,翻越了几座大山汽车又行驶在葱绿茂密的翡翠屏风之中。一连穿越了几个山洞,方看到山上山下满目霞光,时值十月、太阳还是火辣辣的、一片明媚一片橙色……

大约一个多小时的里程到了丈亭镇桐岭村,去桐岭村必须穿过一个山洞、也称为隧道。约有二百多米,友人描述;这个隧道是一九七九年人工一斧一凿开挖的并且用石头打成条型方型石块,扣成拱型加固隧道。入村先入隧道、入隧道便为一景。

过了隧道别有洞天,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溪汩汩流淌、小溪不深、浅露卵石,阳光洒在水面上、静流生雅,溪如画中旭日蜿蜒流向远方……

桐岭村还没有铺水泥路,我猜想即然是原始生态村貌,不铺水泥路更觉村落浑然天成。我们的车子在一个石板桥上停了下来,车还未停稳一阵风卷来漫起飞沙黄土让人躲之不及。

来此一游、友人先有安排。我们先去拜访桐岭村一陈姓大叔,随后我们几人围绕着这个村子举起手机“拍““拍““拍“。

村子不大、依山而建。大有王義之《兰亭集序》中所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这样的地方岂能无水,山坡脚下一条溪流穿绕,走着看着我用手指掰来算去也就是有十几户人家。

住惯了钢筋水泥构造的高楼大厦,看到桐岭村的残垣断壁房梁塌陷荒草丛生的没落。另一种景象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这种苍凉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观赏兴趣,反而从这残瓦破壁中多了一种感官欣赏。这是大自然与时代结合的自然景观,山沟里的巨大变化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致富了的山民纷纷走出了封闭的大山……

桐岭村就是一个缩影,由原始温饱向物质生活迈进、由物质生活向精神文明生活的跨越。留守的村落、老人、儿童和流淌的小溪才是这个村庄的印记。

桐岭村虽说是古村,自隧道挖通后被当地政府列为余姚”十大古村“景观和有识之士户外驴友发现挖掘后,又借助一年一度的杨梅采摘季;这里已不在封闭、现已是远近闻名的一日游最佳去处,不愧“桐岭仙境”之称。

我们一行沿村里自然路往高坡处的民宅方向走去,狗叫鸡鸣、黄沙石路上三三两两的游人路过,时不时还有挂着各种牌照的私家车子掠过。如果没有车马来往我们这些游人仿佛穿越现代版时光隧道……

桐岭村上游有一水库,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建,坝上标牌落款为“桐岭山塘”字样、水清如镜,又像是一颗蓝宝石老天特意镶钳在桐岭村,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上跳动着粼粼的光斑;水库里的水映照出蓝天白云的倒影,大坝位于村东首、守着这里的一方风水,养育着桐岭村民、滋润着四明山脉……仰望这山、望着这水,秀色可餐、情到浓处我随手捡起一颗石子向着水塘的中央掷去、只听叮咚一声随又卷起波灡,恰如打破了一面心爱的镜子,让我心生怜悯,还好、波纹划过后又生成一泓明镜……

有山的村很多、有水的山村不多;更何况上游除了几百亩的水库之外、还有两处相对应的水塘。水塘没有水库那么明朗洁练,水塘周边长满了葱茏浓郁的竹子。山风吹来竹叶飒飒有声。两塘中间处有一亭子可遮风避雨。要到这个亭子欣赏或小憩;必须要过一个“山门”、这“山门“是用山上杂木做的,因散养家禽的主人怕鸡呀狗呀跑出去特意制作。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亭上有石橙石板,供人休息。如若自带饮具你会情不自禁走向塘边臼水而饮、一种甘冽清甜流入齿间,看到这一潭清水便想到有关乐山乐水的禪句;乐山静心、乐水生慧,仁者见山、智者乐水。仁者平和、慧通变故的禪心法理,“上善乐水”,是老子把水诠释的更为精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处低下时也激情澎湃、水在高处时必有惊涛拍岸……我们做人有时也和水一样、处低时不卑、处上时不傲、这就是清流如善……还有一种对水对山的见解、其实人在达到某种境界时、你所看到的则有所不同、这就是参禪之悟;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三境界……红尘上的事悟有所得悟有所求……别太陷进去、还是看山玩水……

来桐岭村果真像友人所描述、“乐山乐水得静处、一丘一壑自风流〝我也有所悟、得山水者得气象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有亭为雅、小憩于两塘之间,忘却红尘上的事,与水为伴、以竹为君,在这里可以聆听山巅松木涛声、若抚琴酌酒佳丽相伴忘情山水、恣意于山水涧岂不是人生快哉酣事。

谈话间不由抬头仰望藯蓝天空、有一老鹰在高空盘旋。友人介绍老鷹是来桐岭叨鸡的、它现在正在寻找目标、伺机下手、几乎每天要叨走一只、几户养鸡人家拿它也没办法。

在往上走,有一道观、我们虽不是佛家之人,但每人都有佛在心中。我每次外出游玩名胜古迹处大都有古刹附景区左右、景与古刹相得益彰、古意悠远、少不了去拜谒其虔诚之心当合十为拜。道观内不时传来低沉悠扬的诵经音乐,让来之人褪尽红尘念往,纷杂烦心之事不觉散尽、颂经声声在大厅里环绕、敲击着内心深处,果真让人入佛心静、可见桐岭乃风水宝地、有山有水有佛有泉让人卧游于画廊之中矣……

寺院内所览之处,极为干净、石墩、石槽、花草与粉刷的黄白墙交相辉映、俨然看得出道长来自内心修行的灵静。走进大厅内挂满了道、儒家的修身典语。一位道长年约三十多岁、头发束在头顶,正在专心致志的给香客视频对话讲解着什么……看有来人造访他便用手势给我们打喑语、意思是说我在忙勿扰……

我们径直往生活厢房走去,道长夫人在准备晚饭、看我们过来迎面开口说道:“客人第一次来这里吧”随行一位朋友告诉她;来好多次了、友人指着我和老沈说;他们俩个还是第一次来……闲谈中道长夫人是安微黄山人,道长(老公)是慈溪宗汉人、在这里多年了、并且是大学同学……当我问及香火如何时道长夫人笑着对我们说:还好啊、现在来这里的人蛮多哩……

我们从道观出来往右转、不远处停着一辆黑色奔驰骄车、友人说这是道长开的车子……

道观右侧有一小路通往前面的半山腰去的、出于好奇我们顺着小路拾级而上,这个小路走的人不多、我们是顺着之前有人趟过的痕迹往前走、越向前去越难走、之前被人砍下的毛竹横在小路上、灌木藤蔓枝条稠密不曾让人下脚,带路的友人无法再往前行、我们一行几人都是行伍岀身、只听一声“原地返回”我本在最后面、其便是”开路先锋“了……

又回道观、不便打扰,我们顺坡而下,忽闻“哗哗“如涛声、辽阔震撼、震耳发聩。因初来桐岭不知声响来自何处、本身村子断垣残壁又无工业,但这声音引我好奇、不禁问同行友人、沈哥对我说;此声正是刚才上来时在那飞泉拍照的地方发岀来的。我在纳闷、在此处拍照时也未感觉声响如此之大、或许是时间差、抑或是心在景处没有过度专注吧、我便循声走去……

走近山泉,水是从山上多处石缝里汇合喷湧形成,山经泉水长年累月的撞击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怪石陡峭、石呈水一面光滑而生墨苔,灰青色山石、经风撕日蚀斑斑驳驳已成了千年岁月的痕迹。我想逆泉而上追溯源头又怕一脚蹬空未敢攀爬,抬眼眺望、有泉水飞泻的山头不算高、可见竹木苍翠、峰峦起伏、轻畑缥渺、山泉淙淙流泻、细听泉水叮咚、远观如一丝绸练,“哗哗“如珍珠击石、壑壑泉涌、漱玉流银;屈曲缠绕、像终日不化的白雪,哗哗水声如半空惊雷、常年轰响,浪花飞溅、晶莹可玩、泉处戏水,此处最为幽胜。这景这泉这声元代鲍深的“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难道鲍深错逢时光来桐岭写就佳句。明代慈溪籍人士郑维桓做官时偕御史叔达来桐岭觉林寺一游也写五言诗赞咏诗云:“绿树障红日、青山带白云、泉从幽涧出、路向小桥分。”后人把这四句诗雕刻在桐岭凉亭的四根柱上、为来桐岭一游的游士平添了一段趣闻。

夕阳余晖落到半山高处、山风习习顿觉凉意袭来、桐岭人家炊烟升起、汩汩流动的小溪上空也垂挂着静谧青烟、我猜想这是夜幕降临前大山蒸发的烟雾悬在溪上……友人再三催促晚饭已煮好、抓紧填饱肚子还要赶回慈溪……

来桐岭村友人就提前告知了陈叔、友人叫胡建烽和陈叔一家也算是有缘份,从第一次来桐岭认识陈叔夫妇到多次来探望、温暖着大山深处的陈叔夫妇、感动着桐岭山村,感动着陈叔的家人,这爱的故事也感动着胡建烽任职的明光医院。据听说明光医院朱院长也曾和胡建烽一起看望过陈叔夫妇。如果有机会再去桐岭、认真去听他们的故事、倾注笔墨续写《山水人家浓浓情》一文……

陈叔家院子不大,摆上一张大桌子空间小了许多,刚摆好了碗筷老天又下起了小雨、我们只好又搬回到房内。陈叔的儿子老二老四听说家里来了客人都来忙和着,老四的媳妇和女儿也放下生意过来陪我们一起吃饭,一家人在一起好不热闹。酒桌上段子没扯多少、说的全是干货。大都是谈桐岭的山水风景;陈叔当谈到桐岭风景时眉飞色舞、他告诉我们今年有八十四岁了、是土生土长的桐岭人……这几年天天都有车来人往的、来这里看水库、看山塘、看山上的石头、还有烧香许愿的、有的从大老远来看这山上流下来的水……大叔也喝了点酒、说话中陈叔布满沧桑的脸上泛着红光……

吃着喝着聊着欢笑着,陈叔又说;在他们村的东南那个山头上、七八十年前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那个山头上打了一天一夜的仗、后来就没听到枪声了、再后来在后山很远的地方又响起了零零星星的枪炮声……随行的友人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在七十周年国庆大典旗帜方阵中就有浙东游去纵队的一面旗帜……

山不在高有仙则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桐岭这个不怎么起眼的一个小山村、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子上的居民都姓陈无其它杂姓,最多的时候有二百多户人家六七百人之多,桐岭村也流传着与帝王沾着一点边的八封故事、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都与一个“陈“字解不开的身世之谜有关,传说桐岭村有一陈姓人家举家迁移到海宁经商(具体年份不详)名叫陈阁老属当朝重臣,陈阁老生了一个儿子、于是胤禎设计用自已刚生下来的女儿掉包换下了陈阁老的儿子。养在朝中取名弘历,弘历成年后四次南巡每次都到海宁、到海宁一定住在陈阁老宅,并亲笔题写了“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匾额、以市思亲之心……

原籍海宁的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把这乾隆皇帝下江南住陈阁老宅写进了《书剑恩仇录》一书、从此家喻户哓。这一传说其真假不重要、人为杜撰牵强附会也罢,海宁借用陈阁老之宅大做文章,打上了“乾隆故里”的招牌推介海宁。而陈阁老从桐岭村举家搬迁、这就给桐岭古村有了一个帝王神秘色彩的传说……

泉水哗哗、泉涌飞泻、水生云影,幽谷流泉,桐岭村承载着千年的过往、今日又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山泉喷涌的水珠儿落池生花、与池水交融;顺着蜿蜒用石块堆砌的小溪汩汩流淌着、流淌着岁月……

作者简介:张先乾、笔名:张耘豪、谷雨、见山、网络名称:天涯行者、河南永城人、资深记者、打工文学作家、《心路心语》公众号文学平台签约作家、签约诗人。资深广告营销高级策划人、制片人、擅长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言情文学、散文、散记、游记及诗歌的创作、发表作品多篇、《我与“毛泽东”“蒋介石“的一次邂逅》作品地海南海口、《三联农庄春游散记》作品地广东惠州、《正是腰果飘香时》海南乐东万亩腰果基地釆风、《触动乡情》作品地杭州黄龙饭店、《惠东吉隆龙舞闹元霄大型活动纪实》、散文《观海》、《看海》作品地海南海口《同事情》作品地广东惠州、等散文、言情纪实文学《缘差一线、千里迢迢成白行》作品地《惠州文学》、报告文学《矢志不移的绿色情结》等多篇报告文学被《开放的南国》收编及其它机关报收编、致力于三农绿色产业、军旅、山水游记、隶书书法作品等创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