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帝王作家二月河病逝 遗体运回南阳(坚持写作全因冯其庸一句话)

句子大全 2007-08-24 05:21:47
相关推荐

创作「帝王系列」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于15日凌晨2点,在北京因病去世,遗体正运回南阳。二月河经历过艰辛的创作过程,运用工作之余的细碎时间写稿,每天「三睡三起」,还一度没有出版社愿意出书。直到写信给《红楼梦学刊》当时编委会之一的冯其庸,才收到回信称,「你不用研究什么红学了,这就是你的事业」,推了二月河一把,一头栽进文学创作当中。

▲作家二月河。(图/中新社)

中国作协原主席团委员、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南阳市文联原副主席、南阳市作协主席15日病逝,根据《广州日报》报导,当年创作《康熙大帝》时,二月河认为,「写历史小说不能没有历史背景知识,我写的不是架空或穿越的幻想小说,而是依据真实史料的帝王系列,需要阅读大量的清人笔记,究竟读了多少已经记不清,但肯定不止几百万字」。

▲病逝作家二月河在河南南阳的住所。(图/中新社)

当时二月河一家三口住在30平方公尺不到的房子里,为了查找资料,「房间被我从酒市场上淘来的发黄书,和报纸堆得满满的,妻子和女儿要从堂屋里过都迈不开腿。」且为了不让稿纸黏在手上,他缠了一大圈干毛巾在手臂上。

为了有效利用零碎时间写作,二月河采用「烟烧腕」的方式,当写作想睡时,就用烟头烫手腕;夏天用水泡脚降温趋暑,冬天用香熏把自己薰醒,这种极端的方式,帮助他创作了《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干隆皇帝》。

▲「帝王系列」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作品《干隆皇帝》。(图/翻摄自中新社)

二月河回忆,写《康熙大帝》时天天熬通宵,下班后吃完饭先睡两小时,晚上10点起来写作,写到凌晨3点睡觉,早上7点半又醒来煮粥,配上一个烧饼当早餐去上班,每天「三睡三起」拼命写书。

但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一开始却没有出版社愿意「多看两眼」,二月河说,「写出书来往哪里投稿都不知道,找了很多出版社都吃了闭门羹」,这是「一生中最焦虑的时光」.「头发都掉光了。大片大片地掉」。

▲「帝王系列」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作品《康熙大帝》。(图/翻摄自中新社)

由于初涉文坛,二月河把研究红学当作敲门砖,给《红楼梦学刊》投了一篇稿件但却石沉大海,半年多都没见回信,为了「讨说法」.就写信给当时编委会之一的冯其庸,并附上另一篇稿子。不到一个星期,冯其庸就回信,并推荐学刊发表二月河的文章。

▲大陆着名红学家冯其庸于2017年1月22日过世。(图/视觉中国)

冯其庸1985年看完《康熙大帝》前10章后,对二月河说,「你不用研究什么红学了,这就是你的事业。」从此以后,开启了二月河的写作人生。冯其庸还鼓励二月河,「尽管写,书写出来由他帮忙找出版社」,让当年还有些迷茫的「帝王作家」备受鼓舞,一头栽进历史小说的世界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