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名家专栏」历史大散文连载五《我 的(锦 州 我 的 国》作者/白雪生)

句子大全 2014-02-21 09:38:43
相关推荐

在具象的断壁残垣中,遮蔽了一段淹没了的辉煌,谁能想到,近乎百年之前的老城旧楼,就是当年那一场震惊世界的“锦州事件”的发生地,竟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史,息息相关!

一转眼,九十年了-----

历史大散文

《 我 的 锦 州 我 的 国 》

——中国现代史上“锦州事件”的坚韧叙事

连载之五

白雪生

七、可疑的石原莞尔

终于,一个可疑的,也是一个可怕的石原莞尔露出了本来面目。

这是一位被誉为日本唯一一个具备战略头脑的,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规划者、理论家,素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从这个称号就可看出,此人绝不简单。石原莞尔的战略思想集中在《战争史大观》,《回转国运的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案》和《关东军领有满蒙计划》这三篇论文里。

因而,石原莞尔被西方称作“日本最有创见的战略家”,是策动“九一八事变”的核心人物,日本军界侵华思想理论的代表。

由于是“满洲事变的英雄”,石原在日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许多人都渴望效仿,日本的高层也受到影响,他们开始了下一个更激进的侵略计划。但是,石原此时显然更加理性。他反对日本完全入侵中国陷入战争泥潭。另外,根据他的战略认识,日本的主要敌人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因此,他建议应该做好战略准备,禁止大屠杀,并建立“伪满洲”作为可以依赖的后方基地。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赢得“伪满洲”的政治控制。此外,他还提倡像满洲一样,先建立强有力的统治然后继续扩张,所以他的侵略计划更加阴险凶狠。然而,这些观点和行动与东条英机相矛盾,这成为石原莞尔生活的转折点。

石原莞尔

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之后,军方少壮派发话了,他们没有想到如此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东三省,继而放出大言不惭的话“三个月灭亡中国”,少壮派的这一举动受到了石原莞尔的嘲笑,他讥讽少壮派的军官们简直是“自取灭亡”。

在满洲的石原莞尔,由于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的成功,摇身一变成了全日本的英雄人物,但是当时的石原莞尔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知道日本政府的最终目的是占领整个中国,而石原莞尔则认为日本应该把满洲当作一个堡垒,既可用之来对付南面的中国,并且还可用之来对付北面的苏联。此外,石原莞尔认为日本应该把满洲看作一个战略供应基地,能补充日本矿产资源之不足。石原和他的关东军同僚深刻了解他们的满洲战略中的循环推理对日本的重要性,“以战养战”就是他们用以描述这种战略的名言。很明显,石原的战略思想和日本政府的思想不一致,当石原把这种战略思想投给日本军方上层时,然而并没有得到支持。所以日本后来继续扩大战争,随后爆发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最终导致了全民抗战。

石原莞尔不仅是一个狂热的侵华分子,还有一套自己制造的侵华理论:(1)“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必须及早占领;(2)不要急于深入华北地区,集中精力经营满洲且持之不移,对日本的国家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尽快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东亚联盟”借以实现对中国的全面控制;(4)对中国的战争应坚持持久战。

侵华战争期间最恶毒的三个大刽子手。甲级战犯、九一八事变主谋板垣征四郎(左)和甲级战犯、侵华特务头目土肥原贤二(中)后来都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石原莞尔却逃脱了惩罚。与其他众多的日本侵华骨干不同,石原莞尔作为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元凶,却没有像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罪大恶极的侵华分子那样受到应有的惩处。在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过程中,他因为已经退休多年,未被列入战犯名单。但是当传他出庭作证时,石原莞尔竟然狂妄地自称“我是一个十足的战争罪犯”,装疯卖傻,胡言乱语,并攻击东京审判“将成为后世笑柄”。

(一)迅速解决满洲论

石原莞尔依据日本军国主义倡导已久的大陆政策,坚决主张中国东北对于日本生存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大肆散布东北不是中国领土的谬论,积极鼓吹把东北与中国分离出去,并入日本版图。石原莞尔扬言东北“与中国本土不同”,“满洲大部分地区并非汉族的土地,且明治以后很多日本人来到满洲。从对付苏联保卫满洲的角度来说,绝不仅仅是中国的,或许从法律上看是中国的,但是,现实中它是各民族的共同财产”。③当他进入中国东北,来到关东军司令部旅顺时,进一步坚定了夺取中国东北地区的信心和紧迫感。他认为,中国东北真正是日本发展国策最为重要的战略据点。一则占有之可以阻止苏联的进攻,把日苏矛盾的对接点大大地向前推移,从而使日本无虑于北方;二则占有之才有可能获取一个更为有利的桥头堡,把对外扩张尤其是向中国发展的夙愿付诸实施。炸死“东北王”张作霖不能对中国构成明显的威胁,要最终解决梦寐以求的满蒙问题必须依靠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此,目前日本国防的当务之急“在于击溃妨碍基本国策即解决满蒙问题的敌人之实力行为”。即应迅速实施对东北地区中国军事力量的有效打击,尽管这样一来有可能发生多面冲突,尤其“以对美战争的可能性为最大,亦有同时发生的对俄、对华、对英战争之虞”。其次,把对满洲重要性的理解与渴望变成自己以由“关东军之主动行动”实现“回天之伟业”为目标,“由谋略来制造机会”的专心致志了。

石原莞尔等人精心策划的柳条沟事件发为端口,日军迅速占领吉林、锦州和哈尔滨,基本上控制了东北三省。

紧接着,为巩固既得利益,石原莞尔又加速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并在1932年初参与拟定了相关的备忘录。主要内容是:

“一、满蒙问题的解决不应只顾眼前的利益,必须考虑到世界形势的演变和东亚的未来而加以妥善处理:

二、为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企图,确立不败之国防,必须从中国开始实现东亚各民族间的直正大同团结;

三、作为第一步,必须使满洲国成为理想之乡。新建立的满洲国,既非中国之失地,也不是日本的领土,而是日中两国共同的独立国家,同时也是各民族协和的理想之乡。”石原莞尔的主张切合了日本政府的意愿,很快便得以实施,1932年3月1日,发表伪满洲国的《建国宣言》,9日,在长春举行“建国”仪式。伪满洲国的建立,标志着石原莞尔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二)集中精力经营满洲论

如何经营伪满洲国,石原莞尔设计了一套典型的帝国主义划首先,实行经济“自由竞争”。石原莞尔说,在满洲除实行明之军政、确实维持治安外,日方应尽量避免干涉,以期日、中三个民族在自由竞争的气氛中获得发展。用日本的资本和头脑与中国、朝鲜的劳动力相结合,共同开发中国的资源,这种设想反映的正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一般规律。石原莞尔的满洲经济自由竟争论迎合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1936年以后,日本三井、三菱、日产等大财阀纷纷涌入,并以日产为主体成立了“满洲重工业公司”(简称“满业”),不仅加快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为日本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物力支持。

其次,推行以农业为本位的产业政策。1932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并增加其西伯利亚地区的军备;这时,回国担任日军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的石原莞尔却主张应集中力量经营满洲,而不应该冒险急进。他认为,日本“历来最危险的人是俄国,为什么要冒同中国打仗的风险?对重工业薄弱的日本来说,同时打两场战争等于是自杀。应该集中全国力量发展生产力直到能与苏联的国力并驾齐驱。为了使日本在重工业方面能自给自足,日本应该避免与俄国和中国发生任何冲突,同时,实施一系列五年计划,开发满洲的资源。

石原莞尔从对苏战略的角度出发,认识到急于扩大中国事变既不利于巩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又对日本本土构成威胁,日本的选择应当果断停止对华北的工作,坚定地经营满洲,从而使苏联断绝东进的念头,并使之转向印度、近东方面。石原莞尔的这种考虑虽然没有得到日本政府和关东军的响应,但是,今天回溯这段历史,立足日本的国家战略,它确实有一定的实事求是性。

因此,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石原莞尔欣喜若但是,随着日本战争政策的迅速升级,石原莞尔的东亚联盟设想后来受到东条英机的压制,未起多大的实际作用。

石原莞尔打算根据以统帅权为后盾的政治方针,绕过政治家而指导其作战。他断定“解决满蒙问题乃是日本的唯一活路”,并作出决断说:“如完成对美战争的准备,即不惜立即开战,坚决将满蒙之政治权掌于我手。”他甚至决定了为得到满蒙政权而要采取的谋略:“国家应正确判断满蒙问题的真实价值,相信其之解决符合正义,乃我国应做之事,且于确定战争计划时,应不问其动机如何。确定日期,根据日韩合并之要领而向中外宣布满蒙合并,此亦足矣。

但是,石原莞尔的战略思想受到了少壮派的抵制,他们认为石原莞尔的计划最少也要实施二十年以上,对于少壮派来说,时间太长,不如他们的计划来的实在。

现在,我们倘若设想一下,如果石原莞尔掌控日本军部,想必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尤其是对中国战略的“循序图之,步步蚕食”,这样的战略思想着实让人害怕。日本全面侵华以后,石原莞尔依旧头脑冷静,他没有头脑发热,也预估出了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而就战争而言,战争的刽子手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战争谋略家,这样的“软刀子”谋略让人防不胜防!

战争结束后,石原不算是战争罪犯,而是成为证人。1949年8月15日,这个曾被日本人大加赞赏的“第一兵家”在家中丧生。

在1945年,日本在这场战争中举起了投降的旗帜,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如果当时日本军方要是采取了石原的战略思想“以战养战”,以东北三省为战争基础,慢慢扩张,以锦州为分界线,现在的东北三省会不会变成现在的外蒙古?我们还会取得胜利吗?------

——未完待续

作者:白雪生,国家一级作家,原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丶理事,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丶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会员,锦州市文联原主席、锦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渤海大学专家客座教授,锦州市政协文化顾问等。连任多届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剧代会代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部星光奖、文华奖获得者,其作品多次被选入国家专业艺术高校和中、小学教材。

图片来自网络

启点传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